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謀生,從事嵌入式軟件開發五年的感悟和職業焦慮

 

  如何更好地謀生,從事嵌入式軟件開發五年的感悟和職業焦慮 

 

第一部分 — 紀念2017年第一次使用Altium Designer畫一款繼電器板子

整理家中雜物,發現了2017中旬年第一次使用AD畫的一塊繼電器板子,拍個照片紀念之。

近看 細節:

遠看 整體:

這個板子的價值是,可以通過外部TTL電平來達到控制220V的通斷的效果。

例如通過一個MCU控制一個220V的風扇或者燈泡之類的場景,都可以使用到這個繼電器模塊。

 

存在的缺陷:

1. 一顆光耦芯片的封裝畫反了,但是我後來做了補救措施,不至於重新打板。即:焊接調試的時候把光耦芯片的四個引腳反向掰彎,反着焊上去。

2. 從圖片也可以看到,覆銅面積太少。

 

第二部分 — 事嵌入式軟件開發五年的感悟和迷惑

第一次畫板的經歷在2017年開始,在2017年結束,補充一句,當時我大概是用零零散散的小一個月的空餘時間看了郭天祥的AD教程,畫出來的這塊板子。

當時我的嵌軟知識也並不豐富,僅了解單片機、RTOS的一些基本知識。

走嵌入式技術這條路,我比大學同學們晚了N+1年。作為一個雙非畢業的大齡學友,後來我逐漸步入正軌,正兒八經從事嵌入式軟件開發,做了一些項目,保持間斷性持續學習(此處可以有狗頭),也有能力跳槽了幾次,薪資待遇也慢慢上去,

我這幾年分別通過過海康、大華的嵌入式Linux應用開發崗和單片機開發崗的面試,算是達到了二線大廠的技術要求吧。

需要向諸如華為等一線大廠的要求保持看齊,一線大廠對技術開發人員的整體能力的要求是蠻綜合的,而且一般對學校也有一些要求。

 

但是,工作的目的是為了什麼?為了創造社會價值。創造社會價值越多的體現是什麼?估計還是工資,這倆具有正相關的關係。

我們來看看嵌入式軟件的薪資待遇吧,摘一個網絡截圖

 

以北上廣深等東部沿海大城市們的嵌入式軟件崗的薪資來論,工作前幾年的收入會比上圖的還要高些,但是無論在哪,25K是一個節點,想要超過25K,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現在又是內卷的年代,或許當我們背負重重家庭和生活壓力、身體也漸漸吃不消的時候,我們就被一些體力旺盛、可以拚命加班且要價低很多的年輕同學們給捲成了案板上的雞肉卷了,

這麼一看,即使付出三倍努力以上的嵌入式軟件想要和一般的嵌入式軟件拉開經濟差距,在收入頂峰的時候未必真能多掙到很多錢,而且拉開這個差距的過程需要非常漫長。

這裡我們不去討論攀登Linux內核、深入驅動開發之類的話題,因為社會上絕大多數的嵌入式軟件崗位不涉及這些。

如果有幸能融入到涉及這些領域又有學習氛圍的圈子,那也是人生一大幸事,應該值得非常珍惜。

當然,我在此也要噴一把調用幾個API驅動一點SPI簡單模塊、IIC模塊就自詡為驅動開發人員的人,江湖騙子罷了。

這類人大多數只是為了給自己貼一個”具備Linux驅動開發能力”的牌子,在求職時多要兩千塊錢工資而已,他們幾乎不能面試上真正的驅動開發崗位。

嵌入式軟件崗位的一般薪資是有上限的。

996、007,拖得這麼久的工作時長帶來了繁重的工作壓力,傷害了身心健康。

我們早上出門上班前、晚上下班回家後,幼小的孩子都在睡覺,因此,工作日幾乎將我們和孩子隔離。

而到了周末,我們自己也需要補充下睡眠,一天的活動時間真是太短暫了,陪伴家人的時間總是不夠。

我們想要破局,過上更好的生活。

我們究竟該如何破局?

調整好心態,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我們也不可能很快從瘦弱男變成壯碩的健身猛男,無需太過心急。

韜光養晦,發展多技能棧,坐待時機。

我們能做的只有這些,或許能迎來一線轉機,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那麼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面對困難的時候,要堅定殘存的信念。

下面發表一點個人愚見,暫且看看。

1. 在自己的領域多面創造,提高自己的實力。

  對嵌入式軟件而言,就是編寫各類各樣的軟件,例如4G模塊,GUI、Lora等等各種模塊都去嘗試使用。

  如果在公司上班,還要多讀優秀員工的代碼。

  如果在家進行軟件能力拓展,可以買核心板和各類模塊,自己使用杜邦線連接, 搭建好能夠編寫軟件的平台,然後開始琢磨如何提高軟件能力。

  這都屬於提高自己的核心業務能力。

  除此,還可以提高圍繞核心業務的邊緣能力。

  據公司上班為例,假設一個公司的測試軟件、燒錄軟件等這些邊邊角角卻又是非常必要的場景下的軟件也都是出自同一個嵌入式軟件之手,

  那麼該嵌入式軟件在公司的不可替代性就增強了很多。

2. 涉獵和自己相關領域緊密相關的領域知識

  和我們緊密相關的有硬件和結構設計能力了,一個產品的三大必須品,硬件、軟件、結構。

  這些能力看似沒什麼短期價值,我們跳槽時也用不上,甚至在大廠求職時,遇到好心的面試官,還會提醒我們將一些和求職崗位不相關的能力在簡歷上進行刪除,以提高和崗位的匹配度。

     但是長期來看,個人覺得是有價值的。

  一個完整的小產品開發流程,自己能獨立實現,不僅激發了我們個人持續探索的興趣和創造力,甚至會影響到我們的子女這一代!

  子女從小的家庭環境就有各類電子產品、各類技術儀器,簡直就是在電子科技產品研發實驗室里長達的孩子。

  我們這一代也許僅僅是普通的研發人員,或許未來的他們將站在我們的肩膀上,走的更高、更快、更強。

  從這兩個角度而言,涉獵和自己領域緊密相關的知識,營造完整的發展之路的生態體系,對未來益處多多。

3. 營造讓自己出線的機會

  抖音、B站、微信公眾號…

  流量時代,可以讓陌生人更快地接近一個新的領域,或許我們的哪位小學同學正在發愁買設備卻找不到靠譜的技術顧問呢。

  給自己一個在開放平台上展示自己領域見解的機會,不必強求自己有多少粉絲和收益,總比悶頭練功要好。創造者收穫快樂,也能激發持續創造的激情,更有利於可持續發展。

 

夜已深,明天又是周一,打工人,不氣餒,提高自己、坐待時機,堅定信念,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