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元宵節!科普湯圓和元宵 這些方面不一樣:別吵了

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五,我們迎來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作為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元宵節又被稱為上元節、元夕或燈節。

關於元宵節吃元宵的最早記載見於宋代。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都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

再後來由於中國南北地域的不同,北方稱其為元宵,南方始終保持着湯圓的稱謂。湯圓和元宵究竟有哪些不一樣?

從食用地域來看,一般有「北元宵、南湯圓」的說法。雖然元宵和湯圓主要原料都是糯米和餡料,但在其他方面還是有不少區別的。單從名字上來說,以前,北方由於糯米產量少,元宵只能作為正月十五特定的節令食品,取名為「元宵」,也體現了「不時不食」的傳統。

今天元宵節!科普湯圓和元宵:這些方面不一樣

而糯米產量豐富的南方,用糯米夾餡的食物很普遍,「湯圓」的字面意思就是「熱水中的圓子」。如今,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材不再受區域的限制。不論在北方還是南方,不論是不是元宵節,都能隨時隨地吃到這兩種食物了。

從製作工藝上說,叫做「滾」元宵、「包」湯圓。元宵是「滾」出來的,將事先做好的餡料,放入裝有干糯米粉的笸籮搖一搖,再加一點水使其表面再次獲得黏性,反覆搖晃,直至變成圓滾滾且大小合適即可。湯圓是「包」出來的,把生糯米粉先用水和成麵糰,然後把各種餡料包進去,團成圓圓的。因為湯圓用的是和好的麵糰,表面光滑黏糯,而元宵是直接用乾粉一層層滾起來的,所以相對乾燥鬆軟。

從食用方法上分,可以炸元宵、炒湯圓。元宵和湯圓都可以水煮着吃,元宵因為用的乾粉,煮的時間一般要10分鐘以上,湯水比較渾濁,而湯圓大概煮3-5分鐘漂起來就可以了,湯則更清澈。除了水煮外,元宵還可以炸着吃,湯圓也能炒着吃。

元宵的餡料偏硬,一般是甜口為主,黑芝麻、豆沙都是常見的餡料。湯圓的餡偏軟,口味繁多,咸甜葷素都涉及,除了傳統的五仁、豆沙外,還有鮮肉、水果、鮮花等口味。

市場監管部門還提醒,由於糯米富含支鏈澱粉,在人體內不易消化排出,若一次性吃的太多,會給胃部帶來較重的負擔。因此,對於消化系統相對較弱的老年人和兒童要注意食用量。

早起睡前不宜食用。元宵和湯圓是高熱量食物,在胃腸功能較差的早上不宜當作早餐。同樣,用元宵和湯圓當夜宵也可能因為消化不良影響睡眠質量。因此,吃元宵最好在中午,這個時候人體的胃腸功能最強,也有充分的時間來消化湯圓里過多的熱量。

在吃元宵和湯圓的時候,可以搭配低脂高纖維的食物,比如可以和豆類食物,蔬菜類食物,菌類或藻類食物一起食用。

今天元宵節!科普湯圓和元宵:這些方面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