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庫-基本介紹

  • 2020 年 3 月 27 日
  • 筆記

1.2 數據庫介紹

1.2.1 作用

數據庫是用來存放數據的倉庫

數據庫中存放的是表,表中存放的是數據。

1.2.2 數據庫的發展史

萌芽階段:文件系統

最初始的數據庫是用磁盤來存儲數據的。文件就是最早的數據庫。

第一代數據庫:層次模型

優點:這是導航結構

優點:結構清晰,分類查詢方便

缺點:有可能造成數據無效

第一代數據庫:網狀模型

網狀模型解決了層次模型的數據不一致的問題,但沒有解決導航問題。導航結構在查詢中有時候效率低下,比如查詢整個公司的四月的營業額。

第二階段:關係模型

特點:

1、每個表都是獨立的

2、通過關係字段將兩個表連接起來

3、關係:兩個表的公共字段

4、關係型數據庫中多表聯合查詢效率低下。

多學一招:為了解決關係型數據庫多表查詢效率的問題,項目中使用了NoSQL(非關係型數據庫,Redis、mongodb等等),在數據庫中按照鍵值對來存儲,它是關係型數據庫的補充。

1.2.3 SQL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結構化查詢語言),是用來操作關係型數據庫的一門語言。這是一個關係型數據庫的通用操作語言,也成為標準SQL,也叫SQL-92。

腳下留心:數據庫的生產廠商為了佔有市場份額,都會在標準SQL的基礎上擴展一些自己的東西以吸引用戶。

1.2.4 常用的關係型數據庫

關係型數據庫

開發公司

使用語言

access

微軟公司

SQL

SQL Server

微軟公司

T-SQL

Oracle

甲骨文公司

PL/SQL

MySQL

被甲骨文公司收購

MySQL

思考:已知標準SQL可以在所有的關係型數據庫上運行,在Oracle上編寫的PL/SQL能否在MySQL上運行?

答:不可以,只能運行標準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