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在太空中身體有變化:宇航員在空間站查出血液凝塊
- 2020 年 3 月 6 日
- 資訊
最新一項研究表明,國際空間站一位匿名宇航員頸靜脈出現深靜脈血栓(DVT),即頸靜脈有血凝塊。
由於隱私等原因,宇航員的身份和病情出現的確切時間都被保密,在病例研究中省略了個人識別信息,僅知道該宇航員在空間站執行為期6個月的太空任務,在空間站僅兩個月,就檢查出了深靜脈血栓。
這是第一次在宇航員身體上發現血凝塊,而美國宇航局還沒有制定在“零重力”環境治療該病情的既定方案。
血栓治療專家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醫學院醫學教授斯蒂芬·莫爾(Stephan Moll)是美國宇航局聘請的血栓治療專家之一,北卡羅來納大學一份聲明稱,莫爾是幫助美國宇航局治療血栓疾病的唯一一位非美國宇航局醫生。
莫爾和美國宇航局醫師一致認為,血液稀釋劑是治療宇航員血凝栓的最佳治療方案,但是宇航員在空間站的藥物選擇非常有限,因為空間站僅有少量的藥物供應。
當發現宇航員出現血栓時,血液稀釋劑——依諾肝素(Enoxaparin)的可用量非常有限,莫爾幫助美國宇航局決定如何定量分配空間站的依諾肝素,從而有效地治療深靜脈血栓,同時確保宇航員在下一次太空貨物運輸中不會用完該藥物。
治療過程
目前,出現血栓的宇航員注射依諾肝素已有40天,依諾肝素是通過皮膚注射的藥物,在該宇航員注射依諾肝素的第43天,一批阿哌沙班(Apixaban)藥物將通過補給飛船送達空間站,阿哌沙班是一種用於預防靜脈血栓栓塞和房顫中風的抗凝血劑口服藥物。
宇航員血栓治療需要90多天,在此期間,宇航員將在地面一個放射學小組的指導下對自己有頸部進行超聲波檢查,密切監測血栓形成,同時,莫爾通過電子郵件和電話與宇航員患者溝通交流。最終該宇航員順利完成為期6個月的空間站太空任務,返回地面後再未進行血栓治療。
需要更多的研究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宇航員在對頸部進行超聲波檢查分析人體在失重狀態下如何重新分配體液時,才檢查出深靜脈血栓,但是他並沒有任何異常癥狀。北卡羅來納大學研究人員稱,如果沒有這項檢查,誰也不知道在太空環境頸部血栓會產生怎樣的後果。
莫爾表示,有必要對血液和血凝塊在太空中的表現進行更深入的研究,該現象在空間站宇航員的身體中很常見嗎?如何將深靜脈血栓的風險降至最低?國際空間站應該配備更多的藥物嗎?所有這些問題都需要回答,特別是考慮到宇航員會執行更長時間的月球和火星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