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離不開宗慶後
娃哈哈減去宗慶後等於幾?在10年前那次訪談中,宗馥莉說,等於零。
彼時,宗馥莉剛執掌娃哈哈代工商宏勝飲料集團。可能宗慶後也沒料到,安排女兒「練手」的宏勝飲料集團,多年後跑進了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在這之後,宗馥莉緩緩靠近娃哈哈權力中心:2018年成為集團公關部長、2020年成為娃哈哈銷售公司副總。如今,已被委任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正式走向舞台正中央。
76歲的宗慶後還沒有徹底交出權杖,外界感受到的是,他年紀越大,反而越難放手。
宗慶後未完全放手
上周末,宗慶後終於邁出重要一步,將其女宗馥莉扶上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的位置。新老交接信號濃厚,業內大多認為,後者接班的事情已是板上釘釘。
時間往前回溯,可以看到在近10年里,宗馥莉從執掌娃哈哈代工商宏勝飲料集團、蕭山生產基地,再到集團公司公關部長和銷售公司總經理,宗馥莉在生產、品牌和銷售體系里摸爬滾打,步步為營走向集團權力中心。
如今權力的核心,仍是宗慶後。掌舵娃哈哈34年,雖已躋身百億俱樂部,他一呼百應、事無巨細、統攬全局,在娃哈哈是如神一樣的存在。
娃哈哈的發展確實像一個神話,也是一個詛咒,尤其是企業經營狀況越來越不盡人意。
在今年9月浙江省工商聯聯合該省市場監管局聯合發佈的「2021浙江省民營企業100強」榜單中,娃哈哈以營業收入439.82億元,位列第31位,排名較上年下降9位,年營收規模已回到2009年水平。
在巔峰時期的2013年,娃哈哈曾創下營收782億元的輝煌。其後營收規模連年下行,2016年-2019年,基本維持在500億元上下。
即便如此,娃哈哈在中國傳統飲料行業仍屬第一陣營,靠的就是宗慶後一手創立的聯銷體系。該體系從總部到省分公司,再經過一二三級批發商,貨品才出現在終端消費者面前。
聯銷層級繁雜,但保證了企業利益:年底先打保證金,進貨前先結清貨款,保障了娃哈哈極佳的現金流。
聯銷體系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如今這種銷售體系越來越受到市場考驗,改變並非一朝一夕之事,外界則對宗馥莉的上任寄予厚望。
在60歲時,宗慶後說要等到70歲把女兒送一程就可以輕鬆一下;等到70歲時,又稱還能再干20年。
退休二字徹底和宗慶後絕緣?對此,宗慶後曾對外表示,「退休可能是退休不了,如果什麼事都不幹,反而太無聊了。」
中年危機
宗慶後始終不敢徹底放手,重要原因之一是企業中年危機已經到來。
除了品牌老化、缺乏爆款產品以及渠道受互聯網渠道擠壓之外,宗慶後父女在管理、經營上的分歧,這需要長時間磨合。
這並非小事,陶華碧將老乾媽交給兒子李貴山、上海家化葛存耀辭任、海鑫鋼鐵李兆會接班等,都曾發生大大小小的問題,無時不刻不為創一代敲響警鐘。
宗慶後希望宗馥莉腳踏實地、穩健經營,宗馥莉則崇尚遊戲規則、公事公辦,在企業內部一貫鐵娘子式風格。
員工干不好工作,宗馥莉馬上辭退,這與宗慶後溫和中庸的治理方式相悖。甚至發生過前腳被宗馥莉辭退、後腳被宗慶後請回的戲碼。
作為一位個性鮮明的創二代,宗馥莉常常語出驚人、表達率真。2018年,在她主導品牌升級過程中,為迎合年輕一代,她執意將為娃哈哈純凈水代言近20年的王力宏換掉,直言王力宏年紀大了、審美疲勞,一時引起軒然大波。
隨着慢慢適應國內市場環境,宗馥莉對外表示已不會頻繁更換團隊人員,「自己年紀大了,沒有那麼兇殘了。」她已經和父親追求「和而不同」了。
在外界眼裡,宗馥莉一直是企業革新者。在飲料業務上,她希望按照自己的思路走,而非遵循原有的娃哈哈模式。
在現在市場環境下,企業要走出中年危機,確實不能照搬和跟隨,不過,宗馥莉推出的一些產品,雖有新意多曇花一現。
除了推出新品,宗馥莉同樣在老產品深入挖掘,推出AD鈣奶月餅、升級營養快線包裝等。
如今娃哈哈逐漸被新品牌擠下商超貨架,喜歡娃哈哈的80後、90後每每看到此,多少有點恨鐵不成鋼。
第二增長曲線何在?
宗馥莉可以將宏勝飲料集團帶進中國民營企業500強陣營,但執掌整個娃哈哈還需要長期歷練。
相比宗慶後創立娃哈哈初期,國內飲料消費市場的蓬勃發展,如今飲料消費市場更加年輕化、個性化和細分化。
Z世代消費尋求多元,以至於現在飲料產品越來越細分,僅純凈水產品品牌就有農夫山泉、百歲山和怡寶,礦泉水有昆崙山、格桑泉和西藏5100,還有不少區域性水飲品牌,擠壓了娃哈哈純凈水市場份額。
而且,每年飲料市場上總會出現一大把新品,比如早已出圈的氣泡水產品等。以至於消費者選擇的空間越來越大、種類越來越多,行業競爭已入紅海。
值得注意的是,娃哈哈從創立之初就明顯缺乏創新的基因。公司早期推出的兒童營養液跟隨太陽神口服液、AD鈣奶模仿樂百氏,即便一度年銷售達到200億元的營養快線,模仿的競品是小洋人妙戀。
源自上世紀90年代的跟隨戰略,以低成本、開發快的模式,確實讓一大批飲料食品企業迅速崛起,但無法長久。
作為企業掌舵人,宗慶後早有覺察。他在央視《對話》節目中,曾直言娃哈哈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創新的產品。
這幾乎成了飲料食品行業的通病,匯源果汁退市前收入佔比第一的是百分百果汁、養元飲品迄今主要收入來自六個核桃,中國旺旺將近一半收入來自旺仔牛奶。
作為海歸派、創二代,宗馥莉也不是沒努力過。她拓展果蔬汁產品,和其他品牌一起推出聯名款,甚至和B站、英雄聯盟置業聯賽LPL等平台合作,在潮玩、電競領域吸引年輕人的關注。
目前發展有起色的,應該是定位一二線城市新生代人群的果蔬汁產品Kellyone,據報道今年前11個月銷售較去年全年已翻3番。
走進年輕人的視野,嘗試新的業務條線,娃哈哈接二連三的變化背後,都有了宗馥莉的影子。她的背後還站着宗慶後,「讓他們在前面干,我在後面看着,要是出點偏差,就糾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