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傷肝、喝酒傷肝、生氣傷肝……肝臟這麼脆弱?

今天是3月18日,第22個「全國愛肝日」。肝臟作為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功能十分強大。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說法:熬夜傷肝、生氣傷肝,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些深入我們骨髓的觀念,其實並沒有足夠的科學依據,畢竟我們的肝臟,可沒有那麼的「脆弱」。

超強的恢復能力

肝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器官,能夠轉化有毒物質,同時代謝糖類、脂肪和蛋白質,且肝的工作效率非常高,只需依靠1/4的肝就能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轉。不僅效率高,肝的再生能力也很強,一些肝病患者在切除掉2/3的肝臟後,經過3個月時間,剩下的1/3肝會恢復成以前的大小。

熬夜傷肝、喝酒傷肝、生氣傷肝……肝臟這麼脆弱嗎?
圖片來源:pixabay

這麼「堅強」的肝,當然不會單純因為熬夜、生氣等因素就「罷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闢辟謠!

熬夜並不傷肝

「無時無刻、全年無休」,這就是肝的日常工作狀態。你在熬夜,肝在工作,你不熬夜,肝還在工作,不管你在做什麼,肝都在任勞任怨地工作,因此熬夜傷肝這件事從根本上就不存在。

但身體長期不規律的作息會影響睡眠質量或導致睡眠不足,這些都會直接影響神經和內分泌系統;同時,熬夜時你吃的那些宵夜也會加大身體的代謝負擔,這才是傷肝「罪魁禍首」。雖然熬夜不傷肝,但熬夜對心臟和大腦的危害確是不可忽視。

熬夜傷肝、喝酒傷肝、生氣傷肝……肝臟這麼脆弱嗎?
圖片來源:pexels

生氣傷肝?缺乏依據!

生氣傷肝也是廣為流傳的一種說法,但目前並沒有證據表明生氣會直接對肝造成損傷。但生氣帶來的情緒波動,確實會對身體造成一定危害。

當然有一種可能,就是人若長期處在壓力狀態下,內分泌會發生紊亂,這時需要通過瘋狂吃東西來緩解大腦的焦慮。而過度的進食會提高患脂肪肝的概率,從而對肝產生影響。

所以,任何情緒,只要大家能找到合理的排解途徑,科學上來說,是不會對肝造成危害的。

熬夜傷肝、喝酒傷肝、生氣傷肝……肝臟這麼脆弱嗎?
圖片來源:pexels

雖然熬夜和生氣並不會真的傷肝,但飲酒和食用甜食可是已經被證實的傷肝兩大「元兇」。

甜食:情緒快樂,身體痛苦

將糖轉化成人體所需的能量物質,儲存或輸出給需要的部位,是肝的日常工作之一。但如果體內糖分攝入過量,肝就需要「馬不停蹄」地工作。

更可怕的是,現在很多甜食中使用的大多是高果葡糖漿,這些糖分在體內積聚,更易引起脂肪肝等疾病。尤其是奶茶、蛋糕等我們日常解饞的食物,都含有大量的糖分,過度食用都會給肝造成「甜蜜的負擔」。

熬夜傷肝、喝酒傷肝、生氣傷肝……肝臟這麼脆弱嗎?
圖片來源:pexels

護肝不喝酒,喝酒定傷肝

肝由許多肝細胞構成,肝細胞最大的功能之一就是解酒。

我們在喝酒之後,血液會把身體攝入的酒精送至肝細胞,酒精(學名乙醇)在和肝細胞中的乙醇脫氫酶作用下,被分解成為了乙醛。

乙醛活性很高,可以與蛋白質結合形成乙醛—蛋白質結合物,這個東西對肝細胞會產生直接損傷。同時,乙醇的氧化需要吸收大量的氧氣,而肝臟的肝小葉是個相對容易缺氧的地方,乙醇代謝過程中對氧氣的消耗,會使得小葉中央區缺氧。

因此,長期大量飲酒者,不但傷害肝臟細胞,還會導致肝臟缺氧,長此以往,會直接影響肝功能的正常工作。

熬夜傷肝、喝酒傷肝、生氣傷肝……肝臟這麼脆弱嗎?
圖片來源:pexels

護肝片,並不護肝

為了保護肝臟,很多喝酒人士會在日常補充一些護肝片,而某些打着「護肝」旗號的藥物,為了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甚至會在護肝片里添加一些特殊成分,反而可能增加肝的代謝壓力。即使是膳食補充劑或保健品,大家也要在諮詢醫生後合理使用,以免對肝臟造成額外的負擔。

除了以藥劑的方式進行護肝,下面給大家推薦幾個安全又有效的護肝方式。

1.合理飲食,控制體重

肥胖是引發脂肪肝的重要因素,將體重保持在合理的區間則是預防肝纖維化非常有效的方式。飲食方面,我們應多攝入一些蔬菜、穀物類食品,以增加膳食纖維,同時還要搭配適當的體育鍛煉。健康的身體,才能為肝營造一個安全無害的「工作場所」~

熬夜傷肝、喝酒傷肝、生氣傷肝……肝臟這麼脆弱嗎?
圖片來源:pexels

2.接種疫苗,提前防範

在我國,患有乙肝的人數高達1.1億人次。隨着乙肝疫苗的投入使用,乙肝患者的數量也得到了有效地控制,所以接種乙肝疫苗很關鍵。日常中,如果大家覺得肝不舒服,也請及時就醫,「肝功能」和「B超」都是體檢的必選項,千萬不要等到有了癥狀才檢查哦。

肝為我們的身體可謂「鞠躬盡瘁」,但肝也有一定的代謝極限,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大家一定要認真護肝,畢竟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