Google 自研 SoC Pixel 就硬氣了?

一直以來,儘管 Pixel 系列表現平平,但 Google 在輔助芯片的研發上始終不遺餘力,寄希望於用芯片之力打造 Pixel 的獨特產品特徵,從而增加對消費者的吸引力。

不過,在多年的輔助芯片設計之後,Google 此次將箭頭指向了核心的 SoC 處理器。

Google 自研 SoC Pixel 就硬氣了?

Google 或自研處理器

據 axios 報道,Google 將於三星合作自研處理器芯片,代號為 Whitechapel。

從規格上看,該芯片基於 ARM 指令集架構,8 核 CPU 設計,採用 5nm 工藝。能夠改善 Google Assistant ,更好支持與 AI 和機器學習相關的功能,如「always-on」。

該芯片已成功流片,預計將在明年搭載於 Pixel 手機中,且後續版本還可能應用於 Chromebook。

目前,Google 方面對這一消息不予置評。

報道指出,Google 自研芯片能夠幫助其更好地與蘋果競爭。正如 iPhone A 系列芯片針對 iOS 進行優化那樣,Google 自研的處理器或許也能夠對 Google 的軟件和服務帶來更貼合的優化方案。

另外,自研處理器能夠讓 Google 擺脫對芯片產商的依賴,且成本較低。而對芯片廠商高通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打擊;畢竟,此前的 Pixel 手機均搭載的是高通驍龍芯片。

其實,在邁出自研處理器芯片這一步之前,Google 早已有所布局。

2019 年 2 月 11 日,據路透社報道,Google 在印度班加羅爾組建了一支芯片設計團隊,至少包括了 16 名工程師,大多是聘請自 Intel、NVIDIA 和高通等公司。

報道指出,芯片團隊將致力於 Google 的智能手機和數據中心芯片業務,並且未來還會在該地辦新的半導體工廠。

值得一提的是,屆時有媒體預測,如果 Google 的芯片項目進展順利,未來可能會擺脫高通的驍龍產品線;現在看來,只差臨門一腳了。

Google 芯片布局

事實上,Google 在芯片方面一直有所作為。無論是 AI 芯片 Pixel Visual Core,還是 Titan M 安全芯片、Soli 雷達芯片,長期以來,Google 在核心技術上的布局毫無懈怠。

Google 自研 SoC Pixel 就硬氣了?

Pixel Visual Core

Pixel Visua Core 本質上是一個輔助加速的 AI 芯片,最早搭載於 Pixel 2 中,其最直接的公用在於提升 Pixel 手機在 HDR+ 上的拍照體驗。

Pixel Visual Core 的核心部分是 Google 自主設計的圖像處理單元(Image Processing Unit,簡稱 IPU),IPU 的特點在於充分可編程性和領域特定性;它是由 Google 從零開始設計,目的在於用最低功耗產生最好效果。

到了 Pixel 4,在 AI 芯片層面,Pixel Nerual Core 成為了 Google 官方主推的 AI 芯片。

Google 自研 SoC Pixel 就硬氣了?

Titan M 安全芯片

Titan M 同樣是 Google 專門為智能手機打造的一款芯片,致力於安全性方面,主要搭載於 Pixel 3 和 Pixel 4 上。

Titan M 不僅可以用來保護 Android 操作系統和它的功能完整,也可以保護第三方應用和涉及到安全敏感性的交易(Transaction)。

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科學家 Simha Sethumadhavan 曾對此評價到:

Google 所做這種層面的硬件改進,我認為是非常了不起的。它比軟件防護更難取得突破,難度高得多了。

Google 自研 SoC Pixel 就硬氣了?
雷鋒網註:圖源 Google

Soli 雷達芯片

Soli 傳感器最早展示於 2015 年,經過了多次迭代,最終集成於手機之中。

在 Pixel 4 中,Google 內置了一顆微型運動感應雷達 Soli 芯片,使其具備了 Motion Sense 功能,用戶只需動動手指,Pixel 4 便可以感知手機周圍的小動作,將獨特的軟件算法與先進的硬件傳感器相結合。

Google 偏科

儘管 Google 在芯片上頗有着力,但搭載其強大芯片的 Google 硬件表現得卻不盡如人意,而作為 Google 硬件核心的 Pixel 手機,其市場銷量表現也不溫不火。

據市場調研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統計,在全球高端手機市場中,2018 年全球排名前五的玩家分別是蘋果、三星、華為、OPPO 和一加,Google 榜上無名;不過在北美和西歐的區域市場,Google 得以位列,分別居於第三和第五。

顯然,這並不算是一個好成績。

對於 Pixel 系列的銷量上不去的原因,雷鋒網曾有過分析,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定價過高;二是短板明顯。

不過,基於 Google 對 Pixel 產品的定位——基於自身實力的基礎之上努力打造差異化的產品屬性,從而將 Pixel 推向高端;Pixel 的高定價便顯得無可厚非。

短板明顯主要表現在 Pixel 的硬件「偏科」上。儘管 Google 憑藉其在算法和人工智能方面的優勢,在芯片方面實力趕超對手,形成差異化優勢,但在屏幕、麥克風、外觀、攝像頭方面,則無明顯優勢,甚至略輸一籌。

同樣以 Pixel 4 為例,其 2800 毫安時的電池容量、6GB (Android 旗艦機常用為 8GB)的內存都顯得競爭力不足。

攝像頭方面,Google 終於捨棄了此前的單攝像頭配置採用雙攝,但在一眾三攝、四攝的旗艦智能手機中,不免顯得有些寒酸。

Google 自研 SoC Pixel 就硬氣了?

外觀設計上,Google Pixel 前三代採用撞色設計,到了第四代又全然放棄了;屏幕則經歷了從 16:9 標準屏到全面屏到劉海屏再到全面屏(Pixel 4 上下邊框還嚴重不一致)的設計調整,在整體設計風格上很難體現出連續性;難免會對消費體驗造成消極影響。

如果硬件優勢方面對用戶來說見仁見智,但硬件問題的出現則十分影響用戶口碑。在此前發佈的 Pixel 手機中出現了不少影響用戶體驗的硬件問題,比如音頻輸入故障、手機發熱等。

而今,消息稱 Google 將走上自研處理器之路,不難看出,Google 仍致力於在發揮其芯片之長,而對於硬件上的短板,則顯得有些視而不見。

手機的競爭不在於單一芯片方面的表現,而在於構成手機這一整體的各個方面。而 Google Pixel 系列表現不佳的原因不在於芯片實力不足,而在於短板凸顯,拉低了總體競爭實力。

畢竟,木桶定律告訴我們,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往往取決於桶壁上最短的那塊。

Google 自研 SoC Pixel 就硬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