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霸陵出土過千件陶俑為什麼是裸體?答案來了

12月14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在北京召開線上會議,會上公布了陝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即為漢文帝霸陵。並且在外藏坑的底部有大量的陶俑,據考古人員統計達到了上千件。

據媒體報道,漢文帝霸陵出土的陶俑與秦始皇兵馬俑的陶俑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這些陶俑身上既沒有衣服,也沒有鎧甲,並且也沒有胳膊。

視頻

對此,現場記者諮詢專家後得知,這些陶俑叫做着衣俑,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漢文帝下葬的時候,陶俑身上是穿着各式各樣的衣服的,並且也有胳膊,但胳膊卻是用木頭做的。

而每個陶俑肩部都有圓孔,這些圓孔就是用來安裝木質胳膊。由於在地下埋藏了兩千多年,當時下葬時的木料和布料都已經腐爛,最終出土時以裸體缺臂的狀態面世。

據了解,漢文帝劉恆在位23年,以節儉出名,在中國歷代帝王中,劉恆是一生都注重簡樸為世人稱道的皇帝。不僅車騎服御之物都沒有增添,平時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絲綢做的衣服,還屢次下詔禁止郡國貢獻奇珍異寶。

得益於漢文帝的政治方針和措施,使當時社會經濟獲得了顯著的發展,統治秩序也日臻鞏固。西漢初年,大侯封國不過萬家,小的五六百戶。到了劉恆和景帝時期,流民還歸田園,戶口迅速繁息。

漢文帝霸陵出土過千件陶俑為什麼沒有胳膊?記者現場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