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實人,如何思考與表達?

很多時候,會收到一些小夥伴的感概:那誰誰誰誰表達的很有邏輯和條理性,真的是太羨慕了!

講實話,我很佩服那些思維縝密和邏輯能力厲害的人,聽他們說話簡直就是享受,完全感受不到任何混亂,更可怕的是講的通俗易通,不缺趣味。

在我年少的時候,我也是畏懼去表達的,如下橋段自己品。

  • 不愛表達,甚至跟女生說話都會臉紅。
  • 與人溝通,我望你你望我,不懂你在說什麼。
  • 上台演講,啰里啰嗦聽得想睡覺,問他問題,答非所問。
  • 向上彙報,老闆時間有限,容不得我講編好的劇本。

直到有一天,我堅定的判斷:我必須要改變現狀,否則就算我才華橫溢又如何?命運還不是懷才而不被世界所知。

接着,我讀了很多書,實踐很多辦法,發現主要是自己的固有認知讓自己不願意去打破自己的舒適區,畢竟表達和思考不是愉悅和快樂的,可能還會讓你不安。

還有,這裡說的表達跟聊天是兩碼事。聊天往往是一種愉悅狀態的閑聊,可歡天喜地。表達往往是正規場合的溝通,須高效簡潔。

更重要的是,只要表達就會讓人產生疑問,有疑問就會有爭論,有爭論可能意味是另類的衝突。同時,有些理科生固有認為我做技術的,不會表達是天經地義,也沒有必要去跟別人溝通,我能想清楚就行了,這麼簡單都不理解,我才懶得跟他解釋呢。

同時,我認為思考是表達的靈魂,沒有思考就沒有表達,表達是你邏輯思維的體現。

今天,我跟大家談談:如何在生活工作中,更好有序和有邏輯的思考與表達?

01. 為什麼表達需要思考?

在信息泛濫的時代,懂得思考遠比掌握知識更重要。思考能力,將拉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而且還會隨着時間的推移產生指數級的差異。

在我們認知中,思考能力是很重要的。在不理解內在邏輯的時候,我們就會自認為人與人的差距本質上就是智商的差距,別人是與生俱來,而我只是投錯了胎。非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概率有與生俱來,但絕大多數概率是訓練習得。如果再找下理由,不是方法不對就是懶。

講個故事:

有個人男孩年少不懂事,說不上好孩子,除了喜歡玩單杠還是一個深度沉迷於網絡的愛好者,就是寧可餓死出去撿垃圾也要去網吧那種。

最開始,這男孩局限於看別人玩,身無分文,可每天都勤勉的出現在網吧看別人一頓操作猛如虎,還時不時指揮別人不要這樣,我來給你操作一把那種小逼崽子。

隨時間推移,小男孩猛然發現光是靠看已經無法實現他偉大的遊戲王者的夢想。於是,他2元早餐錢只吃0.5元,剩餘的錢就攢起來搶那種1塊錢/小時的機器,不管凌晨還是傍晚都在所不惜。通過他努力的練習,終於成為了手速及其順滑的人,時不時就叫囂單挑那種。

小男孩慢慢的走上王者之路,但是光是會打也沒什麼成就感了。於是,小男孩開始想怎麼能夠讓更多人也走上王者之路,讓無數個有夢想的小男孩不再被別人叫小學生。同時,小男孩每天省吃儉用,身體逐漸消瘦起來,撿垃圾又不想去撿垃圾。於是,小男孩憑藉聰明的小腦袋,每天關着自己不斷的研究琢磨,整出一套攻略,並廣為傳頌,最終實現了泡網吧自由的財富,還當起了小主播不亦樂乎。

通過這個故事,為什麼這個小男孩會在他講遊戲的時候張口就來?很大程度是因為他有經驗,同時有很多思考,這些給了他很大的自信,表達的時候幾乎信手拈來。 在其他的場景,小男孩不一定能夠侃侃而談,但至少在他的遊戲王國里,他就是王者。

所有的知識流轉都遵循上述規律:感知->實踐->思考->表達,隨着你堅持每天學習精進,你用這套路涉略越來越多的知識,不斷的練習,讓它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那麼你表達的時候,知識被你大腦抽離的越快,你表達就會更順暢。

02. 什麼是有思考的表達?

思考是什麼?思考簡單理解就是把無序的東西變成有序,把無聯繫的東西變得有聯繫。

我們知道世界萬物都是有規律的,我們的存在本質上也是在遵循規律。同時,很多規律是人類發現並總結出,那麼世界的萬物也是遵循着某種規律。

假設你仔細去觀察,你會發現地球是有結構的,建築有結構,一年有春夏秋冬,文章有章節。你會發現,世界上的事物都是遵循着固有規律在運轉。

我認為,思考本質上就是通過把混亂的東西,通過組合、排序形成一套規範和結構。同樣,我們的大腦也是遵循這規律,若沒遵循就可定義為思路混亂。

舉個例子:

有個非常好的女生,有人問你,你覺得那個女孩子怎麼樣,值不值得追捧?假設從理性角度去評價和判斷,你去給別人推薦,你會怎麼推薦。同理,還有很多場景如面試應聘、發表看法。

通過上述例子,列舉了兩種方式,假設你觀察分析後,你要進行決策或者彙報,以便採取接下來的行動,五分鐘要做決策。

表述1:巴拉巴拉一大堆,列了這麼多好的,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很難決策。

表述2: 假設還有時間,你在列舉和推理講例子,更形象的闡述。

  • 結論:是個優秀女生,值得追捧。
    • 論點1: 外在形象佳
    • 論點2: 內在素養好
    • 論點3: 個人才華好

我相信,你作為決策者或者管理者,你想聽到內容絕對是表述2的方式,你也很快作出決策採取下一步行動。

根據上述分析,我認為有思考的表達,就是要有結論、有分類、有邏輯(順序)、可長話短說,把原本無序的表達內容變成有序結構化的。

03. 如何進行思考和表達?

經過上面分析,大概理解了思考與表達的內在聯繫,同時對思考有了一定理解。其實,這方式可運用於很多地方,不管你是思考還是表達,還是解決問題的套路,都可遵循。

接下來,我將講一下具體怎麼落地和實際操作。簡單總結一下:表達自上而下,思考自下而上。

說明白:表達自上而下

自上而下是什麼意思?簡單說,結論(論點)先行,再說論據(論據間要相互獨立不能耦合),結論和論據間要有邏輯關係(論據是否能支持論點),最後為了詮釋論據的合理性,你就需要舉例或推理論據的合理性,讓大家都信服和理解你說的話。

舉個例子:

Q:你覺得如花那妹子如何,值得追求嗎?

A:非常優秀,值得追求。

Q:怎麼得出這個結論的呢?

A:個人才華驚艷、外在形象賊好、內在素養不錯。

Q: 迫不及待想知道了,能詳細說下嗎?

A:從個人才華方面,她會唱歌特別好,我記得她唱海闊天空的時候特別好聽,氣息也可以看出她專業能力非常的好。從內在素養方面,xxxooo,從外在形象方面,oooxxx。

你看下,這就是所謂的自上而下表達,是不是特別簡單。不妨想想,你工作彙報和上台演講的情形是什麼樣子的呢?不妨換種風格進行表達,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危險提示:普通聊天的場合(非嚴肅場合),不要生搬硬套這方法。普通聊天講究趣味和隱晦的梗,需要互相品,要是5分鐘把事情就說清楚了,你聊天聊個鬼啊。

想清楚:思考自下而上

自下而上是什麼意思?簡單說,我們最開始去調研的時候,都是看見一些表面的東西,它是混亂無序的。我們需要把它們從無序,通過我們的組合和排序,最終推理出結論。

我還是拿拿上述例子進行拓展。我們最開始都是看到單點的詞:身材好、顏值高、情商高、堅持健身。

通過這些單詞,同時儘可能枚舉更多的詞,保持儘可能全信息不要有遺漏。接着就進行分析,發現不同單點的內在聯繫,進行組合和推理,看是單點問題是分類關係,還是邏輯推理關係。

於是,根據組合和推理,形成論據。根據論據,你就進一步思考給出結論或決策,最終你推動去執行落地。

這就是俗話說的判斷力,判斷力的來源於不斷的思考,還有不斷的經歷,最終形成一套有序可遵循的方法論。

總的來說,你記住這幾個字:表達自上而下就能說明白,考自下而上你就能想清楚。 希望大家能夠多讀書多思考,從而讓自己擁有智慧,那種發自內心的自信讓你表達更從容。

參考書籍:金字塔原理、結構化思維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