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常識
- 2020 年 2 月 2 日
- 筆記
公有地址和私有地址:
公有地址(Public address)由Inter NIC(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互聯網信息中心)負責。這些IP地址分配給註冊並向Inter NIC提出申請的組織機構。通過它直接訪問互聯網。
私有地址(Private address)屬於非註冊地址,專門為組織機構內部使用。
以下列出留用的內部私有地址
A類 10.0.0.0–10.255.255.255
B類 172.16.0.0–172.31.255.255
C類 192.168.0.0–192.168.255.255
分類:
最初設計互聯網絡時,為了便於尋址以及層次化構造網絡,每個IP地址包括兩個標識碼(ID),即網絡ID和主機ID。同一個物理網絡上的所有主機都使用同一個網絡ID,網絡上的一個主機(包括網絡上工作站,服務器和路由器等)有一個主機ID與其對應。Internet委員會定義了5種IP地址類型以適合不同容量的網絡,即A類~E類。
其中A、B、C3類(如下表格)由InternetNIC在全球範圍內統一分配,D、E類為特殊地址。
網絡類別 |
最大網絡數 |
IP地址範圍 |
最大主機數 |
私有IP地址範圍 |
---|---|---|---|---|
A |
126(2^7-2) |
1.0.0.0–127.255.255.255 |
16777214 |
10.0.0.0–10.255.255.255 |
B |
16384(2^14) |
128.0.0.0–191.255.255.255 |
65534 |
172.16.0.0–172.31.255.255 |
C |
2097152(2^21) |
192.0.0.0–223.255.255.255 |
254 |
192.168.0.0–192.168.255.255 |
子網掩碼分類:
子網掩碼一共分為兩類。一類是缺省子網掩碼,一類是自定義子網掩碼。缺省子網掩碼即未劃分子網,對應的網絡號的位都置1,主機號都置0。
A類網絡缺省子網掩碼:255.0.0.0
B類網絡缺省子網掩碼:255.255.0.0
C類網絡缺省子網掩碼:255.255.255.0
自定義子網掩碼是將一個網絡劃分為幾個子網,需要每一段使用不同的網絡號或子網號,實際上我們可以認為是將主機號分為兩個部分:子網號、子網主機號。 形式如下:
未做子網劃分的ip地址:網絡號+主機號
做子網劃分後的ip地址:網絡號+子網號+子網主機號
也就是說ip地址在化分子網後,以前的主機號位置的一部分給了子網號,餘下的是子網主機號。子網掩碼是32位二進制數,它的子網主機標識用部分為全「0」。利用子網掩碼可以判斷兩台主機是否中同一子網中。若兩台主機的IP地址分別與它們的子網掩碼相「與」後的結果相同,則說明這兩台主機在同一子網中
以上內容整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