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玩家2K價格段不二之選 影馳全新顯卡上手
時間已經來到了2022年夏,遊戲大作已經陸續發佈,例如高質量的賽車遊戲《F1 22》、國產肉雞遊戲《生死輪迴》,以及貓圈的賽博朋克《流浪》。
不難發現新發佈的遊戲大部分對顯卡性能的要求並不低,需要部分遊戲支持NVIDIA DLSS技術,但沒一塊2K價格段的遊戲顯卡還真難以玩爽。
那目前2K價格段顯卡,我們還能買到什麼呢?來自一條等等黨們勝利的消息:自然是RTX 3060非公顯卡。
作為逢「6」必火系列的顯卡,NVIDIA對RTX 3060有着相當高的期望,畢竟GTX 1060已經STEAM榜上佔據,而RTX 3060也是時候取而代之。
所以你可看到目前市售的RTX 3060非公版SKU數量超多,做工、用料、頻率、散熱均是目前2K價格段顯卡中最好的系列。
那真要買一塊RTX 3060,該選誰家的產品呢?今天筆者為大家推薦一款,來自影馳 GeForce RTX 3060 星曜MAX OC,其有着更高的核心頻率,更強勁的散熱系統,更豪華的PCB做工與用料,實際表現如何,我們一起來看看。
顯卡介紹
影馳GeForce RTX 3060星曜MAX OC,其隸屬於影馳星曜系列系列,正面採用了透明的水晶亞克力外殼+白色底板設計,用戶可以把外殼拆掉,利用貼紙或者噴塗的形式進行顯卡的個性化。
水晶外殼的表面採用了特殊的鑽石紋理,讓整塊顯卡更極立體感,視頻衝擊力更強。
輸出接口方面採用了三DP1.4a接口+HDMI2.1的配置,可以輕鬆組建多屏4K120Hz。
雖然說是RTX 3060顯卡,但是影馳為其配備上了雙8Pin輔助供電接口,配合上非公版與更強的核心供電模塊,顯卡長期高頻運行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了,而且其超頻潛力定也不錯。
背板尾部是目前較為流行的鏤空設計,這樣可以加快尾部熱量排走。
顯卡PCB採用了較為大個頭的超肩式非公版PCB設計,整塊PCB做工相當不錯。實際上此款PCB還可配上更高規格的GA104核心,打造更高規格的顯卡;
而這PCB用到GA106核心上,顯得有些大牛拉小車,因此顯卡能夠長期高頻運行也是有道理的。
PCB背部看着是空了些,畢竟大部分的電子元件全都放置到正面。
GA106-302核心, LHR核心,對算力有一定的限制,但是這樣的核心明顯更適合遊戲玩家;由於顯存位寬只有192Bit,顯卡僅使用了6個顯存顆粒的位置,空焊兩顆。
GDDR6顯存顆粒採用的是SK海力士家的H56G42AS4D-X014顯存顆粒,單顆2GB容量,位寬32bit,6顆一共組成12GB的容量、192bit位寬。
核心供電採用了7相核心供電的設計,每相核心供電均採用DrMos芯片,來自MPS的MP86990,單顆最大供電電流為50A。
顯存供電為兩相設計,分別為上下橋的方式組成
PCB方面還配備電壓監測點,方便今後進行顯卡的檢修;同時也方便超頻用戶對顯卡電壓的實時監測。
雙8Pin輔助供電接口均採用了質量較高的金屬屏蔽保護8Pin實針接口,這樣可以接口卡扣更為堅實不易脫卸。
顯卡散熱器為二代星卓散熱器,配備3個直徑為90mm的散熱風扇+4熱管三段式的大型散熱器主體。顯卡的供電位置與顯存位置均採用了導熱墊作輔助散熱。
散熱主體是4根鍍鎳導熱管與大面積鍍鎳散熱鰭片的搭配,細節做工相當可以。
扣Fin和迴流焊接的方面固定散熱鰭片與熱管。
散熱風扇支持智能啟停與PWM技術,其直徑為90mm,並且每個散熱風扇的配有11片靜霜扇葉,風量與噪音有着較好的控制。
經常實測,Furmark十五分鐘烤機情況下,顯卡溫度最高穩定在 62度,風扇轉速僅為42%,真正實現了低溫低轉速低噪音的表現。當然此時的顯卡頻率仍是牌較高的頻率為1665MHz,TDP值也達到了169.8W。
外觀PCB做工我們都看完了,我們就來看看此款影馳 GeForce RTX 3060 星曜MAX OC顯卡的性能表現。
測試平台介紹:
先介紹一下測試平台,處理器方面我們選用的是目前lntel旗艦級12代酷睿處理器i9-12900K+ROG MAXIMUS Z690 EXTREME主板+金士頓Fury Beast DDR5-6000 C40 32GB(16Gx2)套裝。
硬盤方面仍是我們常用的三星980 PRO 2TB+金士頓 KC3000 4TB固態硬盤的搭配,保證機器能夠完成發揮出測試顯卡的性能。
從3DMARK理論性能測試來看, Time Spy考驗的是DX12性能,可看到影馳GeForce RTX 3060星曜MAX OC顯卡僅落後於RX 6650顯卡。
但在光線追蹤測試Port Royal項目上,完全就是NVIDIA顯卡的天下,RTX 3060顯卡的光線追蹤性能有着更為出色的性能表現。
跑分只是我們第一步要作為的簡單參考指標,但實的遊戲情況還是得用遊戲來測試才行。於是我們拿了幾款近期比較流行的遊戲進行一系列的測試。
從上述幾款遊戲測試來看,影馳 GeForce RTX 3060 星曜MAX OC遊戲性能明顯比RX 6650 XT更高,尤其是支持光線追蹤技術的遊戲上,RTX 3060更是有着較出色的性能表現。
同時最新賽車遊戲《地平線5》和《生死輪迴》中RTX 3060就有着更強的性能表現。
同時大家可以發現越來越多的遊戲都支持光線追蹤技術與NVIDIA DLSS技術。根據不完全性統計,目前已經有200款遊戲和應用均支持NVIDIA DLSS,同樣在不影響畫質的情況下為遊戲帶來更好的性能提升。
例如最新的賽車競速類遊戲《F1 22》,遊戲中提供了最新版本的DLSS 2.4,DLSS模式分別為質量、平衡、性能,以及超高性能等四個不同的級別。
同時期還有僅TAA、TAA和FidelityFX銳化,以及TAA+AMD FSR 1.0高檔(可設四個不同FSR級別)等不同的抗鋸齒技術。
可看到《F1 22》在DLSS模式下,畫質的損失是最少的;橫向對比一下FSR就可以看到畫面有些許缺的同時還會有一種比較糊的感覺。
有網友會說,這是靜態渲染的畫面沒可比性,那你錯了,筆者在測試時同樣試了FSR動態渲染效果,同樣是比較糊的,只能說FSR 2.0或者會較好,但目前在《F1 22》中,明顯DLSS有着更好的畫質表演,同量遊戲流暢度也更高。
正因為《F1 22》有着最新的抗鋸齒技術,我們這裡就可以拿來做對比測試了,由於RX 6650 XT並非NVIDIA顯卡,所以不支持DLSS,於是沒能跑到幀數表現。我們可看到FSR畫質犧牲的同時還僅是比DLSS模式下提升了幾FPS。
而總的來看影馳 GeForce RTX 3060 星曜MAX OC顯卡在《F1 22》中,同設定下是要比RX 6650 XT有着更好的性能表現的,這都是得益於NVIDIA Ampere 架構有着出色的光線追蹤技術與AI運算技術。
題外延展:
什麼是DLSS技術?DLSS 全稱Deep Learning Super Sampling(深度學習超級採樣)。
NVIDIA DLSS 是唯一由 AI 驅動的超級分辨率技術,也是唯一可用的縮放技術,藉助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確保圖像質量媲美原生分辨率,同時提升遊戲性能。
而DLSS技術是利用NVIDIA RTX顯卡中的TENSOR CORE而運行,所以只有NVIDIA RTX 20系列與RTX 30系列顯卡才支持此項技術,而DLSS目前已經發展到了 DLSS 2.0時代,配上RTX 30系列顯卡有着更好的性能表現。
DLSS 2.0在DLSS的基礎上還為我們帶來了更高的處理和效率,是目前DLSS的二倍之多;同時有着更好的圖像超採樣質量,最高可支持4x的分辨率拉伸,也就是說在1080p分辨率的渲染下能拉伸到4K分辨率。
最後一大提升就在於1個AI模型即可適配所有遊戲渲染,不再為單個遊戲進行AI模型學習推理,這樣可以大幅度的降低遊戲開發商合作DLSS技術的門檻,未來也會有越來越多的遊戲將支持DLSS技術。
GEFORCE EXPERIENCE
GEFORCE EXPERIENCE,很多人認為這不是更新驅動用的軟件嗎?你錯了,GEFORCE EXPERIENCE實際上有着眾多實用的功能,例如:遊戲自動優化配置、視頻捕獲、快速 HDR 屏幕截圖、Reflex 延遲分析,以及Ansel遊戲濾鏡。
尤其是遊戲自動優化配置,越來越多的遊戲推出,但你會不放心自家的電腦配置是否玩新遊戲足夠的流暢,此時就可以使用GEFORCE EXPERIENCE遊戲自動優化配置來實現,這樣我們遊戲玩家就省事多了。而且還能錄製遊戲內視頻或截圖,分享到網絡上。
其實除了遊戲性能方面,在內容創作方面,筆者更是極力推薦RTX 3060顯卡。照片能力到達這種中端顯卡,大家都有着差不多的性能表現;
但在視頻處理方面,影馳 GeForce RTX 3060 星曜MAX OC明顯有着更為強勁的性能表現,尤其是其有着12GB大容量顯存 ,在8K視頻素材處理上有着不弱於老大哥RTX 3060 Ti性能表現。
當然如果你是專門的內容創作者,我們建議大家使用NVIDIA STUDIO驅動,利用遊戲顯卡來做一些專業性更高的創意內容,這樣比遊戲驅動有着更好的針對性加速表現。
而且目前越來越多的內容創作軟件 都支持NVIDIA STUDIO平台,例如V-Ray 6這個一站式照片級渲染軟件,在已有 RTX 加速的光線追蹤高性能最終渲染和 AI 降噪加速的交互式渲染基礎上,得到了性能和功能的雙重升級。
總結:
等等黨終於已經迎來了他們的勝利,目前RTX 3060顯卡的價格已經相對的不錯,無論是性能還是內容創作能力上都比同級別競品要好些,尤其是你是一句遊戲玩家,想玩最新的幾款遊戲,那支持RTX與DLSS的定不要錯過了。
而影馳 GeForce RTX 3060 星曜MAX OC顯卡可以說是目前眾多RTX 3060非公版顯卡中性能、散熱、PCB、做工、噪音等綜合性能較高的產品之一。尤其是其PCB做工與散熱表現較為吸引筆者,值得大家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