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邊緣計算狀態報告:2028年企業IT基礎設施邊緣支出將達87億美元

  • 2020 年 2 月 21 日
  • 筆記
近日,知名市場研究機構State of the Edge發佈了2020年最新的對邊緣計算領域的研究報告——《邊緣計算狀態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

「邊緣化」是指人或事物從中心和主流位置向「非中心」、「非主流」方向移動。而本次報告指出,與主流思想相反的是,邊緣化很重要,未來網絡的「邊緣化」將會成為行業大趨勢。

報告指出了2020年邊緣計算的定義、場景以及發展,主要涵蓋了以下六點內容:

一:邊緣計算被定義為互聯網的第三幕

第一幕是指最初的集中式互聯網網絡設施。

第二幕是指以區域數據中心和CDN內容分髮網絡的形式部署的互聯網基礎結構。

第三幕是指當前需要建設的互聯網設施。為了滿足用戶對於數據安全性、實時性和成本方面的需求,很多企業正在建設本地化部署的邊緣網絡架構。

二:邊緣計算是一個具體性的解決方案,設備和架構都是為特定場景量身定製的。邊緣分為設備邊緣和基礎設施邊緣。

三:邊緣計算的主要應用領域包含11個大類

這11大領域包括——通信網絡運營商、企業IT、智能電網、智慧城市、智能製造、智能零售、醫療保健、汽車行業、居民消費者服務、移動消費服務、商用無人機以及其他。

可以說,邊緣計算實現了內容的加速、數據的安全、圖像的識別等,這些功能將會賦能千行百業。未來在這些行業中,邊緣計算將有可能成為領域的基礎建造者、遊戲規則的改變者甚至是統治者。

四:四個關鍵因素推動了邊緣計算的發展:

用戶對數據延遲容忍度的降低、數據量快速上升和帶寬不足的矛盾加劇、用戶對於數據處理成本的顧慮,以及用戶對明確數據擁有權、安全性和合規性的需求提升。

五:未來雲中心和邊緣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報告指出,邊緣並不是絕對的事物,而是相對的位置。所以,未來雲中心和邊緣之間的距離將會越來越短,界限越來越模糊、難以劃分。

未來不是雲和邊緣,而是連成一片的邊緣雲。

六:邊緣計算的普及是一種全球性現象,目前亞太地區是規模最大的邊緣計算市場。

邊緣計算的定義與分類

當前的邊緣計算架構與具體的解決方案緊密相關,針對特定用例,邊緣計算往往採用專用的特殊設備和體系結構。邊緣層正在成為整個網絡結構中,可用性最高的部分。

報告中將邊緣計算定位為互聯網的第三幕。

1.第一幕是指最初的集中式互聯網網絡設施。

2.第二幕是指以區域數據中心和CDN內容分髮網絡的形式部署的互聯網基礎結

構。

3.第三幕是指我們當前需要建設的互聯網設施。為了滿足用戶對於數據安全性、實時性和成本方面的需求,很多企業正在建設本地化部署的邊緣網絡架構。

邊緣計算的演進方向

1.用機器的速度取代人的速度;

以每小時60英里速度飛行的無人機,4秒內可以穿越整個足球場,100ms的延遲對它來說可能導致嚴重的災難。越來越多的設備和場景都對實時性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這會激發對於邊緣設備和網絡的需求。

2.設備數量從百萬量級擴展到十億量級;

我們生活的世界中有數十億部手機,未來我們將會擁有更多的智能汽車、智能插座、工業機械人、服務機械人…更不用提各種智能的基礎設施和攝像頭。這些設備都會連入網絡,它們會產生ZB量級的數據,以可控的成本快速的處理複雜度較高的大量數據,是邊緣計算需要解決的挑戰之一。

3.從固定架構進化到靈活架構;

開發者正在運用各種各樣的「虛擬抽象層」,在全球範圍內構建和部署應用程序。虛擬抽象理念的應用,提供了更高的便捷性、更經濟的協作方式,以及更高效的產品迭代。未來這種趨勢仍將持續,隨着自動化和雲服務的發展,分佈式架構的複雜性將被抽象層所屏蔽。

4.提供綜合性的多維體驗。

我們正在從一個靜態的二維互聯網,進化到一個場景豐富、體驗豐滿的數字世界。醫生需要複雜的實時反饋,遠程操控機械人進行手術;工人需要了解設備的當前信息,以便合理規劃生產決策;控制員需要及時了解無人機的位置信息,更好的提升工作質量。結合邊緣計算新方法,遠程控制、虛擬現實、位置服務等各種各樣原有的應用,都將被「重做一遍」。

2022年,75%的數據將通過邊緣分析和處理。這種數據處理的流動性,將伴隨有4大技術演進方向:

  • 人工智能的實用性增強,從雲端滲透到邊緣
  • 物聯網設備的數量呈指數級增長
  • 5G時代的快速到來
  • 邊緣計算中心逐步克服分佈式設施複雜性和單位成本經濟性的問題

邊緣計算的市場規模與細分市場預測

邊緣計算的主要應用領域和角色,包含以下11個類別:

  • 通信網絡運營商(CNO),部署邊緣計算設備並支持其網絡升級。
  • 企業IT,過去運行在雲端的工作負載,將會逐步遷移到邊緣。
  • 智能電網,基礎設施邊緣涵蓋發電、配電、傳輸、可再生能源、運營和維護等場景。
  • 智慧城市,包含智慧建築、智能交通和城市照明等場景。
  • 智能製造,包括資產跟蹤、遠程操作、倉儲物流、自動化控制、診斷維護和安全實施等場景。
  • 智能零售,包括數字標牌、店內體驗、鄰近營銷和供應鏈優化等場景。
  • 醫療保健,主要集中在醫院和診所。場景涵蓋連續的患者監測,遠程患者護理、干預和手術,認知輔助,物理治療以及患者記錄管理等。
  • 汽車行業,場景包括信息娛樂、交通管理、輔助和自動駕駛,以及運營和維護等。
  • 居民消費者服務,其中包括用於信息娛樂、智能設備、安全性、生活輔助和能源管理的邊緣計算場景。
  • 移動消費服務,具體應用包括遊戲、媒體、娛樂、信息、社交、健康和健身、消息傳遞和互聯網通信等。
  • 商用無人機(UAV),邊緣計算預計將針對幾種典型場景進行開發,包括:測繪測量、攝影測量以及3D數字高精建模。

2028年,企業IT的基礎設施邊緣CAPEX預計將達到87億美元,9.3%的企業IT雲端任務負載將部署在基礎設施邊緣。

預計從2019年至2028年,全球智能製造的基礎設施邊緣CAPEX將從3.6億美元增加到35.5億美元。

2028年,全球前100名零售商經營的零售賣場中,將有20.3%通過基礎設施邊緣提供數字服務。

從全球分佈來看,亞太地區佔比最高,達到36.7%。

來源:物聯網智庫,亞太CDN產業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