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0年溫室氣體凈零排放!英特爾是這麼想的
環境保護,如今是地球上每一個國家和地區、每一家企業和組織、每一位個人的共同責任和義務,我國也承諾將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作為全球科技行業的領袖,英特爾也一直在環境保護、社會責任方面義不容辭,每年都會公布新的進展,設定新的路線圖。
官方數據顯示,過去十年,英特爾累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近75%,節約用水約370億加侖。
而在不久前,英特爾宣布計划進一步減少直接和間接溫室氣體排放,承諾到2040年實現全球業務的溫室氣體凈零排放,包括範圍1(直接排放)和範圍2(間接排放),到2030年前將範圍3(供應鏈上下游)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至少30%。
為此,英特爾設定了一系列目標,包括:全球業務100%使用可再生電力;投資約3億美元,實現累計節能40億千瓦時;建造符合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LEED計劃標準的新工廠和設施,包括最近公布的在美國、歐洲和亞洲的投資項目;發起跨行業研發,倡議以尋找全球變暖效應更低且更環保的化學品,並開發新的減排設備。
產品方面,英特爾下一代集成了CPU、GPU的Falcon Shores架構,每瓦性能將提高5倍,而到2030年,客戶端、服務器處理器的產品能源效率將提升10倍。
近日,快科技有幸採訪了英特爾首席可持續發展官Todd Brady,一起聊了聊節能減排的問題。
Todd Brady首先提到了英特爾 2020年就提出的「RISE」戰略,它聚焦於英特爾及其合作夥伴在履責、包容、可持續、賦能上所面臨的全球性挑戰及戰略目標,可持續發展正是其中重要的支柱之一。
Todd Brady指出:「英特爾RISE戰略是一定要完成的,沒有任何改變。現在對204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承諾,則是在RISE戰略之外的一個新目標。」
他說,英特爾 RISE戰略中有一個目標,就是要到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10%,這正是為了在204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一個過渡目標。
事實上,根據氣候科學家和眾多專家給出預測,整個世界要實現凈零排放,或者說降低氣候變化對全社會的影響,時間點是在2050年左右,英特爾則要提早10年做到。
不過,Todd Brady也坦承,儘管英特爾已經將溫室氣體排放在過去十年減少了75%,但是剩下的25%是非常困難的。
這是因為,半導體行業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溫室氣體排放,供應商必須使用一些化學品、化學元素等等,所以現在需要和整個供應鏈談尋找替代性的化學品,或者是替代性的措施,來減緩氣候變化。
儘管在供應鏈上實現碳中和非常困難,英特爾仍然認為提前做到溫室氣體凈零排放是可能的,這就需要有創造性地思考問題,比如將以往的付費處理垃圾,改變為新的經濟和能源來源,實現循環經濟。
英特爾也會通過各種方法,幫助供應鏈上的所有夥伴,比如給出評價或反饋意見,比如分享好的實踐、方法,比如在整個半導體行業發起倡議。
Todd Brady特彆強調:「與他人合作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在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的找尋過程中,你不可能單槍匹馬地完成,所以不管是和自己的供應商還是自己的客戶,一定要攜手合作。你會發現,只有和他人合作,才可以快速找到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至於購買碳匯的做法,Todd Brady認為這其實是碳補償機制,必須是在其他一切的選擇和減排的手段都窮盡之後,或者快到2040年的時候,英特爾才會考慮使用可靠的碳補償。
那麼,雙碳目標會不會對企業發展構成拖累?
在Todd Brady看來,碳中和對所有的企業來說其實是一個機遇,能推動探索越來越多的智能解決方案,包括智能工業、智能樓宇、智能交通、智能農業等等,從而推動社會進步,其中很多都已經在英特爾得到了應用,都存在於實實在在的生活中。
英特爾還發現,對於提高能效或者環保技術的投資,其實會讓自己變得更加高效,一般3-5年就可以提高投資回報率,盈利率反而會上升。
至於綠色溢價,最初應用新的技術手段時,確實可能存在,但隨着時間的推移,當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應用新技術後,成本一定會降下來,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各方一定要攜手合作,就像最初非常昂貴的太陽能,如今已經大眾化。
因此,英特爾從來都不覺得對於環保的投資是對企業增長的威脅,反而是一個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