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專家透露真相:近視手術不能治癒近視!
近日,「近視手術無法治癒近視」的話題上了熱搜。近視激光手術不算治癒近視嗎?
近視手術不能治癒近視!
近視眼手術一度被人誤解為是治癒近視的方法,畢竟做完近視手術後,就不用戴眼鏡了。
2021年,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眼科主任魏文斌在某節目中表示,「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藥物或者一種手術能把近視治好。」
魏文斌教授解釋,近視的手術,僅僅是為了給大家摘眼鏡,但是近視的狀態是永遠沒有變化的。尤其是高度近視、超高度近視,引起我們眼球的變化。
魏文斌教授強調,近視分為輕、中、高三種程度。輕度為<300度,中度為300~600度,高度為>600度。高度近視已經成為我國致盲的首要原因。
早在2019年,國家衛健委官網發文表示,在目前醫療技術條件下,近視不能治癒。兒童青少年時期可以通過科學用眼、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減少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等方式預防、控制和減緩近視。
「眼睛就像相機一樣,近視類似於相機不對焦了。」國際眼科科學院副主席、北京協和醫院眼科主任醫師趙家良表示,近視是一種屈光不正的狀態,所謂的治近視準確來說是矯正近視,目前全球範圍內沒有治癒近視的方法,人一旦近視,便無法治癒。
「激光手術只能做到摘掉眼鏡,並不能治癒、治好近視眼。佩戴眼鏡仍是青少年矯正視力的主要方式。」趙家良強調。
此外,2021年8月,魏文斌教授在某節目中表示,長時間看手機、看電腦、熬夜等,容易導致視疲勞,就會發生假性近視。魏文斌提醒,假性近視不及時緩解會變成真性近視。並且,不管年齡多大,近視度數都會加深。
各種「治療近視」的真相!
1. 角膜塑形鏡能恢復視力?
2018年國家衛健委發佈的《近視防治指南》中明確提到,角膜塑形鏡是一種可逆性非手術的物理矯形方法。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眼科主任醫師楊素紅介紹,雖然角膜塑形鏡延緩近視度數效果不錯,但不能根治近視。
2. 護眼按摩儀可以改善近視?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眼科主任醫師陳躍國表示,護眼燈、眼保儀等這類護眼設備對於消除眼睛疲勞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如果真的患了近視,再使用護眼設備,對延緩近視的發展,並沒有根本性的改善。
3. 阿托品滴眼液是「靈丹妙藥」?
河南省立眼科醫院醫學驗光科副主任石夢海指出,低濃度的阿托品滴眼液有控制近視的作用,但並不能逆轉近視。「現在主要用於已經發生近視的兒童青少年,為了延緩他們近視發展的速度,阿托品滴眼液是控制發展速度的。所以嚴格來講應該叫控制近視,不能叫治療近視,它沒有逆轉近視的作用。」
4. 轉眼球能治近視眼?
北大人民醫院眼科主任醫師王凱介紹,轉眼球只能起到活動眼睛、緩解視疲勞的作用,並不能夠治療近視。
因為影響視力的是眼球內的睫狀肌,長期近距離用眼或不注意用眼衛生等可能造成睫狀肌的調節功能下降,從而導致青少年假性近視,而轉眼球只是活動我們每隻眼睛的六條眼外肌肉,適度轉動眼球只能起到緩解視疲勞的作用。
保護視力記住這4點很重要!
1. 儘早佩戴眼鏡
「怕摘不掉眼鏡」,讓很多家長覺得應盡量遲些再戴眼鏡,可以減慢近視加深,實際上孩子近視度數增加並不是戴眼鏡導致的。
北京兒童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藺琪表示,屈光度數在100度以上,建議及時配戴合適度數的近視眼鏡。若配戴不及時,孩子就需用更多調節力以看清物體,加重睫狀體疲勞,近視的情況只會越來越糟。
《近視防治指南》也指出,框架眼鏡是最簡單安全的矯正器具,應做到每年至少一次複查,及時調整眼鏡度數。
2. 運動能延緩近視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主任醫師王凱指出,每天至少2個小時的戶外運動,可以有效抑制近視進展。
同時,王凱還表示,加強調節力訓練、改善調節滯後狀態,也能夠起到延緩近視進展的作用,如打乒乓球就是一種很好的訓練方式。因為眼球在忽遠忽近的注視過程中,集合功能和調節功能都得到了加強。
3. 正確的用眼姿勢
全國防盲技術指導組編寫的《近視防治指南 》指出,不良讀寫習慣是近視的危險因素。寫字時歪頭、握筆時指尖距筆尖近(<2厘米)的青少年近視患病率較高。
應培養良好的讀寫習慣,握筆的指尖離筆尖一寸(3.3厘米)、胸部離桌子一拳(6~7厘米),書本離眼一尺(33厘米),保持讀寫坐姿端正,不在行走、坐車或躺卧時閱讀。
4. 多吃些護眼食物
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營養配餐專業委員會會長葉明珏指出,護眼睛,除了用眼衛生,還要多吃眼睛「喜歡」的四類食物。
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蛋黃、牛奶等;富含胡蘿蔔素的黃、紅色蔬果,如胡蘿蔔、南瓜、柑橘等;富含葉黃素和玉米黃素的橙色系食物,如獼猴桃、蛋黃及黃玉米、芒果等;富含花青素的食物,如西蘭花、藍莓、葡萄、黑加侖等。
此外,控制電子產品使用時間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特別注意的是,一定避免關燈後玩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