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就丑出天際:當地人稱它為「最恐怖動物」

你見過哪些長相醜陋的動物?有一種動物,憑藉其古怪的外貌,在當地獲得了「最恐怖的動物」稱號。凶神惡煞的眼睛、外星人一般的長相,如果在晚上碰到它,感覺會讓人丟掉半條命。

出生就丑出天際:當地人稱它為「最恐怖動物」
指猴幼崽

這種動物生活在馬達加斯加,由於探險者和當地人的獵殺,這種醜陋而嚇人的動物幾乎滅絕了……這種動物叫指猴,英文名「Aye-aye」。

難倒專家的長指猴指猴是哺乳綱靈長目指猴科指猴屬的唯一物種。它最突出的相貌特點就是手形特殊,比如拇指雖不像人手那樣粗短,但仍是五指中最短的,沒有達到其它指的水平。

每隻猴手上都有一根長約1厘米的掌骨,又叫「假拇指」,由一塊小骨頭和一塊軟骨組成,可以幫助主人更牢固地抓住樹枝,更容易地抓住小物體。手形最突出第三指(中指)比其它手指細長很多。

如此細長的中指,會影響指猴的生活嗎?答案是否定的。

一是它有一個球窩關節,可讓指節朝各個方向旋轉(類似人類的肩關節),活動很方便;二是運動或靜坐時,它們可把中指捲曲保護起來,抓握纏繞物體時也處於捲曲狀態,不易受傷。

除了纏繞樹木或食物外,細長的中指還用於掏食樹洞或石洞里的昆蟲幼蟲或蟲卵。指猴覓食時通常先用手指快速敲打樹榦,再用耳朵捕捉敲擊發出的回聲定位信號,從信號中迅速判定昆蟲咬成的空洞或通道。

找到目標後,它咬開樹皮,用長中指掏出裏面的昆蟲或蟲卵進行食用。

出生就丑出天際:當地人稱它為「最恐怖動物」

指猴利用回聲定位尋找獵物(食物),與蝙蝠確認目標位置的方法相似。又因它們在相貌(特別是耳朵)、生活習慣(如晝伏夜行)等有相同之處,所以有人也戲稱指猴是「無翼版蝙蝠」。

除了手指外,指猴的牙齒也很不尋常。靈長目動物一般都有高度發達的犬齒,以用於殺敵、自衛、挖掘物體等。但指猴沒有犬齒,只有具有切割面和齒面的門齒,便於切割食物。它們的門齒最每天都在生長,也時常因切割食品而消磨,長此以往就變成了尖狀。

由於這一特徵過於明顯,加之外形上類似松鼠或老鼠,科學家最初認為指猴是嚙齒類動物,並歸為松鼠或老鼠的近親。

這種情況持續了近一個世紀。1860年,隨着解剖學的發展,生物分類學家解剖發現,指猴具有和靈長目動物(如人類)相同的手指和指節結構,只是長度不同,所以他們把指猴歸入靈長目,並根據其外貌、習性等特點列為狐猴的近親。時至今日,還有科學工作者提議把指猴歸入狐猴科。

不受歡迎的「森林醫生」作為世界上發現最晚的靈長目動物和最稀有的哺乳動物之一,指猴原來廣泛分佈於非洲馬達加斯加東南部的沿海森林裏,後來由於當地人長期捕殺,越來越稀少,目前已近滅絕,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CITES)2019年版附錄Ⅰ。

出生就丑出天際:當地人稱它為「最恐怖動物」

指猴被長期捕殺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諸如前文所寫它們外貌奇醜,夜晚出現時跳躍之間如同鬼怪;二是它們喜歡攀爬墳場邊的橄欖樹,食用上面的堅果,當地人認為橄欖樹是守護祖先的神樹,侵犯神樹自然該死。

凡此種種,使當地人對指猴厭惡至極,不但毫不留情地進行捕殺,還把它們的屍體釘在木樁上,倒掛在林間,希望以此驅趕厄運。指猴的近乎滅絕,也改變了馬達加斯加境內森林的生態平衡。原來,指猴是雜食性動物,食用對象包括幼蟲、水果、種子、蘑菇等。

相對而言,它更喜歡吃樹皮或枯樹中的昆蟲幼蟲及蟲卵。它們佔據了當地啄木鳥的生態位,是名副其實的「森林醫生」。

指猴數量銳減,又沒有啄木鳥捉蟲,從而導致生病的樹木增多。這都是捕殺指猴的當地人沒想到的。還好,近年來馬達加斯加政府已認識到這些,不但重視對指猴的保護,把它們列入國寶,還加強生態保護,重新為指猴營造適合生存的環境。

容易混淆的同類因超級細長中指而得名的指猴,經常被人們與一種極小的倭狨相混淆。倭狨又叫松鼠猴、侏狨,學名Cebuella pygmaea,是南美洲體型最小的猴子,形似松鼠,常被人們當作寵物。因它們可以趴在人類手指上,所以也被稱為指猴。

同為「指猴」,兩者區別很大,其主要體現在種屬、生活區域、大小等方面:它們都屬於靈長目,而指猴屬於指猴科,倭狨屬於狨科;指猴生活在非洲馬達加斯加叢林,倭狨主要生活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等地;成年指猴體長達四五十厘米,幼時也二十多厘米,倭狨成年體長才十幾厘米,兩者體形上相差甚遠。

被稱為「指猴」的倭狨  圖源:探秘志同為靈長類動物,指猴和倭狨也有諸多相似之處,比如它們都屬於雜食動物,不僅採集樹葉的果實,還吃昆蟲幼蟲及蟲卵,它們都生活在熱帶雨林。

而它們最大的相同之處在於,由於捕獵、棲息地被破壞等原因,它們的數量在持續下降,均瀕臨滅絕。如何保護這兩種極易混淆的同類,成為人們要重點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