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億紫光集團合併重整計劃獲准:600億救命資金馬上到
1月17日晚間,紫光集團通過官方微信發佈了《關於紫光集團重整計劃獲法院裁定批准的公告》,稱紫光集團有限公司管理人已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北京一中院」)送達的(2021)京 01 破 128 號之二《民事裁定書》。
根據《民事裁定書》,北京一中院裁定批准紫光集團有限公司等七家企業實質合併重整案重整計劃,並終止紫光集團有限公司等七家企業重整程序。
根據之前公開的清償方案,債權人可在「現金+股票+三年留債」、「現金+股票+五年留債」、「現金+八年留債」三種方案當中任選一種;若一切順利,三種清償方案有望最終達成95%~100%清償。
普通債權現金清償比例高達40%,可抵債的股票資源包括紫光股份18.45%股票、紫光國微6.39%股票及學大教育18.73%股票,且股票抵債完全採取市價抵債,現金+股票之外部分全額留債,留債利率2.695%~4.65%。
重整專家指出,就過往與紫光集團類似的大型企業集團重整案例而言,此方案無論從普通債權人近40%即期高現金清償率、依市場價格以股票抵債不打折、留債利率條件優厚,還是從95%以上至100%整體清償率來看,均屬以往重整項目最佳,對債權人權益的保護程度堪稱典範。
根據方案,智路建廣聯合體將投入約600億元人民幣現金整體重整紫光集團,資金會在3月31日前到位。
智路建廣由北京智路資產管理和北京建廣資產管理等公司組成,這兩家投資機構均為業內知名的產業投資基金,有着雄厚的資金實力,同時也有着成功的半導體項目投資經驗,並且目前旗下還有着眾多的半導體資產,橫跨了半導體芯片設計、半導體封裝、半導體製造設備、半導體材料、傳感器製造等眾多領域。
如果智路建廣聯合體最終能夠成功接手紫光集團,那麼後續雙方旗下相關半導體資產如果能夠與紫光集團進一步進行優化整合,形成產業鏈協同效應,將有望打造出一個更為強大的中國半導體產業的「航母」。
2021年年初,由於紫光集團爆發嚴重的債務危機,隨後在債權人的申請下,2021年7月16日,北京一中院裁定受理相關債權人對間接控股股東紫光集團的重整申請,並指定紫光集團有限公司清算組擔任紫光集團管理人。
7月20日,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更新了紫光集團招募戰略投資者的公告。根據公告內容顯示,為穩妥有序化解紫光集團債務風險,實現公司產業價值最大化,管理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公開招募戰略投資者。之後有7家戰投開始入圍第一階段的爭奪。
12月10日晚間,紫光集團管理人宣布,「通過建立遴選機制開展多輪重整投資方案遴選工作,確定北京智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建廣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作為牽頭方組成的聯合體(以下簡稱「智路建廣聯合體」)為紫光集團等七家企業實質合併重整戰略投資者,依法與戰略投資者推進重整投資協議簽署及重整計劃草案制定等相關工作。」
根據公布的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紫光集團重整主體所有者權益為-442.78億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紫光集團重整主體資產客觀公允的市場價值約1214.78億元,匹配擬化解債務約1376.09億元,紫光集團已資不抵債。
2021年12月29日,紫光集團等七家企業實質合併重整案第二次債權人會議暨出資人組會議通過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召開,紫光集團的重整計劃獲表決通過。
在有財產擔保債權組中,6家債權人投票同意,占出席會議的該組債權人人數的100%,其所代表的債權額占該組債權總額的100%。有財產擔保債權組表決通過《重整計劃(草案)》。
普通債權組中,1069家債權人(其所代表的債權金額為人民幣1240.94億元)出席並全部投票同意,占出席會議的該組債權人人數的99.72%,其所代表的債權額占該組債權總額的90.14%。普通債權組表決通過《重整計劃(草案)》。
出資人組由清華控股有限公司和北京健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兩名出資人組成,總出資額合計為人民幣6.7億元,兩名出資人均投票同意《重整計劃(草案)》之出資人權益調整方案,佔全部出資人的100%,佔全部出資額的100%。出資人組表決通過《重整計劃(草案)》之出資人權益調整方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各表決組均已表決通過《重整計劃(草案)》,管理人後續將依法向北京一中院提出裁定批准《重整計劃(草案)》的申請。
而隨着此次北京一中院正式批准紫光集團《重整計劃(草案)》,也意味着紫光集團重整程序上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