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德沛、張亞勤、羅智泉等人當選,清華、浙大、同濟領銜!2021年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正式揭曉

  • 2021 年 11 月 19 日
  • AI
作者 | 莓酊

編輯 | 岑峰

11月18日,中國科技界大事相迎!

據央視新聞消息,備受關注的2021年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正式揭曉,共149人當選。其中中國科學院增選院士65人,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84人。

評選依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選舉辦法》等規定,最終2021年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65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另有25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他們分別來自11個國家,首次有韓國和瑞士科學家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65名新增院士的平均年齡57.4歲,最小年齡45歲,最大年齡68歲,60歲(含)以下的佔76.9%。其中,有5名女性科學家當選。院士隊伍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今年通過特別推薦評審機制,國防和國家安全領域有5人當選,新興和交叉學科領域有3人當選。

根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辦法》等規定,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工作於近日完成,共選舉產生8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其中女性科學家6人。另有20位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84名工程院院士平均年齡58歲,最小年齡51歲,最大年齡69歲,60歲(含)以下的佔75%。一批長期奮戰在國家重大工程、核心技術攻關、堅守在東北老工業基地和西部邊遠地區的傑出工程科技專家當選。

從新一輪當選院士的工作單位上看,有三所高校有五名院士當選,分別是浙江大學(2名科學院院士、3名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2名科學院院士、2名工程院院士,1名外籍院士)和同濟大學(1名科學院院士、2名工程院院士,2名外籍院士);北京大學(3名科學院院士、1名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1名科學院院士、2名工程院院士,1名外籍院士)分別以4名院士當選緊隨其後。

院士,是被世界各國授予本國最有成就學者的榮譽稱號。當選院士不單單是科學家的個人榮譽,也是國家對科技工作者所創成就、突出貢獻的肯定,更關乎着其所在院校和科研機構在業界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各國院士的評選要求複雜且難度大,因而「院士」稱號的含金量也極高。根據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最新的院士評選規則,我國兩院院士增選主要在奇數年舉行(兩年行一次)。

我國對兩院院士的評選尤為重視,鑒於院士在科學界舉足輕重的地位,被授予者需要敢為人先、追求卓越,做出真正有益於國家、社會和業界的創新成果,科研是需要時間沉澱的,所以院士的當選者一般年齡多為50歲以上,而且僅有10%左右的候選人能最終當選。今年最年輕的增選院士中是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的朴世龍教授(45歲)。

今年兩院當選院士中和人工智能與機械人相關的有:

錢德沛,202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系教授。1977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機專業,1982年至1984年,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北得州立大學讀研究生。1984年5月,獲碩士學位。主要從事計算機體系結構和實現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等方面的研究。1996年起任國家863-306(智能計算機主題)專家組成員、副組長,863計劃信息領域專家委員會成員,國家863計劃”高性能計算機及其核心軟件” 、「高效能計算機及網格服務環境」、「高效能計算機及應用服務環境」三個重大專項總體組組長。

曾主持或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973計劃和企事業委託開發等各類科研項目30多項。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三項,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和二等獎各一項,山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一項,電力部科技進步3等獎一項。獲得發明專利10餘項。已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多年從事高性能計算機體系結構與實現技術、網格計算、主動網絡、計算機網絡管理與性能測量等多方面研究。

李克強,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1963年生於四川省資陽市,1985年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1995年獲重慶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學位,曾在國外研究機構和企業工作近6年。現任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202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1項,授權國內外發明專利60餘項,發表高水平論文20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3部。

他是我國汽車智能化領域的主要領軍學者,是「智能網聯汽車」這一術語及其技術中國方案的提出者與推動者,是國家重大產業化項目的技術總負責人。擔任國家工信部智能網聯汽車推進專家組組長、《Journal of Intelligent & Connected Vehicles》和《汽車安全與節能學報》的主編。作為專家組組長編寫了國家部委發佈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等重要報告。培養博士後和博士生60餘人,其中7人次獲長江學者、傑青等國家高層次人才項目支持。

羅智泉,202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副校長。1984年獲北京大學數學系學士學位,同年經美國數學學會以及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聯合選拔,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以及運籌學中心學習,並於1989年獲得博士學位。1998年成為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終身教授。2000年至2003年,任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主任。2003年至2014年,任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終身教授。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羅教授是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和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會士。2014年他當選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2016年,入選廣東省領軍人才。

自2014年5月,羅智泉教授被聘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副校長。2016年3月兼任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院長。2018年6月起,兼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騰訊 AI LAB機器智能聯合實驗室主任。曾榮獲2010年美國運籌學和管理學研究協會(INFORMS)頒發的Farkas獎。他在優化、信號處理及通信等領域的研究成果曾分別獲得2004年、2009年和2011年IEEE信號處理學會、2011年國際通信大會以及2011年歐洲信號處理學會的最佳論文獎。

張亞勤,202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張亞勤博士是數字視頻和人工智能領域的世界級科學家和企業家。張亞勤博士將於2020年7月加入清華大學擔任智能科學講席教授,牽頭籌建「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他於2014年9月加盟百度公司擔任總裁,並於2019年10月從百度退休。出任百度總裁前,張亞勤博士曾在微軟公司工作16年,歷任全球資深副總裁兼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科學家、微軟中國董事長、和微軟移動全球副總裁。

張亞勤博士擁有60多項美國專利,發表500多篇學術論文,並出版11本專著。他是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未來交通指導委員會」唯一來自中國的委員,並擔任全球最大技術開放平台Apollo聯盟理事長。他也是聯合國計劃發展總署(UNDP)企業董事會董事。張亞勤博士2019年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是當年度工程學和計算機科學當選的唯一的華人科學家;2017年榮膺澳洲國家工程院(ATSE)院士,也是該年度授予的唯一外籍院士;1997年他被授予IEEE院士,成為歷史上獲得這一榮譽最年輕的科學家。

孫鈺,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多倫多大學機械與工業工程系、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生物工程系、計算機科學系教授,多倫多大學機械人研究所所長,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加拿大科學院院士、美國電氣與電子協會會士、美國機械工程協會會士、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 、美國發明家學會會士 、加拿大微納工程系統領域主席 。1996年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取得學士學位,1999年在中科院北京自動化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2002年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取得碩士學位,2003年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機械工程系獲得博士學位。2003-2004期間在瑞士聯邦工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2004年加入多倫多大學。孫鈺教授20年來一直從事微納機械人研發與應用研究,他的工作緊密結合機械人與自動化技術、生物微電子機械系統技術、和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目前研究方向包括機械人細胞手術、心臟病個性化用藥篩選、癌症治療儀器與診斷儀器的研發。發表學術論文330篇(Science與Nature子刊5篇),獲得了包括10次最佳論文獎在內的近20次國際獎項。孫鈺教授現任、曾任多個國際期刊編委。

附錄名單:


參考鏈接:
//news.cctv.com/2021/11/18/ARTIRnAMazao17vsUOha5bWB211118.shtml
//www.cas.cn/tz/202111/t20211117_4814522.shtml
//www.cae.cn/cae/html/main/col329/2021-11/18/20211118074902810998391_1.html
//baike.baidu.com/item/%E9%92%B1%E5%BE%B7%E6%B2%9B/801883
//www.svm.tsinghua.edu.cn/essay/80/1811.html
//baike.baidu.com/item/%E7%BD%97%E6%99%BA%E6%B3%89/6687474
//baike.baidu.com/item/%E5%BC%A0%E4%BA%9A%E5%8B%A4/771053
//www.mie.utoronto.ca/faculty_staff/sun/

雷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