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看超級月亮:「超級月亮」為啥這麼大? 專家揭秘
6月14日,迎來農曆五月的滿月,這輪滿月可不一般,它是近地點滿月,也就是公眾所熟知的「超級月亮」,而且這輪滿月還是本年度「第二大滿月」。
「超級月亮」看起來有多大?「超級月亮」多久能出現一次?「超級月亮」何時觀賞比較好?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修立鵬,對這些問題進行解答。
「超級月亮」指的是近地點滿月。月亮圍繞地球公轉的軌道是橢圓形,在運轉過程中,其距離地球時遠時近,最近時約35萬公里,最遠時約40萬公里,兩者相差約5萬公里,而這種月地距離的變化也導致了月球「視直徑」的變化。根據天文觀察,同樣是滿月,在近地點比在遠地點,其視直徑大14%,視面積大30%。
「超級月亮」是滿月的一種。當月亮和太陽處於地球兩側,並且月亮和太陽的黃經相差180度時,地球上看到的月亮最圓,被稱為「滿月」,亦稱為「望」。農曆每月的十四、十五、十六甚至十七,都是滿月可能出現的時段。一個公曆年中,通常會有12次或13次滿月,如果滿月發生時正好位於近地點附近,就被稱為「超級月亮」或「超級滿月」。
當月亮升到高空時,無論是「超級月亮」和「非超級月亮」,肉眼的感覺都差不多大。什麼時候感覺月亮特別大呢?就是月亮剛升起來或者要落下去的時候,這是因為有地面參照物作對比,再加上低空月光受到大氣層的折射和散射,月亮的顏色和形態都會和在高空的時候完全不一樣。
滿月發生的時間與月球位於近地點的時間最近時,就會出現年度「最大滿月」,其實這才是最「正宗」的「超級月亮」,但有時其他月份滿月發生的時間與月球位於近地點時差不多,這樣的滿月當然也算「超級月亮」,因此,「超級月亮」並不罕見,一年少則一兩次,多則三四次。
任何一輪滿月都會在日落時分升起,在日出時分落下,因此,「超級月亮」會持續一個晚上。
不只是「超級月亮」,平時我們仔細留意的話,會發現滿月剛升起不久或快要落山時顏色都偏紅。月光就是反射的太陽光,同樣也是由幾種顏色的光線組成的。月亮高度較低的話,月光需要穿過的大氣厚度比月亮處於高處時更厚,波長較短的光被散射得更厲害,只有波長較長的紅、橙、黃這三種顏色的光線才能抵達我們的眼睛,所以月亮看上去是橙黃色甚至有些發紅。隨着月亮逐漸升高,月亮很快就會變成白色或白黃色。
日落後一個多小時。這是因為有地面參照物作對比,肉眼看起來月亮會顯得大一些。此時,人們可找一視野開闊處,如公園、湖邊、山頂等地,仰頭就可以看到這個夜空中最明亮,也最美麗的天體。子夜時分月亮會運行到正南方天空,這時月亮的地平高度達到整夜最高。萬籟俱寂,皓月頂空照,也是別有一番味道。
如果給「超級月亮」拍「寫真」需要找到東邊無遮擋的高點,計算月亮升起的時間和方位角,然後在月亮剛升起的時候用長焦鏡頭結合地景拍攝。理論上講,鏡頭焦距越長,拍攝的月亮就越「大」,細節也就越明顯,這也是眾多月亮發燒友採用超長焦鏡頭或直接對接天文望遠鏡拍攝月球的原因。對於多數天文攝影愛好者來說,從經濟角度上來說,沒有合適的鏡頭,用目前主流的手機也能拍到比較不錯的月亮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