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花季少女藥物中毒致腦死亡!這幾個習慣讓良藥變毒藥

近日,「17歲少女小雨(化名)服藥中毒深度昏迷致腦死亡」衝上熱搜,幸好經過ICU搶救及時而被救回。

17歲花季少女藥物中毒致腦死亡!這幾個習慣讓良藥變毒藥

這一事件也給我們敲響警鐘:用藥安全需牢記!

每種藥物都有規定的用法和用量,是經過大量的科學研究(包括動物實驗和臨床試驗)進行確定的。一旦用藥過量很有可能導致中毒,嚴重可導致死亡!

認真看完這篇文章,對預防和減少藥物中毒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常見的導致中毒的藥物有哪些?

據統計,最常見的藥物類別包含以下幾類:

一、解熱鎮痛葯(如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二、抗抑鬱葯(如安非他酮、曲唑酮、西酞普蘭、氟西汀等);

三、阿片類藥物(如嗎啡、芬太尼等);

四、鎮靜催眠葯(如阿普唑侖、氯硝西泮、勞拉西泮等苯二氮卓類;唑吡坦、右佐匹克隆等非苯二氮卓類激動劑);

五、抗組胺葯/抗過敏葯(苯海拉明、羥嗪);

六、擬交感神經葯(如可卡因、苯丙胺等);

七、心血管藥物,包括β受體阻滯劑(美托洛爾、普萘洛爾等「XX洛爾」類) 、強心藥地高辛、鈣通道阻滯劑(如氨氯地平、地爾硫卓)。降壓藥可樂定、抗心律失常葯(胺碘酮、維拉帕米等)、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賴諾普利等「XX普利」類);

八、抗精神病葯(如喹硫平、奧氮平等);

九、其他如酒精、降糖葯、咳嗽和感冒藥、抗癲癇葯、抗菌劑、農藥等。

藥物導致中毒的原因有:

在規定的劑量下,可以發揮療效併產生儘可能小的毒副作用;而一旦過量,毒性作用大大增加,很容易導致中毒!

對於兒童來說,中毒的原因主要是意外、誤食等,所以平時藥物要盡量「放高+放遠」,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

而成人中毒,大多數為故意攝入,甚至是自殺。

藥物中毒有哪些表現?

不同藥物中毒會有不同的表現,但是會依據中毒藥物品種、劑量、服藥人健康狀況等表現不同,難以一概而論。

一般藥物中毒需要觀察以下幾個方面:

特徵性氣味

比如阿司匹林等水楊酸鹽中毒,嘴裏聞起來會有丙酮味(水果味);氰化物中毒會有苦杏仁味;砷、有機磷酸鹽等中毒會有大蒜味等。

瞳孔變化

有些藥物會引起瞳孔散大(如麻黃鹼、阿托品、抗組胺葯、抗帕金森藥物等),有些藥物會引起瞳孔縮小(如嗎啡、芬太尼等強效阿片類止痛藥、鎮靜催眠葯、酒精(深度昏迷)、殺蟲劑等),有些藥物會引起眼球震顫(如巴比妥類抗精神病葯、卡馬西平,苯妥英等抗癲癇葯、有毒酒精等)。

神經肌肉異常

有些藥物會引起癲癇發作(如殺蟲劑、抗抑鬱葯、抗精神病葯等),有些藥物會引起震顫/肌陣攣(如鋰、抗精神病葯、抗膽鹼能葯、抗組胺葯等),有些藥物會引起僵硬/帕金森症(如抗精神病葯、止吐葯甲氧氯普胺、一氧化碳中毒等),有些藥物會引起舞蹈手足徐動症(如可卡因、抗膽鹼能葯、抗組胺葯、抗癲癇藥物等),有些藥物會引起虛弱/癱瘓(如重金屬、殺蟲劑、尼古丁、神經毒蛇毒、河豚等)。

精神狀態改變

大量藥物會引起嗜睡、昏迷、神情淡漠等中樞神經抑制狀態(如抗膽鹼能葯、抗組胺葯、鎮靜催眠葯、抗抑鬱葯等),有些藥物會引起躁動/焦慮不安(如感冒藥金剛烷胺、擬交感神經、抗膽鹼葯等)。

皮膚變化

有些藥物會引起皮膚變紅色和潮紅(如抗膽鹼能藥物、抗組胺葯、阿托品、酒精等),有些藥物會引起皮膚蒼白和出汗(如麻黃鹼等擬交感神經、殺蟲劑等),有些藥物會引起脫皮(如砷、汞等重金屬)。

體溫變化

有些藥物會引起體溫過高(如擬交感神經葯、抗膽鹼能藥物、抗組胺葯、水楊酸鹽等),有些藥物會引起體溫過低(如嗎啡類鎮痛葯、鎮靜催眠葯、治療心血管病的β受體阻滯劑等)。

血壓和心率改變

有些葯會引起高血壓伴心動過速(如擬交感神經、抗膽鹼能葯、抗組胺葯等),有些葯會引起高血壓伴心動過緩(如α-腎上腺素能激動劑、殺蟲劑、激素等)。有些葯會引起低血壓伴心動過速(如沙丁胺醇、β-腎上腺素能激動劑、酒精中毒等),有些葯會引起低血壓伴心動過緩(如、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強心藥、鎮靜催眠葯等)。

呼吸障礙

有些葯會引起呼吸急促/強力呼吸(如擬交感神經葯、抗膽鹼能葯、水楊酸鹽等),有些藥物會引起呼吸困難/通氣不足(如中樞神經系統抑製劑類藥物、殺蟲劑、河豚魚中毒等)。

發生藥物中毒應該怎麼辦?

藥物中毒的治療因葯而異、因人而異。一旦發生嚴重的不舒服表現,個人及家人難以處理,及時去醫院就醫!

我們能採取措施有:去污染、速解毒、強化清除、支持治療。

● 去污染:皮膚表面中毒可以採用大量清水或鹽水沖洗;口服藥物中毒,首選口服活性炭,有些需要進一步洗胃、灌腸、導泄甚至手術等方式。個人催吐要注意存在誤吸和窒息的風險!

● 解毒藥:有些藥物中毒存在針對性的解毒劑,多數毒物並無解毒藥,因此僅有少數病例會使用解毒藥。

● 強化清除技術:當藥物已經吸收,醫學上有一些強化清除技術有助於將藥物從血液中清除,包括強制利尿、鹼化或酸化尿液、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液濾過和換血療法等。

● 支持治療:在解毒的過程中,要保證患者的其他方面狀態。如對低血壓進行升壓治療;體溫過高進行降溫處理等。避免因為中毒癥狀進一步對身體造成損害!

服藥一定要遵照醫囑,用藥前看說明書,並注意以下幾點:

● 不要隨意增加劑量:有些藥物的中毒劑量和常用劑量非常接近;

● 緩釋劑、控釋劑:有些不能掰開或者咀嚼,否則會導致釋放過快;

● 不要隨意聯合用藥:比如一些復方感冒藥多含有對乙酰氨基酚,聯用劑量過大可致肝衰竭。

17歲花季少女藥物中毒致腦死亡!這幾個習慣讓良藥變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