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墓地一次火災燒掉100萬個!它為什麼從歐美收舊輪胎?
科威特給人的印象往往是因為石油出口而暴富,人均收入水平很高,同時他們是地球上最熱的國家之一。
在科威特賈赫拉省的一個小鎮——蘇萊比亞(Sulaibiya),這裡記錄到53.6 °C的高溫,至今保持着亞洲最高氣溫,以及世界第三高氣溫的記錄。
然而,蘇萊比亞的高溫記錄鮮有人知,這個地方最出名的是距離居民區7公里,一個佔地面積達到2平方公里的世界上最大的「輪胎墓地」。
自上世紀80年代起,來自世界各地的輪胎被送到蘇萊比亞填埋,持續10多年的輪胎傾倒,這裡已經積累了超過5000多萬個廢棄輪胎。
這些輪胎被埋在一個個填埋坑中,從空中俯瞰下去就像土地上多了一個黑色填充方格一樣。
然而,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那樣,科威特整個國家都非常炎熱,這些堆積的輪胎非常容易引發火災,從2012年到2020年,輪胎自燃引起了三次大型火災。
據信,大型火災產生的濃煙擴散範圍達到2.5億平方米,在太空中都能看到這一景象。這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同時也讓附近居民痛苦不堪。
也正因為如此,科威特不得不完全關閉這個「輪胎墓地」——停止進口輪胎。
眾所周知,輪胎就算不自燃,也是非常難以降解的東西,對環境的影響非常大。
那麼為什麼科威特會進口這麼多輪胎放在這裡呢?這麼多輪胎難道就沒人要嗎?
「輪胎墓地」如何產生的?
輪胎的主要材料是橡膠,這種材料彈性好,耐磨,還有很好的抓地力,作為輪胎確實是非常好的,但是它不能降解(輪胎能降解是因為降解劑),而且橡膠製品中有很多對人體和環境有害的物質,處理起來非常麻煩。
正常情況下,一個輪胎最多行駛5萬公里,4S店就會讓你換掉了,而這些換下來的輪胎非常難以處理。
一般情況下,有幾種選擇:
比較有價值且污染較小的選擇是回收再利用。包括用於製作橡膠跑道,添加到柏油路和建築物中起到減震的效果,用於碼頭船隻緩衝或者作為防洪堤壩,其中最好的選擇是重新加工翻新繼續上路。
最快速、簡單的方法則是直接燒掉,事實上輪胎的熱值超過煤炭,而且硫含量在同一數量級甚至更低,所以是不錯的煤炭替代品。
第三種就是埋掉等其自然降解,截止到目前,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廢棄輪胎選擇了這種做法。
有一部分被安排埋掉的輪胎的就到了科威特的蘇萊比亞,之所以別的國家——主要是歐美國家的輪胎也到了這裡,原因也很簡單,對歐美國家而言這是更便宜的處理方式。
在歐美國家對環境的要求很高,基本是不被允許在自己國家填埋和焚燒輪胎這種污染物的,而且以前的輪胎也不像現在的輪胎這麼好,在設計之初基本都沒有考慮它之後的處理,所以回收也基本不可能。
當然,他們可以選擇一些較複雜的處理方式,把輪胎中有害的物質去除掉,但是這樣的成本就會很高。
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每年有2.59億條輪胎被丟棄,其中大部分發生在歐美國家,這些輪胎都是難以處理的輪胎。
所以,他們需要找其它相對落後的國家來承接這些污染物,於是就有了科威特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輪胎墓地」。
科威特有四家輪胎處理公司,他們會處理自己國家產生的廢棄輪胎,但歐美國家只要交一筆費用,也可以把輪胎出口給他們處理。
而他們說是輪胎處理,其實就是拉到自己國家埋掉,據信這個業務讓他們賺得大量資金。
為什麼科威特不直接燒掉輪胎?
事實上,科威特的「輪胎墓地」着火是家常便飯,有些大型的火災甚至一口氣燒掉100萬個輪胎。
正因為如此,他們國家已經開始想辦法處理該地區的輪胎,並試圖在這裡建造社區。
但是,他們現有的處理方案效率都非常低下,每年可能最多處理掉300萬個,遠不如來幾場火災來得快。
在科威特「輪胎墓地」中,有些輪胎已經堆積在那裡30多年了,輪胎難以處理的主要原因就是它們的化學成分太複雜了,你用任何單一的方式都可能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特別是那些老輪胎。
如果科威特現在要用高效(燃燒)的方式處理這些輪胎,那麼會對他們國家的環境造成極大的影響,考慮到如此龐大的基數,甚至可能影響到全球環境,這肯定是不被允許的。
如果他們要盡量減少污染問題,那麼這會是非常高的成本,很難有動力去做這件事。
最後
我第一次換輪胎的時候,很好奇4S店拿了我的輪胎怎麼沒有給我一些回收輪胎的錢呢,現在想想我們沒有交輪胎處理費用就不錯了。
其實在很多國家,如果要給車子換輪胎的話,不僅要支付新輪胎的錢,還要支付一筆舊輪胎回收的錢,這筆錢就是為處理舊輪胎提供資金。
輪胎不是普通的產品,它不僅危害大,消耗量還很大,隨便處理的話會引起很大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