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服務也需防範勒索行為來襲

  • 2020 年 1 月 26 日
  • 筆記

勒索行為示例鎖定個人中心濫用服務隱私泄露誘騙恐嚇防範建議

想一下近年來安全行業比較火爆的勒索軟件的技術原理,自從WannaCry類漏洞算起,大都是利用永恆之藍漏洞配合通過smb弱口令進行傳播,通過對主機重要數據進行加密後提示要求比特幣渠道進行支付,用戶無奈妥協後客服會發送解密私鑰。任何遠程類漏洞的漏洞均可用于勒索軟件,比如mysql數據庫、框架類、路由器漏洞。如何不能用于勒索,那麼還能挖礦。

目前已知案例的漏洞利用技術均基於主機類的漏洞,這裡討論下通過xss搭配csrf這樣的web類安全漏洞進行勒索行為,同時給出相應的防範建議。xss是跨站腳本利用漏洞的簡稱,技術上分為反射型,dom型,存儲型,只有存儲型具備傳播性,難檢測性,蠕蟲傳播性,本文以dvwa相關的模擬環境做概念性驗證,對於用戶的影響主要從機密性,可用性,完整性方面進行探討。

安全的風險的組成首先具備相關資產,存在對應漏洞和可能的威脅的情況下才存在。xss已經是一類常見的漏洞,組成風險主要涉及用戶的數據資產和應用功能,如果有黑色產業鏈條為了盈利已經投身去做,就會對用戶形成實際的威脅。

示例

鎖定個人中心

通過xss鎖定用戶的個人資料,修改密碼,利用受害者的恐懼、服從心理,威脅刪除服務和修改數據來影響可用性,脅迫用戶就範,在支付贖金後,通過技術手段恢復正常服務及密碼。

濫用服務

xss實際上可以通過瀏覽器進行一系列活動,通過對生活服務類,個人相關、企業郵箱站點,可以通過威脅用戶進行勒索。比如要求用戶立即支付贖金,警告會以用戶合法身份下大量的購物,火車票、外賣、訂閱服務訂單,或者警示將為站內聯繫人、好友發送侮辱性語言進行脅迫。用戶雖然可以關閉瀏覽器不管不顧,但是該服務已對真實的世界的利益造成損害。

隱私泄露

獲取了個人權限後,利用站點功能的本身保密性,逼迫要求用戶支付一定的金額,否則將暴露用戶的各項敏感信息,破壞私密性。在體檢醫療信息、健康記錄,個人郵件、聊天空間類的場景下有一定的威脅性。

誘騙恐嚇

也可謊稱在用戶的電腦網頁中發現病毒信息,誘騙用戶下載偽裝的殺毒軟件,或者利用公檢法的套路,警告將以用戶身份通過上傳功能發佈黃賭毒內容,誘導受害者主動和騙子聯繫,進行下一步行為誘導安裝主機勒索軟件,或者通過現實場景實施勒索犯罪行為。

防範建議

網絡安全領域持續發展,用戶需要避免點擊可疑鏈接,保持良好的上網習慣。站點服務提供者需要具備一定的安全防禦能力,長期防微杜漸,任何低級別的漏洞均有豐富發散的利用空間,務必遵從隱私保護協議,做好安全開發,更好地從用戶角度,實現安全能力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