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讀原著-TCP/IP(RIP版本2)

第10章 動態選路協議

10.5 RIP版本2

RFC 1388 [Malkin 1993a]中對R I P定義進行了擴充,通常稱其結果為 R I P – 2。這些擴充並不改變協議本身,而是利用圖1 0 – 3中的一些標註為「必須為0」的字段來傳遞一些額外的信息。如果R I P忽略這些必須為0的字段,那麼,R I P和R I P – 2可以互操作。

圖1 0 – 1 0重新給出了由R I P – 2定義的圖。對於R I P – 2來說,其版本字段為2。

選路域(routing domain)是一個選路守護程序的標識符,它指出了這個數據報的所有者。在一個U n i x實現中,它可以是選路守護程序的進程號。該域允許管理者在單個路由器上運行多個R I P實例,每個實例在一個選路域內運行。

選路標記(routing tag)是為了支持外部網關協議而存在的。它攜帶着一個 E G P和B G P的自治系統號。

每個表項的子網掩碼應用於相應的 I P地址上。下一站I P地址指明發往目的I P地址的報文該發往哪裡。該字段為0意味着發往目的地址的報文應該發給發送 R I P報文的系統。

R I P – 2提供了一種簡單的鑒別機制。可以指定 R I P報文的前2 0位元組表項地址系列為 0 x ffff,路由標記為2。表項中的其餘1 6位元組包含一個明文口令。

最後,R I P – 2除了廣播(第 1 2章)外,還支持多播。這可以減少不收聽 R I P – 2報文的主機的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