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體內216天發生32次突變!新變異株或由艾滋患者進化

11月27日,世衛組織宣布,在南非發現的B.1.1.529新變異株被命名為Omicron。新變異株的風險尚不清楚,但早期證據表明,與其他高傳染性變異相比,增加了再次感染的風險。

根據初步的研究結果,世衛組織認為該病毒相較於其他的VOC,使得患者再次感染的風險有所提升。世衛組織也確認,現有的PCR檢測手段依然能夠檢測出這一變種。

專家稱,該變種病毒的威力很可能比現有的Delta病毒更可怕,新型變異株或由艾滋患者體內進化而來。

據報道,在216天的時間裏,一名患有晚期HIV的南非女性體內的新冠病毒發生了32次突變,其中包括13次關鍵的刺突蛋白突變。

科學家指出,南非納塔爾省新冠病毒新變種頻繁出現和該地區艾滋病的高流行之間可能存在着聯繫,該地區超過四分之一的成年人是HIV陽性。

倫敦大學學院遺傳學研究所所長弗朗索瓦·巴洛克斯教授表示,B.1.1.529變異毒株中的大量突變,顯然是在一次「單一爆發」中累積起來的,這表明它可能是在免疫系統較弱的人,如未經治療的艾滋病毒/艾滋病(HIV)患者慢性感染期間進化而來的。

巴洛克斯的說法,印證了科學家此前的擔憂或已成為現實,即艾滋病毒和新冠病毒的「碰撞」可能會使根除新冠大流行的努力複雜化,晚期艾滋病患者可能成為新冠病毒突變的一個來源,甚至「成為全世界變異病毒的工廠」。

不過巴洛克斯教授表示,目前很難預測B.1.1.529毒株的傳播程度。皮科克博士也表示,如今的形勢並不明朗,應該嚴密監控它,「希望它只是一個不太容易傳播的奇怪毒簇」。

目前,美國宣布將對非洲多國公民實施旅行限制。加拿大、瑞士等國也宣布禁止來自南部非洲部分地區的人員入境。

世衛將南非新發現毒株命名為Omicron 或由艾滋患者體內進化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