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協發佈2019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奔馳女車主哭訴維權影響力最高
- 2020 年 1 月 14 日
- 資訊
在市場買賣行為中,一旦商品被售出,通常消費者就成了弱勢方,而後續如果商品出現質量或者售後問題,去維權時一般都不是那麼順利,特別是涉及到汽車、房產等的大宗商品交易。
為了讓公眾更好的了解到國內的消費維權輿情熱點,1月13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聯合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基於大數據平台數據與輿情社會影響力測算結果,共同梳理出“2019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其中“其中奔馳車主哭訴維權引起各界反思”以80.5的社會影響力成為輿情熱點榜單冠軍。
而奔馳女車主的維權始末為,2019年4月,西安市一名女子坐在奔馳車引擎蓋上哭訴維權的視頻在網絡熱傳。女車主稱新購的奔馳漏油,而經銷商卻以汽車三包規定為由拒絕承擔退貨責任。
同時在後續輿情發酵過程中,汽車在銷售過程中收取的金融服務費也引發輿論質疑。隨後,此事引起了西安市高新區市場監督部門的注意,並進行立案調查。並且中國銀保監會、中消協也對此時保持了關注。
此後在5月23日,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高新分局根據調查結果給出了處罰措施,由於奔馳車存在質量問題,利之星有限公司因銷售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商品,誇大、隱瞞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係的信息誤導消費者的兩項違法行為,被依法處以合計100萬元罰款。而女車主與西安利之星公司達成換車補償等和解協議。
雖然處罰結果能夠讓車主及公眾滿意,但這也折射出汽車商品維權難的現狀。此外,由於該女車主的示範效應,國內也出了多起花樣維權的事件,一時間也引發了不少維權亂象。
不過,好消息是,2019年12月,國家缺陷產品管理中心表示,目前新版汽車三包政策正在抓緊修訂之中。同時,汽車新三包的政策能夠切實保護起車主及消費者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