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識別好固態?掌握這四點就夠了

  • 2020 年 2 月 22 日
  • 資訊

懂電腦的朋友們都知道,現如今各個軟件的容量可以說是越做越大,而且人們對於PC的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

傳統的機械硬盤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的性能需求,所以要穩定/高效的運行大型軟件就離不開固態硬盤的幫助。

那現如今固態硬盤的品牌也是十分繁雜,普通消費者該如何挑選一款好的固態硬盤呢?

第一看跑分

簡單粗暴,通過測試工具實測SSD跑分。SSD跑分是判斷其優劣與否最直觀的數據,跑分越高的SSD,其性能必然越好。

當前SATA固態硬盤的行業標準跑分為550+,若跑分低於500,則不如選HDD(機械硬盤)。

NVMe M.2固態硬盤的跑分為2000+,以此為依據,小夥伴們可以判斷SSD的性能好壞。

如何快速識別好固態?掌握這四點就夠了

如果想測試自己的SSD性能,可以下載AS SSD/CDM等測試軟件來對自己的固態硬盤進行測試。

第二看閃存

熟悉固態硬盤的小夥伴們都知道,對固態硬盤來說最重要的零件就是主控和閃存。

閃存的壽命基本上就決定了固態硬盤的壽命和性能,目前具備閃存生產能力的廠商主要有三星/海力士/美光等巨頭企業,自家採用自家的原片閃存。

所以這些品牌的固態硬盤可靠性和性能是十分有保證的,目前筆者也比較建議大家下單選取這些品牌的產品。

如何快速識別好固態?掌握這四點就夠了

國產閃存廠商目前已經開始行動,但是商用產品並不多。整體來看,國內SSD行業二線品牌魚龍混雜,要麼是有品牌不能自主研發產品,選擇貼牌的方式;

要麼是有產品沒有品牌,給品牌做加工,這些品牌的產品雖然在價格上有一定優勢。

但是在閃存來源方面不能得到可靠保證,不排除使用黑片閃存的可能,所以並不值得推薦。

第三認準硬盤接口

我們目前常見的固態硬盤接口有SATA和M.2兩種物理接口,目前最新的SATA接口固態硬盤的性能標準,最大理論速度為600MB/s。

這是目前最主流/普及度最高的一種接口類型,價格也比較實惠,是眾多新入門玩家的首選。

如何快速識別好固態?掌握這四點就夠了如何快速識別好固態?掌握這四點就夠了

另一種M.2接口的固態硬盤主要採用更為快速的NVMe傳輸協議,最高速度可以達到3500MB/s以上。

因為具備極高的傳輸速度,所以這是未來固態硬盤發展的趨勢,不過它的價格要比SATA固態硬盤高出不少,比較適合對性能有需求的玩家。

第四看是否有緩存

熟悉固態硬盤的小夥伴們還知道,固態硬盤上還有一個緩存,它雖然對SSD的連續讀寫速度提升不大,但是對小文件(4K)的讀寫(特別是寫入)影響很大。

若沒有緩存,寫小文件會頻繁擦寫,如果有了緩存就會先寫在緩存中,等到一定的時機(由主控的策略決定)再寫回Flash,這樣小文件讀寫速度會有很明顯的提高。

DRAM有點類似電腦中的內存角色,若有則可以讓數據的存儲變得更加順利,否則可能會造成寫入延遲,數據丟失等錯誤。

如何快速識別好固態?掌握這四點就夠了

左圖為不帶緩存固態硬盤性能表現,右圖為帶有緩存的固態硬盤性能表現,我們可以可以看到,整體差別還是非常大的。

除了這個測試軟件以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對SSD進行大容量寫入來測試是否帶有緩存。

如何快速識別好固態?掌握這四點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