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篇論文被ACM全部撤稿 放眼望去都是中國作者 原因無語
一場會議的323篇論文全部被撤回!
作者還都基本都來自中國,其中還不乏一些雙一流高校學者。
最近,作為出版方的ACM公布了這樣一個撤稿決定。
原來這些論文全部出自一場「假冒偽劣」學術會議,沒有經過正當的同行評審就進行了發佈。
具體怎麼回事兒?
冒充會議發論文,300篇全被撤稿
事件需要追溯到2021年8月19日至20日,本次事件中被冒充的學術會議——信息管理與技術國際會議ICIMTech 2021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舉辦。
ICIMTech自2016年來每年一次,IEEE印度尼西亞分部是該會議的技術聯合贊助商。
會議結束後,ACM旗下的數字圖書館作為出版商出版了「這場會議」的323篇論文。
△ ACM數字圖書館官網
然後就出事了。
據Retraction Watch報道,另一場學術會議的一位組織者發現,怎麼IEEE Xplore上也出版了相同的會議紀錄?
這是被冒充了嗎?
「你們知不知道這事兒?」
ACM被告知這一消息後,很迷茫,立刻和ICIMTech 2021主辦方取得聯繫。
沒想到還真有貓膩。
瓜從天上降的ICIMTech 2021經過一番調查後,鄭重聲明:
我們自舉辦以來,從來都沒有和ACM合作過,也從來沒有加入過ACM的數字圖書館出版商。
這323篇論文純粹是以我們的名義在ACM上進行了發表,會議名稱、地點、日期、委員會名稱等全部為冒充。
委員會強調,ACM發表的這些論文從來沒有經過主辦方建國大學和IEEE印度尼西亞分部之手。
以及ICIMTech會議一直都遵循組織高質量國際會議的標準、IEEE的出版標準和學術道德。
△ ICIMTech 2021官方聲明
看來,李逵和李鬼的故事真的上演了。
令人驚奇的是,我們翻開論文名單,可以發現作者基本為中國人,除了來自雙非、地方院校的,以及諸如菲律賓國立雷省科技大學等國外高校,還不乏華東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這樣的「雙一流」高校。
論文主題也是五花八門:
什麼《基於大數據環境的大學生事務管理創新研究》《司法系統吸毒人員跳繩康復訓練中的大數據管理》、什麼《高校財務流程的優化設計》《淺談人工智能技術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價值》、什麼《網絡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基本公共服務供給與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
可以說沒有你想不到的。
ACM:有過類似事件
ACM這邊,很快將這323篇論文一併予以撤稿處理。
值得注意的是,他們表示,對這件事兒不是很吃驚,因為幾個月前和幾年前也發生過這種大規模撤稿的事情。
他們最吃驚的是這些論文到底是怎麼經過同行評審的。
事實上,作為出版方,ACM數字圖書館不對所出版的論文的評審負責,責任方在各個主辦會議。
可是在此前的兩起事件中,他們找到涉事論文的會議主辦方,那些人卻告訴ACM:我們只負責場地和保證會議順利進行,同行評審都交給了位於中國北京的一家公司。
可當ACM找到這家公司要求提供評審記錄時,收到的卻是一份明顯的偽造文檔。
在本次冒充論文事件中,ACM表示,他們又聞到了熟悉的味道:這300多篇論文的評審也由一家公司組織進行。
由此,ACM分析稱,應該是某些「論文工廠」發現了其中的漏洞。
但也有網友對ACM提出了質疑:你們不要求提供評審證明就發表這些論文,聽起來很像是其中包含了付費服務。
參考鏈接://retractionwatch.com/2022/04/20/more-than-300-at-once-publisher-retracts-entire-conference-proceed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