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院士專訪:淺談銳炫顯卡的兩大創新
Intel面向高性能遊戲和內容創作市場的Arc銳炫系列獨立顯卡終於誕生了!
這不僅是無數遊戲玩家的期盼,更是整個行業亟需的新鮮血液,尤其是在整個行業被缺芯、「挖礦」折磨長達兩年的情況下,更需要一股新的力量來發揮「鯰魚效應」,真正推動進步、推動變革。
誠然,Intel是獨立顯卡市場上的「新手」,但憑藉自身雄厚的技術實力,尤其是在核顯領域的常年積累,Intel獨立顯卡必將迅速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中堅力量。
Arc銳炫系列雖然剛剛誕生,就展現出了不同一般的創新能力,無論是硬件架構,還是技術特性,都有大量閃光點,比如全新的Xe核心架構、AI加速硬件與算法、XeSS超分辨率技術、平滑同步顯示、Deep Link協同加速技術、AV1視頻編解碼、Arc控制中心等等,都讓人眼前一亮。
近日,快科技有幸採訪了Intel負責圖形技術創新的院士Tom Petersen,重點聊了聊Deep Link、AV1兩個方面的創新、意義。
Deep Link——
所謂的Deep Link,一如其字面意思,簡單地說就是讓Intel處理器、Intel顯卡(獨顯/核顯)進行協同工作,充分利用各自優勢、釋放各自潛力,在特定任務、負載中達到效率的最大化,既要連接(Link),又要深入(Deep)。
Deep Link技術現階段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應用,一是動態功率共享,二是超級編碼,三是超級算力,而這還只是個開始……
在專訪中,Tom Petersen也特彆強調,Deep Link並非單獨的一項技術特性,而是多個技術的融合,Intel會持續開發更多技術,並將其納入Deep Link的體系中。
他認為,Deep Link最令人興奮的一點,就是可以讓Intel的不同IP實現協作,所以如果有某一個CPU功能可以與GPU進行配合(反之亦然),就會探索兩者協作的可能,盡最大努力快速拓展。
動態功率共享是Deep Link中,Intel探索了很長時間的技術,其覆蓋範圍和效果也可圈可點,一句話來說就是可以讓處理器、顯卡動態分配功耗空間,靈活滿足不同負載需求,比如玩遊戲的時候就給予顯卡更多功耗釋放空間,獲得更高頻率、更高幀率。
Tom Petersen對此解釋道,動態功率共享的一個好處就是它是自動實現的,無需用戶干預。每一台搭載銳炫獨立顯卡的筆記本都會提供支持,並始終保持開啟,OEM廠商也會根據各自的產品、系統情況進行調試、設置,達到最優化。
不過,該技術目前還是初始階段,只是邁出了第一步,大多應用與媒體處理有關。
Intel會基於這一理念持續創新、完善,比如未來也希望將AI應用於該技術中,通過AI的實時推理,高效判斷為處理器和顯卡提供更多功率空間,比如加入更多參數,收集更多系統信息,更合理地實時判斷當前狀態,切換頻率也更高,可以達到100毫秒級別甚至更低。
Deep Link技術有兩個地方讓我們非常感興趣,一是在遊戲中,能不能實現獨顯負責3D渲染、核顯負責XeSS這樣的分工?
Tom Peterson表示,其實這就是Deep Link要實現的目標之一,希望未來它可以利用所有平台的CPU SoC、不同獨立顯卡IP,讓它緊密協作,從而提供更多特性。
當然,做到處理器、顯卡的無縫協同很不容易,除了Intel方面的工作,還需要遊戲做平台移植、對中間件進行優化,但是Intel對此很有信心,也希望未來無需任何額外的軟件適配,就能自動利用不同IP帶來更強性能。
二是搭配混合架構的12代酷睿處理器,性能核、能效核與顯卡IP之間有沒有不一樣的協同?
Tom Peterson指出,12代酷睿性能核、能效核的協同目前還不屬於Deep Link動態功率共享的範疇,但在一些情況下,也希望能夠通過顯卡驅動,調動性能核或者能效核來執行特定的工作負載,將節省出來的功率空間運行圖形負載,未來不排除在動態功率共享中,加入性能核、能效核的判斷。
AV1——
視頻編解碼一直是GPU顯卡的一項重要工作,Intel Quick Sync視頻轉碼技術的高效率也一直廣為稱道。
Arc銳炫顯卡上,不但支持MPEG-4、VP9、AVC、H.264、HEVC(H.265),更是首發支持AV1硬件編碼、解碼。
AV1視頻格式還處於起步階段,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但它的優勢相當明顯,相比大家熟悉的H.264、H.265,編碼效率分別高出50%、20%,能夠以更小的文件、更少的帶寬帶來更高的畫面質量。
最關鍵的是,AV1格式不像H.26x系列,它是完全開放的,無需版權費,也得到了行業眾多巨頭組成的開放媒體聯盟的力推。
Tom Peterson進一步解釋說,針對AV1視頻格式,Arc銳炫顯卡設置了專門的硬件引擎,對編解碼進行優化,而且都是在硬件層面高效完成,與驅動、AI並沒有直接的關係,當然AI也會參與一些編解碼之外的相關處理工作。
對於AV1的推廣普及,Tom Peterson坦承還處於前沿階段,還有很多工作,但它擁有巨大的優勢,Intel也會一如既往探索和創新,未來希望在獨立顯卡、集成顯卡中全面集成AV1,而隨着相關設備保有量達到百萬級別,也期待生態系統全面跟進。
Tom Peterson還打了個形象的比方:當初開始做USB的時候,市面上並沒有多少USB設備。當初開始做Wi-Fi的時候,市面上並沒有多少Wi-Fi設備。
AV1也是同樣的,需要一定的時間,Google、Twitch、亞馬遜等服務商才會接納,但最終會讓所有人受益,尤其是Intel不會從中收取授權費,這更有利於整個生態擁抱AV1。
當下,Intel正在與軟件生態合作推廣AV1,比如說DaVinci、Adobe Premier、HandBrake等視頻軟件都已經支持銳炫顯卡的AV1編解碼工作,而這還僅僅是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