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了1個多億的電視劇 9000萬竟用在造假上:真相觸目驚心
評價一部電視劇作品的好壞,收視率是重要指標之一。
然而,法制日報報道稱,有從業人士披露,9成以上電視劇存在買收視率情況,其曾參與的一部4月在衛視上星播出的劇集,一共賣出1個多億,卻花了9000萬買收視率。換言之,掙的錢全花在買收視上了,顯然,這一頑疾已經是行業大毒瘤。
所謂收視率,是指某時段收看某頻道或節目的觀眾佔市場觀眾總數的百分比。
那麼在收視率上造假有何好處呢?專業人士拆解為便於電視台招攬廣告主、製作方回款以及廣告主交差三方面。正因此,也催生出專業的收視率造假機構甚至產業等,手法包括污染樣本戶、篡改數據等,其中篡改數據往往依賴黑客干擾服務器等。
顯然,買收視率是一種弄虛作假的行為,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也是對觀眾的不負責。
法律專家認為,打擊遏制相關亂象,需要首先從法律層面明確和規範,然後是相關部門積極引導並改變評價機制,再次就是將收視率和有監管的大數據平台融合起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