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CEO被強制出局!Arm中國變天了
持續了近兩年之久的關於安謀中國的控制權之爭,終於落下了帷幕!
4月29日早間,安謀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發佈官方新聞稿,宣布其董事會依據公司章程及相關法律法規通過一致決議,聘任劉仁辰先生與陳恂先生擔任安謀中國聯席首席執行官,並依法完成工商登記。
這也意味着,安謀中國前董事長兼CEO吳雄昂失去了對於安謀中國的控制。這場持續了兩年之久的安謀中國董事會與吳雄昂之間的奪權大戲,終於以吳雄昂的出局落下帷幕。
安謀中國表示,劉仁辰先生與陳恂先生將共同帶領安謀中國團隊,確保公司運作如常,持續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安謀中國將秉持初心,與Arm公司保持緊密合作,並攜手國內外的合作夥伴,在支持中國科技產業創新之路上砥礪前行。
據知情人士稱,兩位聯席CEO分別是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副院長劉仁辰博士和軟銀願景基金管理合伙人陳恂。
值得注意的是,在4月27日,金融時報、彭博社等多家外媒就有報道,軟銀和Arm計劃罷免當時仍控制着安謀中國的吳雄昂的消息。
對此,吳雄昂還通過媒體回應:「近期,軟銀和Arm不斷通過外媒向安謀科技和我個人潑髒水,但真實的情況是軟銀為了通過此舉來掩蓋自身的問題,以及報復我拒絕配合他們做違法行為。我想正告各方:資本不能凌駕於中國法律之上。」
然而,根據工商信息顯示,2022年4月28日,安謀中國已經完成了工商信息變更,安謀中國的法人代表已經由吳雄昂變更為了劉仁辰。
安謀中國的公關公司也特地發了一份郵件提示此事。
也就是說,安謀中國董事會方面已經解決了此前由於吳雄昂控制着安謀中國的營業執照及公司公章等證件導致無法進行法人變更的問題。
由於安謀中國董事會已經成功對安謀中國進行了法人變更,這也意味着其可以重新申領新的營業執照及公章等證件,吳雄昂目前手中持有的營業執照及公章等證件已經作廢,失去了法律效力。
因此,吳雄昂已失去了繼續控制安謀中國的合法性。
Arm與安謀中國的控制權之爭
2020年6月4日,Arm及厚朴投資控制的安謀中國董事會宣布免除安謀中國董事長兼CEO吳雄昂所有職務。
但是吳雄昂以該董事會決議「程序不合法」導致該決議無效為由,宣布不會認可和執行無效董事會產生的無效決議。
至此,雙方之間圍繞安謀中國控制權的矛盾全面爆發。
此後雙方你來我往、針鋒相對的發佈多輪聲明。
Arm公司聯合厚朴投資方面的聲明稱,Arm董事會之所做出罷免吳雄昂的決定,是「基於舉報和投訴」,並經過調查發現,「吳雄昂的行為危害到了安謀中國的發展、公司股東以及利益相關者的利益」。
具體來說,是Arm和厚朴投資發現吳雄昂建立了一家與Arm公司及安謀中國自有業務相互競爭的投資公司——Alphatecture (Hong Kong) Limited(以下簡稱「Alphatecture基金」),該基金主要投資一些使用Arm IP技術的公司。
對此,吳雄昂隨後回應稱,最初成立Alphatecture基金時得到了ARM董事會的支持,Arm CEO西蒙·希格斯(Simon Segars)甚至曾親自對該基金予以肯定。吳雄昂還拿出了證明文件,上面寫着「Arm批准向吳雄昂基金投資3000萬美元」等字樣。
吳雄昂控制之下的安謀中國也發聲力挺吳雄昂,稱Arm公司和厚朴投資的指控是「完全莫須有」的。表示針對其成立基金的指控「不準確,且具有誤導性」。
但據外媒報道,其看到了一份近乎完全相同的文件,唯一不同的是用詞——該文件對於吳雄昂基金的看法不是批准,而是「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這位知情人士強調,吳雄昂在2019年8月提出的提議並沒有實際獲得批准。
不過,不管怎麼樣,吳雄昂不認可安謀中國大股東Arm公司及厚朴投資在董事會上做出的罷免其安謀中國董事長兼CEO職務的決議,認為該決議是非法的,並否認Arm及厚朴投資對其的指控,同時拒絕配合交出安謀中國的印章和營業執照等公司資料。吳雄昂堅稱,董事會的決議是非法的,自己對於公司的控制合理合法。
但是,從安謀科技的股權結構來看,軟銀集團通過Arm Limited持有安謀中國約47.3%的股權,厚朴投資控制的實體Amber Leading則持有安謀中國約36%的股權。
二者合計持有安謀中國83.3%的股權,而此前罷免吳雄昂的決議也是由這兩大股東共同做出的,自然這份決議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但是,安謀中國董事會要實際控制安謀中國,就必須要吳雄昂的配合,需要其交出安謀中國的印章和營業執照等公司資料,否則安謀中國董事會只能通過法人變更來重新申領新的印章和營業執照等。
但是根據國內的法規,變更公司法人,同樣也原法人的配合,並提供公司的印章和營業執照等全套資料。這也使得在雙方矛盾爆發後近兩年的時間,吳雄昂仍一直控制着安謀中國。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9月,英偉達宣布將以400億美元收購Arm之後,由於安謀中國控制權遲遲難以解決,Arm與厚朴投資似乎也開始對此事進行了冷處理。
當時的Arm代表就表示,此事不會影響Arm與安謀中國之間的合作關係。可能當時Arm是希望等待英偉達對其收購完成之後再來解決此事。
但是,由於各國政府對該交易的嚴格監管等挑戰,今年2月8日,英偉達宣布終止英偉達對軟銀旗下Arm的收購,使得這筆數百億美元的巨額的交易告吹。於是,軟銀集團宣布將分拆Arm準備進行獨立IPO上市。
Arm IPO上市障礙已掃除
根據《路透社》之前的報導顯示,軟銀集團目前正與高盛合作,由高盛來擔任Arm IPO 的主承銷商,目前Arm的IPO 市場估值將可能高達600億美元,預計將在2023年3月前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對於軟銀集團來說,要推動Arm的IPO上市進程,就必須要解決安謀中國的控制權問題。由於這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所以軟銀集團選擇了將Arm持有的安謀中國的全部股權轉讓到軟銀旗下的一個特殊目的實體(SPV),以加速推動Arm的IPO計劃。
Arm將其持有的安謀中國的股權出售給軟銀集團旗下公司之後,Arm將與安謀中國之間再無股權關係,Arm不再是安謀中國的股東,雙方之間僅有的將只是授權許可關係,因此,IPO審核部門也將不再需要核查安謀中國的相關財務狀況。
目前,美國政府正與在美國上市的外國公司進行為期三年的審計糾紛,如果它們無法向美國審計師提供訪問權限,它們將面臨從國內證券交易所退市的風險。
根據此前的消息顯示,Arm已經完成了將其持有的安謀中國全部股權的轉讓。而隨着此次安謀中國控制權問題的解決,也使得Arm的IPO再無障礙。
關於安謀中國
早在2017年5月14日,Arm就與厚安基金簽署了合作備忘錄(MOU),宣布擬在中國深圳成立合資企業(JV)以加速Arm的全球戰略並支持中國的IC產業進一步發展和其自主創新。
其中,Arm將提供芯片設計所需的核心知識產權、技術支持和培訓,中方將控股合資企業。隨後,在2018年4月,安謀中國公司正式開始運營,吳雄昂成為了安謀中國的第一任董事長兼CEO。
而厚安創新基金則是由中投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絲路基金(Silk Road fund)、新加坡淡馬錫(Temasek Holdings)、深圳深業集團、厚朴投資與Arm公司於2017年1月24日共同發起設立的,基金規模為8億美元。由Arm公司及厚朴投資負責管理。
(備註:厚朴基金成立於2007年,是一家專註於中國的私人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資金規模超過25億美元,由原高盛高華證券董事長方風雷、原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中國及香港業務主席何潮輝、原高盛亞洲投資銀行部聯席主管王忠信聯合創辦。)
2018年6月,日本軟銀正式將安謀中國公司51%的股份出售給包括厚安創新基金等在內的中國投資者,Arm則保留了49%股權。至此,從股權架構來看,中方則持股51%,為控股方,並且總部設立在中國深圳,安謀中國也就成為了一家由中方控股的中國芯片公司。
「安謀中國合資公司成立之後,Arm原本中國的業務都將劃入其中,Arm將提供其IP產品,通過Arm中國服務中國市場,同時Arm中國也可以提供其自身的IP產品和新的標準、新的服務給到中國市場。
Arm中國(安謀中國)自身研發的新的IP產權將歸Arm中國(安謀中國)所有,不僅可以向中國市場銷售,也可通過Arm向中國以外的全球市場銷售。
Arm IP產品事業群戰略副總裁Noel Hurley在安謀中國成立後接受芯智訊專訪時也表示:「確實,Arm中國(安謀中國)更像是IP授權,是Arm全球在中方的銷售渠道。但是,Arm中國如果研發了針對中國市場的IP,知識產權歸他們,可以在中國賣。如果適用於其他各地,Arm全球可以做它的銷售渠道,這部分收入也會跟Arm中國分配。而界限的劃分不是單一板塊、模塊或者技術,更多的是IP適用於誰,按照市場走。」
在安謀中國成立之後的數年,安謀中國也確實開發了一批自主研發的IP。比如,人工智能IP——周易,包括兩款AIPU內核Z1、Z2;全新嵌入式處理器「星辰」,可滿足AIoT應用對性能、功耗、安全的全面要求;一站式物聯網安全解決方案「山海」;全新「玲瓏」多媒體產品線,首款產品是「玲瓏」i3/i5 ISP處理器,此後還推出了「玲瓏」VPU。
2021年8月,安謀中國還整合了旗下的自研IP,推出全新的業務品牌「核芯動力」。
據安謀中國介紹,截至2021年8月,已經實現了超過90個本土客戶IP授權,預計2021年客戶基於「核芯動力」XPU產品的芯片出貨量將超過1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