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套餐分三六九等:其實是運營商的良心
- 2020 年 1 月 17 日
- 資訊
本文經超能網授權轉載,其它媒體轉載請經超能網同意
早在三大運營商公布自己的5G網絡套餐之前,就有爆料消息稱到了5G時代,三大運營商的5G套餐資費標準以及套餐制度相同,從此不再打價格戰,回歸網絡質量、服務感知的比拼。
現在,三大運營商都已經相繼推出自己的5G套餐,這也證實了其中的套餐資費標準以及套餐制度相同的信息,也證明了運營商在5G套餐設置上不打價格戰的消息。
而說到網絡質量上,於我們使用而言,一般就體現在網絡連接的穩定性、覆蓋範圍、網絡延遲以及網絡速率上,要想提供更好的網絡質量,運營商方面無非就是加快5G基站的建設等等,這個咱們在這篇文章中就暫時先不討論。
在接下來的2020年里,大家應該會迎來一波5G手機的轟炸,可以期待下覆蓋千元到萬元的幾乎全價位段。因此,辦理5G套餐等就會是圍繞大家使用的一個重點。我們來談談三大運營商5G時代的服務感知的比拼。
首先是5G手機的轟炸。聯發科推出了價格更低的天璣800處理器,而高通也開始7折賣驍龍765處理器。這意味着5G手機的成本可以做到更低,從而像紅米、realme等品牌就可以推出價格更為低廉的產品。再說回到高通打折賣驍龍765處理器一事,一大因素就是為了提升大家對於5G手機的需求。
因此,我們會在今年面臨一波5G手機的轟炸,我們會以為我們有換5G手機的需求。
其實,更換完5G手機之後,我們就已經可以使用5G網絡了,手機卡都不用換的,只是使用4G套餐走5G網絡的話,下行峰值速率會被限制在300Mbps,這個標稱值比當年4G網絡起步初的100Mbps已經超出不少。
即便是我們辦理了5G套餐之後,在網絡速率上也並不是說沒有差別。
就拿聯通的5G套餐舉個例子,129/159/199元三個套餐是享受5G優享服務網絡服務的,也就是下行速率最高500Mbps,239元以及更高價位的套餐可以享受5G極速服務網絡服務的,下行速率最高1Gbps。
如果把5G網絡比作一條光纖的話,那麼300M、500M以及1G的網絡速率就容易理解了。只是相較於光纖,這些5G套餐還限量使用流量。而這個是目前我所能看到的運營商的網絡質量或者服務感知的比拼。
除了在網絡速率上的不同,對於239元及以上的5G套餐,“在網絡繁忙地區較5G優享服務客戶提供更為優先接入的服務保障”。
所以,即便是我們辦理了5G套餐,如果沒有其他干擾項的話,不同套餐的用戶其實是有可能出現不同的網絡連接速率的,很簡單的一個體現或者測試就是,測網速或者下載一個大文件。
因此,我們在辦理“5G套餐”的時候,需要留個心眼,不能只是像4G或者更早之前那樣,就只看有多少流量、語音通話時長等等,還要留意套餐所對應的服務內容。
舉個例子,就像是小米移動剛推出的那個5G手機專屬套餐,你說它叫“5G套餐”也沒什麼問題,畢竟這只是一個套餐命名,也沒有明文規定達到多少上網速率才能叫5G套餐。而小米移動推出的這個套餐,49元就可以包含20GB流量,對比三大運營商的5G套餐簡直就是“天大良心”。
但是,小米移動並沒有給到這個套餐的上網速率數據。就像我們現在使用的4G套餐一樣,換到5G手機里也是可以走5G流量的,就套餐內容而言,也是“天大良心”。
再來說說峰值速率的問題。一個很現實的情況就是,不管是寬帶還是移動網絡,我們能夠跑滿峰值速率的情況其實算是一種小概率事件,並且跑沒跑到峰值速率對於我們的日常使用而言也沒有多大影響。
但是,還是以光纖的例子來說,我們可以看到200M的光纖、500M的、1000M的,在日常使用上,500M普遍跑得比200M快這個應該沒有多大問題吧,500M的普通情況下也不會比200M跑的慢這個應該也沒有多大問題吧。
所以,如果三大運營商也要給5G套餐設個三六九等,那麼,在實際使用中,不同等級的5G套餐跑出來不同的網絡速率,似乎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這麼快的網絡速率對我們來說有沒有用?每個人的需求不同。設備能否承受?這是另一個問題,或許以後做手機評測的時候也可以把這個列為一個新的測試項目,不同5G套餐對於手機使用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