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位學者入選,6 人來自上交大!2022 年 CCF-騰訊犀牛鳥基金入選學者名單公布

  • 2022 年 8 月 11 日
  • AI
作者 | 李梅
編輯 | 陳彩嫻

近日,2022 年 CCF-騰訊犀牛鳥基金入選學者名單公布。本次基金最終評選出 31 位學者入選科研基金,其中有 6 名學者來自上海交通大學、4 名學者來自北京大學、3 名學者來自北京交通大學;另有18 位學者入選創意基金。

CCF-騰訊犀牛鳥基金於 2013 年由CCF和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致力於為海內外青年學者搭建產學合作創新的平台,推動科技在產業創新和社會發展中持續發揮價值。今年是基金髮起的第 10 年,共發佈了 12 個前沿領域、35 項技術研究命題,以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為主要研究方向,並重點關注生態環保、醫療健康、信息安全等關乎國計民生的研究課題。基金同時設立了「創意基金」、「技術標準化研究」作為「科研基金」的重要補充。基金還通過設立「犀牛鳥學者獎勵計劃」用以激勵創新研究項目的滾動合作,並提供「騰訊雲算力資源池」支持研究所需的算力資源。

下面是對部分 AI 方向的科研基金入選學者介紹:

郭鑫斐 上海交通大學

郭鑫斐,上海交通大學密西根學院助理教授,領導上海交通大學智能電路、架構和系統(iCAS )實驗室。他於2018 年獲得弗吉尼亞大學計算機工程博士學位,本科和碩士分別就讀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和佛羅里達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專業。2016 年至 2017 年,他在美國 IBM T. J. Watson 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2018 年起,他在 NVIDIA 擔任高級 SoC 設計工程師,在前幾代業界領先的BlueField (®)數據處理單元 (DPU)方面做出了貢獻性的研究,2021 年回國加入上海交通大學密西根學院任教。

他目前的研究重點是低功耗和智能芯片系統設計、智能電子設計自動化 (EDA)、新型微架構和機器學習加速器。他的工作曾獲得 3 個最佳論文獎(LASCAS 2019、SELSE 2017、SRC TECHCON 2017)、IEEE CASS 獎學金等。他是 VLSI 期刊 Integration 的副主編,擔任過 30 多個國際會議的 PC 成員或主席,如 DAC、CICC、ICCAD、ASPDAC、FCCM、HOST、ASAP。他還是 IEEE SSCS 青年卓越網絡研討會 (WYE) 計劃的聯合創始人和聯合主席。

個人主頁://sites.ji.sjtu.edu.cn/xinfei-guo/

鄭臻哲 上海交通大學

鄭臻哲,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助理教授。他於 2012 年獲得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軟件工程學士學位,2015 年和 2018 年在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分別獲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他在伊利諾伊大學協調科學實驗室(CSL)擔任博士後研究員。

他的研究興趣包括博弈論、機器學習及其在計算機網絡、移動計算和在線市場中的應用。他曾獲得 2018 年中國計算機學會 (CCF) 優秀博士論文獎,博士期間獲得谷歌博士獎學金、微軟亞洲研究院博士獎學金。

個人主頁://zhengzhenzhe220.github.io/

易冉 上海交通大學

易冉,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助理教授。他在 2016 年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在 2021 年博士畢業於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導師為劉永進教授,實驗室主任為胡事民教授。

她的研究方向包括計算機視覺、計算機圖形學和機器智能,具體研究興趣包括圖像/視頻/3D 生成、藝術肖像風格化、渲染質量增強、3D幾何處理等。她曾獲得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 2021 年度石青雲女科學家獎、2021 年 IGTA論文競賽一等獎、2021 年北京圖像圖形學學會(BSIG)優秀博士論文、清華大學優秀博士論文、2019 年CCF-CV 學術新銳獎、2019 年微軟亞洲研究院獎學金提名獎等。近五年,她在IEEE PAMI、ACM TOG、TVCG、CVPR、ICCV、AAAI等國際期刊和會議上共發表錄用論文 20 余篇。

個人主頁://yiranran.github.io/

辛弘毅 上海交通大學

辛弘毅,上海交通大學密西根學院助理教授。他於 2011 年獲得上海交大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密西根大學計算機工程雙學士學位,2018 年博士畢業於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系,並在 IBM Research 以及 Microsoft Research 實習工作,2018-2020 年赴匹茲堡大學醫學院從事博士後工作(供職於美國胸科協會主席 Juan Celedon教授課題組),2020 年回國後入職上海交通大學。

他的研究法方向包括機器學習、概率模型與單細胞多組學數據分析,深度學習模型的可解釋性、穩定性、可重複性研究與領域知識融合,基於大數據的癌症多組學分析與精準醫療,機器視覺、醫療圖像、醫療影像與臨床大數據等。他領導的 Novellab 團隊致力於用計算機技術去解決生物醫療領域的前沿問題,在Genome Biology、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Computational Science、Science Advances 等各領域國際頂級期刊中發表多篇文章,相關研究成果在 MICRO, ASPLOS, Recomb, ISMB 等計算機體系結構、生物信息頂級會議中收錄。

個人主頁://www.ji.sjtu.edu.cn/cn/about/faculty-staff/faculty-directory/faculty-detail/2339/

楊耀東 北京大學

楊耀東,北京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助理教授。他本科就讀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電子工程與信息科學系,碩士就讀於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獲生物統計學碩士學位,2021 年在倫敦大學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獲得博士學位,師從汪軍教授。在加入北京大學之前,他在倫敦國王學院擔任助理教授。此前還在華為(英國)擔任研究科學家,負責領導倫敦的多智能體系統團隊。

他的研究領域是強化學習和多智能體系統。已在頂級會議和期刊上發表四十多篇論文,曾獲 CoRL 2020 最佳系統論文獎(第一作者)和 AAMAS 2021 最佳藍天論文獎(第一作者)。

個人主頁://www.yangyaodong.com/

袁粒 北京大學

袁粒,北京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助理教授。他在 2017 年本科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1 年博士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期間,他在 Learning and Vision lab 做研究,師從馮佳時教授、Francis EH Tay 教授和顏水成教授,曾在哈佛大學從事訪問研究工作。

他的研究興趣包括計算機視覺、深度神經網絡架構設計、機器學習。他的代表性學術工作包括 VOLO, T2T-ViT 等深度神經網絡框架和知識蒸餾相關工作,已在多個頂級計算機會議和期刊發表論文,包括CVPR/ICCV/ICML/NeurIPS/AAAI/IEEE TPAMI等,擔任IEEE IROS 2022副主編(Associate Editor)和多個會議和期刊的(高級)程序委員會委員/審稿人,包括IEEE TPAMI /TNNLS/TMM/Cell Patterns等。他曾獲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獎學金、2020 年 ACM MM Grand Challenge 第一名、2020年「Human in Event」視頻理解挑戰賽冠軍(第一名)。

個人主頁://yuanli2333.github.io/

姚權銘 清華大學

姚權銘,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助理教授。在 2021 年 6 月入職清華大學以前,他擔任第四範式高級科學家、機器學習研究團隊負責人。他在 2018 年博士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2013 年本科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

他的研究方向包括自動化機器學習、非凸優化、神經架構搜索、圖神經網絡、知識圖學習。他曾入選國家青年英才計劃(中國)、福布斯 30 Under 30(中國)、青年科學家獎(香港科學學會)和谷歌獎學金(機器學習)、2022 年百度發佈的全球首份 AI 華人青年學者榜單、2019 年吳文俊人工智能學會優秀青年獎。

個人主頁://lars-group.github.io/

桂韜 復旦大學

桂韜,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現代語言與語言學研究院副教授。他本科畢業於國防科技大學,2021 年獲得復旦大學博士學位,師從黃萱菁教授和張奇教授。

他的研究方向為自然語言處理、信息抽取、魯棒性與可解釋性。他曾獲 COLING 2018 會議領域主席推薦獎,NLPCC 2019 亮點論文獎、2019 年百度獎學金(全球 10 名華人博士)、IBM 獎學金等。2021年開源全球首個自然語言處理多語言魯棒性驗證平台Textflint。

個人主頁://guitaowufeng.github.io/

宋騏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宋騏,中國科學院技術大學特聘副研究員。他於 2012 年和 2015 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2020 年在華盛頓州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20年,他加入亞馬遜集團擔任應用科學家(Applied Scientist),2022 年 1 月加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學院李向陽院長創建的 LINKE 實驗室。

他主要研究方向為圖數據庫及圖數據挖掘,近年來在數據庫及數據挖掘頂級期刊及會議上發表多篇論文,包括TKDE,SIGMOD,ICDE,CIKM,ICDM,ICLR等,同時擔任多個頂級期刊及會議的審稿人。

個人主頁:https://songqi1990.github.io/

韓曉光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韓曉光,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助理教授,校長青年學者,2009 年本科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2011 年獲得浙江大學應用數學系碩士學位,2011 年至 2013 年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任研究助理,之後於 2017 年獲得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博士學位。

他的研究方向包括計算機視覺、計算機圖形學、虛擬現實和醫療圖像處理等,在該方向著名國際期刊和會議發表論文 40 余篇,包括頂級會議和期刊 SIGGRAPH,CVPR,ICCV,ECCV,AAAI,ACM TOG,IEEE TVCG,IEEETIP,TPAMI 等。他的工作曾獲得 CC F圖形開源數據集獎,計算機圖形學頂級會議 Siggraph Asia 2013 新興技術最佳演示獎,2019 年和 2020 年連續兩年計算機視覺頂級會議CVPR 最佳論文提名(入選率分別為 0.8% 和 0.4%),入選 2021 騰訊 AI Lab 犀牛鳥專項研究計劃,他的團隊於 2018 年 11 月獲得 IEEE ICDM 全球氣象挑戰賽冠軍(參賽隊伍1700多)。

個人主頁://gaplab.cuhk.edu.cn/pages/people

楊鵬 南方科技大學

楊鵬,南方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研究助理教授。他分別於 2012 年和 2017 年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學院獲學士學位和博士學位。他曾任華為高級算法工程師,承擔華為私有雲操作系統多個新特性的研發與上線。

目前他主要關注基於容器的分佈式演化計算系統設計及其在物流行業中的服務型應用。相關研究成果先後發表於 IEEE TEVC,IEEE TCYB,IEEE TR,IEEE JSAC,IEEE TKDE,IEEE IoTJ, NeurIPS 等國際主流期刊及會議十餘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 8 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1 項,曾獲 2017 年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獎、2015 年微軟亞洲學者獎-提名獎。

個人主頁://www.sustech.edu.cn/zh/faculties/yangpeng.html

宮明明 墨爾本大學

宮明明,墨爾本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講師。他本科和碩士分別就讀於南京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於 2017 年在悉尼科技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師從陶大成教授。其後在匹茲堡大學和卡內基梅隆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員。

他長期從事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方面的的研究,研究方向集中於從大數據中發現因果關係以及基於因果模型進行高效的遷移學習和弱監督學習。他擔任美國自然科學基金委(NSF)信息與智能學科評審專家,國際人工智能會議AAAI高級程序委員,以及 10 多個CCF A 類會議和期刊的程序委員與審稿人。在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的頂級會議及期刊如 NeurIPS、ICML、CVPR、 AAAI 上發表論文 50 余篇。2022年4月,他入選百度發佈的全球首份AI華人青年學者榜單。

個人主頁://mingming-gong.github.io/index.html

劉宇 大連理工大學

劉宇,大連理工大學軟件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重大項目技術總師。他於 2006 年獲得西安交通大學博士,2003 年和 2000年在西安工程科技學院分別獲得碩士學位和學士學位。2006 年至 2008 年,他在清華大學做博士後研究,2008 年起在大連理工大學任教。

他一直致力於群體智能優化算法的理論和應用研究。他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Neurocomputing》、《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Journal of Informetrics》、《Scientometrics》、《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Chemistry》等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相關論文50餘篇,其中15篇被SCI收錄,20餘篇被EI收錄,累計他引次數500餘次(據google scholar統計)。已主持國家重大項目1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3項,十三五預研項目1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1項,中國民航局重點項目1項,大連市重點項目1項。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第5完成人);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第4完成人)。

個人主頁://faculty.dlut.edu.cn/yuliu/zh_CN/index.htm

王林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

王林,香港科技大學(廣州)AI Thrust, Information Hub 助理教授和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兼職助理教授,領導視覺學習和智能系統 (VLIS) 實驗室。他於 2014 年本科畢業於哈爾濱工程大學,2017 年 和 2021 年在韓國科學技術高等研究院(KAIST)分別獲得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2021 年 8 月至 12 月,他在 KAIST 視覺智能 (VI) 實驗室擔任博士後研究員。

他的研究領域是計算機視覺、計算攝影、深度學習、智能系統,目前正在研究神經形態/熱像儀/全向相機的計算機視覺、AR/VR 的計算機視覺、對抗性視覺問題和智能移動系統的深度學習方法。他曾獲第 31 屆和第 33屆 圖像處理與圖像理解研討會(IPIU)最佳論文獎,獲評 2021 年 CVPR 優秀審稿人。

個人主頁://addisonwang2013.github.io/vlislab/linwang.html

戶保田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

戶保田,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智能計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他在 2010 年本科畢業於山東科技大學,2012 年和 2016 年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分別獲得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

他的研究方向集中於深度學習、文本匹配、自然語言生成、自動文摘以及醫療文本信息處理。他在領域內國際頂級期刊以及頂級會議上發表 10 余篇學術論文,作為第一作者發表於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學術會議 NIPS2014 上的文章單篇引用 609 次,2018年數據統計其是 nips 近 5 年發表論文引用最多的 50 篇論文之一。他曾獲得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以及博士生國家獎學金。他參與多個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作為總排名第四、排名第一的學生參與者的項目獲得深圳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個人主頁://cs.hitsz.edu.cn/info/1021/2296.htm

李丕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李丕績,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人工智能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他本科和碩士就讀于山東大學,2018 年博士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曾任騰訊 AI Lab 自然語言處理中心高級研究員。

他的研究方向主要為自然語言處理,包括預訓練模型、信息檢索、文本挖掘、文本生成和對話系統。他曾在相關領域頂級會議如 ACL、EMNLP、SIGIR、WWW等發表學術論文 50 余篇。他受邀擔任ACL、NeurIPS 等相關會議的程序委員會委員和審稿人,EMNLP2020 和 IJCAI2021 的領域主席,期刊 Neurocomputing 的編委 Associate Editor。他在工業界工作期間負責了多個語言理解、文本生成和智能對話相關重要項目的算法研發和產品發佈。他曾獲 2021 年度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長空學者”、ACM 南京分會 2021 年度新星獎。目前他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一項。

個人主頁://faculty.nuaa.edu.cn/lipiji/zh_CN/index.htm

薛哲 北京郵電大學

薛哲,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他於 2017 年博士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大學,導師為黃慶明教授。

他的研究方向包括機器學習、人工智能、數據挖掘、多視角學習、多媒體信息處理。他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等國際重要刊物和著名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 50 余篇。他曾獲得 2020 年中國科技產業化促進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22 年中國多媒體大會 ChinaMM 「最佳學生論文獎」、2021 年 IEEE 雲計算與智能系統國際會議(CCIS)「最佳論文獎」、2019 年中國智能自動化大會(CIAC)「最佳論文獎」、2019年中國智能系統會議(CISC)「優秀論文獎」。

個人主頁://teacher.bupt.edu.cn/xuezhe/zh_CN/index.htm

更多內容,點擊下方關註:
掃碼添加 AI 科技評論 微信號,投稿&進群:

雷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