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掉粉數十萬:誰還記得「張同學」?

鐵打的平台、流水的主播,在過去的半年多時間裏,直播帶貨行業變幻莫測。雖然李佳琦、羅永浩幾個超頭部主播紛紛退場,但江湖不乏新秀崛起,喧囂熱鬧依舊。

近半個月來,東方甄選、董宇輝一躍成為新的帶貨流量;6月25日,去年年底大火的「張同學」也開啟了首次直播帶貨。

張同學是抖音的現象級紅人創作者,曾2個月漲粉1600多萬。

不過,一場3小時的帶貨首秀結束,作為擁有1900多萬粉絲的頭部主播,張同學成績相對平淡:共賣出農特產超9萬單,總GMV超342萬元。此外,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張同學已經開始帶貨了。

相比較董宇輝,張同學自帶流量,更有基礎,卻為何反響平平?在張同學和董宇輝帶貨現象的背後,更值得思考的是,面對第一代超頭部主播的退場,直播行業將發生哪些變化?還會產生新一代的超頭部主播嗎?

掉粉10萬後,入局帶貨選對時機了嗎?

2021年12月,張同學在抖音走紅後迅速破圈,在平台外也引起大量關注和討論,憑藉著高頻快剪的視頻風格,他在兩個月內迅速吸粉1600多萬。

作為內容型主播,張同學曾拒絕了MCN開出的2000萬簽約價,並稱暫時不會帶貨。但網紅的盡頭是帶貨,張同學也未能免俗。

不過,相比較大多數網紅,作為三農領域的頭部創作者,張同學不出意外地選擇了農產品帶貨,並且主推家鄉特產,包括大米、海參、裙帶菜等。這一點較為符合其內容風格。

不過,相比較半年前的流量巔峰,現在的張同學在熱度有明顯的消退,短視頻內容的點贊評也有下滑趨勢。

據第三方數據平台灰豚數據統計,過去一個月,張同學掉粉十萬,幾乎每天都有數千粉絲取關,其中,6月25日直播時增加的4.4萬粉絲,抵消了一部分負增長。

一個月掉粉數十萬:誰還記得「張同學」?

雖然張同學幾個月前就開始為這場直播做準備,親自考察選品廠家的規模、生產、倉儲;本次直播也找來了短視頻中常出現的人物、粉絲熟悉的面孔撐場。

但整體而言,幾位主播直播技巧生疏、並沒有自己的特色。張同學似乎沒趕上最好的時機。

在接受新浪科技採訪時,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洪勇認為,張同學帶貨首播GMV較低的原因有三個方面:

第一,與直播帶貨頻次和時長有關。

張同學剛開始直播帶貨,直播帶貨頻次和時長尚不穩定。一些直播間如東方甄選等前期直播帶貨情況也不理想;

第二,與農產品自身屬性有關。

農產品與服裝、3C等產品相比,價格、毛利率等指標都比較低;

第三,與農產品品牌有關。

張同學直播帶貨的營口農產品,品牌影響力不高,不像東北大米、陽澄湖大閘蟹等消費者耳熟能詳的產品。

領悟時代數字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唐樹源也表示,強個人品牌(IP)並不代表着強帶貨。也就是帶貨好壞的因素並不是只有IP的大小,還有帶貨技巧、直播技術、粉絲定位等多方面。有些主播粉絲很少,但帶貨能力卻很高,這說明粉絲定位更為清晰,更適合去賣貨。

吆喝式賣貨失效,內容型直播將更吃香?

從東方甄選到張同學,兩位直播帶貨行業的新秀,均選擇了農產品品類,或許是農產品更適合其內容風格、結合背景因素來講故事、講情懷。

其中張同學的直播內容主要涉及鄉村日常生活,有人稱其為「男版李子柒」,從直播到直播帶貨,領域變化不大。

一個月掉粉數十萬:誰還記得「張同學」?

但農產品因為特殊性,也有一定的門檻。洪勇認為,農產品直播門檻在於農產品品牌、農產品物流和農產品標準等因素。

一是農產品品牌,我國農產品類別繁多,然而擁有區域性乃至全國性品牌的商品較少;

二是農產品物流,一些頭部主播,包括羅永浩、東方甄選等都因為物流配送問題導致產品變質;

三是農產品標準,農產品與工業品相比標準化程度較低,標準化難度較大。

張同學也在媒體採訪中提到,農產品的把控可能會很難。接下來也許會選擇,做成深加工的標準化的農產品,以讓初級農產品增值。

不過在農產品帶貨這個品類上,還未形成絕對的超級頭部主播。農產品賽道是直播帶貨的藍海,相比服裝、美妝、3C等, 未來還存在較大機會。

相比較薇婭、李佳琦等超頭部主播的純賣貨式直播,現階段,內容型、特色化的主播正在暫露頭角。

「未來的直播帶貨可能會越來越專業,每個垂類都會成長出來一個頭部主播。」一位業內人士向新浪科技分析。

那麼還會有新的超頭部主播出現嗎?洪勇認為,預計還會出現——在互聯網領域,存在「二八法則」,排名前20%的主播銷售80%的產品。由於出現嚴監管和消費者習慣的改變,新一代的超頭部主播出現的時間將會較長。

唐樹源也認為,必然會出現新一代的超頭部主播,互聯網就是這樣,更新頻率極快,人們往往容易「喜新厭舊」,沒有哪個主播能夠一直紅火下去。

隨着典型事件和包裝運作後,新的頭部主播就會產生。但總流量是有限的,固有的主播必然就失去競爭優勢。

低價仍有優勢,但不是唯一選項

過去一年,直播帶貨行業經歷了新一輪的調整和規劃。這個疫情以來迅速膨脹,亂象頻出,又被大力整頓過的風口行業,正在走向平靜和常態化運作。

洪勇認為,未來直播帶貨有三個方面的新趨勢。

一是直播帶貨行業更加重視合規。近年來,市場監管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等部門發佈了一系列規範直播的文件。行業進入規範化發展時代。

二是,消費者更加重視品牌和品質。直播帶貨正在從「拼價格」向「品牌和品質」的高質量發展階段。

實際上,此前在接受新浪科技專訪時,新東方在線CEO孫東旭也提到,如果商業發展到後面,還在拼誰是全網最低價,其實不是一個好現象,會逼得很多品牌不得不推出一些低成本的產品。而很多時候消費者在買最低價產品的時候,也會陷入一種非理性消費,已經不看品質只看價格了。

「我認為大家到後面,在一個直播間買東西應該是順便買,就跟旅遊和逛街一樣。」孫東旭表示。

洪勇指出,此外,消費者會更加關注內容產出。直播內容吸引人決定了消費者是否進入直播間、是否留在直播間以及是否購買產品。

唐樹源也指出,直播帶貨行業更加註重內容建設、合規生態的建立、注重長期主義,以及更加理性和健康的交易規則。與其賣東西,不如說是賣東西的那個人是大家喜愛、支持的對象。靠吆喝、沒內涵、衝動型的帶貨已經不行了,所以未來帶貨主播的綜合能力和特色亮點就顯得更為重要。

一個月掉粉數十萬:誰還記得「張同學」?

當然,低價仍有優勢,可以滿足一部分人的需求。但總體而言,直播帶貨行業整體的質量在上升,以前可能是純粹的以賣貨為主,通過有競爭力的價格吸引消費,但隨着大家對內容、專業度有了更多的要求和追求,垂直領域專業型、內容型主播可能會更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