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管理之路五、管理溝通:管理的必修課!
- 2021 年 11 月 19 日
- 筆記
- 管理(Management)
系列目錄
- 一、管理認知:要不要做技術管理?//www.cnblogs.com/anding/p/15491280.html
- 二、管理規劃:目標是什麼?//www.cnblogs.com/anding/p/15507786.html
- 三、團隊建設:怎麼帶隊伍?//www.cnblogs.com/anding/p/15517005.html
- 四、任務管理:如何跟蹤執行?//www.cnblogs.com/anding/p/15517076.html
- 五、管理溝通:管理的必修課!//www.cnblogs.com/anding/p/15517144.html
0、引言
管理是一門實踐科學,必須理論和實踐相互結合,多練、多思考、多總結,就會逐步形成自己的管理體系框架。
本文主要對是課程《技術管理實戰36講》的學習筆記,結合自己多年不太成熟的管理經驗,略有體會,受益良多。做了一點不成熟的總結,課程資料在文末引用資料處。歡迎留言交流!
1、管理溝通框架
由工程師轉變為管理者,最頭痛的問題就是溝通,以前只和有規律的代碼打交道,而現在對內、對外、對上級全方位的溝通協調,面對很多不確定性,這是最大的困惑點。針對溝通也是有一些套路的,如「果見管理溝通框架」:
1.1、溝通對象
溝通是管理外在的工作形式,更多的是背後的工作支撐。從溝通對象角度可以劃分三個溝通方向:
- 向上溝通:以信任為基礎上,找到合適的溝通渠道及機制,要主動詢問,主動彙報,主動反饋。
- 橫向溝通:跨部門溝通,要充分洞悉他人的立場,並同時兼顧自己和他人的立場,培養自己的非職權影響力。
- 向下溝通:和下級溝通時,對事不對人,談人情,聊心情,真心實意地讓對方知道他有多重要,支持、幫助員工成長。
1.2、溝通語言組織: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是一種重點突出、邏輯情緒、層次分明、簡單易懂的思考方式、溝通方式、規範動作。金字塔原理的基本結構:結論先行,以上統下,歸類分組,邏輯遞進。先重要後次要,先總結後具體,先框架後細節,先結論後原因,先結果後過程,先論點後論據。
在溝通中,先說上面的結論,上面內容更少、更清晰,更容易理解,層層遞進往下展開細節。切記不要一開就講細節,讓聽的人抓不住重點,聽得雲里霧裡。推薦一本書:《金字塔原理》
2、3F傾聽,溝通一定要同頻對話
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工作中很多誤解、返工、低效、不一致都是因為溝通環節中表達和理解不一致,造成結果不一致。比如:
- 這個事兒,我明明說清楚了,是他沒有聽懂,為啥怪我?
- 我已經跟你說過了很多遍了,怎麼還是做錯?
兩個人溝通,其實至少是有4個環節:我想說的,我實際說出來的,對方聽到的,對方理解的,每個環節信息都或多或少會有衰減。如何高效溝通、理解一致其實並不容易。
很多時候,由於雙方不同的立場和信息差等原因,溝通中就完全沒在一個頻道,認知不齊,導致雞同鴨講,這個時候溝通效果可想而知。所以首先要盡量保證雙方能夠同頻對話,在一個層面上對話。
在同一個頻道對話非常重要,首先要對齊問題焦點是什麼?事實情況是什麼?然後各自的理解和態度是什麼?希望達成什麼樣的意圖?最後協商達成共識,如果有明確結論和目標,可以進一步明確下一步的計劃。
這就是「3F傾聽」溝通方法:
① Fact:傾聽事實
先不做評價,盡量全面的收集客觀的事實和各個方面的信息,可以從多個相關人員去了解。很多時候我們從單一渠道了解的信息並不完整,大多數人習慣根據自己的經驗、立場、感受去表述,會有意或無意的忽略一些信息。
② Feel:覺察感受
也叫傾聽情緒,是指在傾聽事實的同時,感知對方的情緒。包括感知對方的感情,與對方共鳴,還有把自己的感覺反饋給對方。
人下意識的表情和小動作是不會騙人的,人的情緒放鬆的時候,身體也一定是舒展的,但是一旦緊張的時候,手腳眼神肯定會有一些細微的動作,比如手心緊握,或者用手去摩擦雙腿,眼神比較飄忽,不敢直視人,等等。
你只要仔細觀察,一定會發現的。觀察後我們帶着好奇心,可以試探性的去提問一些問題:
- 我剛才看到你好像在做什麼…
- 你剛才有提到什麼什麼事情…
- 我感覺到好像是這樣的…,你覺呢?
③ Focus:聚焦意圖
傾聽意圖/動機指的是把握對方真的想要什麼,真正的意圖是什麼。然後結合思考我的意圖是什麼,我希望達成什麼樣的目的。聚焦到我們的目標,一起討論達成共識。
這三層都是引導+傾聽為主,通過對方的談話得出這三層信息。具體的事實信息對齊是基礎,對方對事實的的感受和態度,對方的期望是什麼。最終結合自己的判斷、意圖來達成共識。
在溝通中可以提升效果的一些小技巧:
- 引導輸出,有技巧的詢問,如我的感覺是,你的感受是什麼你呢?你認為**?
- 回放式的詢問確認,相互複述對方的觀點,保障理解一致。如:你怎麼理解的呢?你看我這樣理解是否正確?
- 換位思考,很多問題或事物都是多面的,僅僅只站在自己的立場企圖去說服他人並不容易,可以多站在對方角度去思考和溝通,更容易達到目的。
- 多用「我們」,少用「我」、「你們」。多用「我們」這個詞,更具強調責任和利益的共同體,統一戰線,更容易拉進距離,贏得信任。
3、注意溝通情緒
無能是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人和事情,然後各種負面的、極端的情緒,如憤怒、激動、煩躁、悲傷、無奈、喪氣等等。情緒是很容易傳染的,特別是負面的情緒。負面情緒也很容易讓人缺失理智,一旦情緒失控,很容易讓事情不可控,甚至造成嚴重的後果。
有研究表明,一次溝通中,70%是情緒信息,30%是內容信息。如果溝通者的情緒不對,不能縮短「情緒失控」的影響,那麼溝通會面臨很大的障礙,溝通內容很可能受到扭曲。
如果你在溝通過程中,極度容易被惹怒,或者極度容易產生負能量,當然有可能是對方的溝通能力、溝通方式出現問題。但對你來說,更說明是你沒有足夠強大的內心來做好情緒管理,沒有足夠強大的內在自我價值作為支撐來縮短「情緒失控」的影響。
《非暴力溝通》認為,絕大部分人際交流中的衝突,本質是彼此內心的「需要」與「滿足」之間的衝突。暴力的根源在於人們忽視彼此的感受和需要,將衝突歸咎於對方。
因此,情緒管理是每個人的必修課。一定要控制情緒化,不要被負面情緒鎖控制。不管是對話,還是文字,別人是比較容易感受到你的情緒的。
首先我們要全面認知和了解情緒:
- 憤怒的情緒會自帶攻擊屬性,有明顯的攻擊性,讓對方潛意識的抗拒,反抗。在負面情緒氛圍中溝通效果是非常差的,雙方可能完全聽不進去對方的觀點,被負面情緒佔據,這個時候一般可以緩一緩,先緩解情緒。
- 負面情緒更容易傳染,要有意識的控制並阻止傳播。事後也多反思總結,是否有不當的情緒。
- 人有七情六慾,各個各樣的情緒才早就了不同精彩的人和事。各種情緒都是人的正常反應,負面情緒也並不是就十惡不赦,他們也有積極的一面。不要去壓抑,接納並疏導情緒。
在溝通中,盡量避免情緒化的幾點建議:
- 少評論(批評),多鼓勵。多關注客觀事實。評論容易片面、容易對立,讓人產生逆反並反駁。
- 少指責,多指導,提出自己的需求。事後少指責,盡量避免公開的職責,幫助他人復盤總結,給出建議,並提出自己的需求,希望達到的目標。
- 少命令,多協作。少用命令式的方式溝通,或下達任務,大家都是協作關係,協作中的不同分工而已。
批評、指責只是自己宣洩情緒,自己一時爽,並不能達成目的,只會適得其反。當然並不是說就不要發火,一味的老好人也會有問題,有些場合、有些事、有些時機也是有必要發火的,有時候是需要給一點猛葯。
4、向上溝通+向上管理
不管是管理者還是普通員工,大多數人都不太情願和領導溝通,能不聊就不聊,常見可能的原因:
- 上級太忙了,沒時間,經常也找不到他!
- 有距離感,沒有什麼話題,不知道說什麼,尬聊。
- 不想給上級添麻煩,我自己能搞定。
- 怕上級挑刺,安排更多的工作。
- 上級不懂技術、不懂業務,工作安排太不靠譜了,不想當出頭鳥,作好本職工作就好了。
我們的工作目標、工作計劃都來自上級,我們的工作成果、工作績效、獎金也是由上級考核和評定的。為了更高效的工作,為了獲得更好的機會和回報,多反饋溝通是非常必不可少的。至少也要讓上級多了解我們工作的功勞、苦勞吧,會工作也要會表現,是金子也要把光呈現出來才能被人看到。
老闆決定你的資源、人力、機會,能否順利開展工作,以及最終能否升職加薪,並且越往上走,上級對你的影響越大,甚至會成為職業發展的瓶頸。
向上溝通也是向上管理的過程,重要性不言而喻,溝通的方法就是前面的3F溝通方法,這裡主要針對向上溝通的原則、實踐做一些總結,向上管理的一些方法同樣適用於對甲方客戶。
針對溝通內容的三個簡單的原則:
- 不怕說話:積極思考反饋,敢於說出你的想法,積極傳遞信息。
- 不說廢話:簡潔邏輯嚴謹的表達觀點,不浪費時間,重視信息的價值。
- 不說空話:言行一致,多務實、少務虛。
4.1、主動彙報,對齊目標
向上管理不是去抱大腿、馬屁精。通過定期、主動的彙報,對齊目標和計劃,逐步建立起建立信任關係和影響力,更好的展開工作創造價值,是成熟職場人必備能力。主動彙報工作是最重要的向上溝通方式!當然也要注意有度、有效率,針對關鍵的、上級關注的、有風險的問題彙報。
- 積極主動彙報,定期或關鍵節點主動彙報工作,彙報工作的產出、進度、潛在風險。及時反饋,不要很長時間或到點了不能按期交付了才反饋,會讓上級也非常被動。
- 對齊目標和期望,對齊工作的長期目標、中期目標、短期目標。受各種因素影響目標(特別是短期)是動態的,就必須定期或經常的溝通,要保持方向的一致。
- 對齊期望,上級對你的期望是什麼,計劃和產出是什麼,是必須時刻清晰的。如果你個人或團隊對上級有什麼期望、訴求也是可以直接的表達出來的,比如你希望有什麼樣的成果可以加薪、發獎金,可以提前溝通,別讓人猜。
4.2、向上輸出影響力,如何說服上級?
我們經常有遇到需要說服上級的情況那該怎麼辦呢?
- 不認同上級的方案,如上級有時候有「不靠譜」的決策或事情,只心裏罵娘是沒用的。
- 需要向上級申請資源
- 工作目標或計劃衝突
- 希望上級認同你的想法
- 申請加薪或獎金
向上管理要影響上級而不是服從上級,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不盲從上級的命令,要懂得變通,不要教條主義,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研究處理問題。沒有完美的上級,了解上級的缺點,用你的長處去互補上級的不足。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對於上級可能不合理的方案或措施,提建設性意見,不要單純的反對,提出不足及改進建議,一起改進完善。
- 站在上級角度去思考,有時候我們不太理解的東西是因為我們站的立場不同,多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站在上級或者上級的上級角度去考慮。
- 金字塔式的溝通技巧,以上統下,結論先行。先說結論,拋出核心觀點。然後再邏輯遞進展開,展開的信息有調研、有分析、有數據支撐。
- 「借力打力」,尋求更多支持者去影響,如更多同事、協作部門、合作夥伴等。
- 產出一部分成果,用結果為引導去說服會更有說服力。
- 帶着方案提問題,就是要有自己的思考,在自己能力和資源範圍內多去想一些方案建議,讓上級做選擇題,不要簡單的把問題拋給領導。
4.3、管理上級的預期
如上級說「要達到行業Top1水平,實現***功能」,客戶說「這個系統要提前1個月上線」,雖然可能內心一萬隻草泥馬,是不是只能一口答應呢?
管理上級預期,對甲方客戶也同樣很重要。對於上級(客戶)的要求,不要為了掙表現或不好意思,只是一味的承諾。會造成風險很高不可控,還會給自己和團隊帶來超負荷壓力。一次兩次可能你還能承受,但會造成上級(客戶)對你或這個工作難度不合理的認知,下一次可能會預期更大,形成惡性循環,最終不可收拾。
由於專業知識、經驗等原因,上級(客戶)對具體工作的工作量和難度預估可能會有偏差,這是普遍現象,也很正常,正確的心態看待。據實際情況分析,讓上級(客戶)知道事情的成本和難度。可以用「雖然…但是…」的句式,既表明決心又反映現實困難,讓領導知道這事不好辦但我態度很好,這樣即使辦不成也還留有餘地,同時也可以有一定超預期發揮的空間。
5、橫向溝通-非職權影響力
向上溝通、向下溝通和橫向溝通構成了管理溝通的主體,稱為管理溝通的三大典型場景。
向下溝通你是「領導」有職權影響力(你的職權是天然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橫向溝通就需要靠你的硬實力了,就是所謂「非職權影響力」。
橫向溝通一般就是指跨部門協調的工作,這裡的部門大多是指公司內的不同部門,也包括公司外的各種組織機構,如合作公司、客戶等。不同部門所屬機構、利益視角、專業領域、定位各有差異,各部門之間天然是有牆的,也最容易出現問題——效率豎井.
效率豎井是大多數組織里或多少存在的問題,當出現負面問題或矛盾時,還容易相互甩鍋,造成惡性循環。如上圖,各個專業組織內的效率都很高,但組織之間交互協同效率非常低,導致整個流程效率低下。特別是在一些傳統企業或內,或者比較大的組織呢。各種工作鏈條會更長,數十個甚至幾十個部門/環節,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團隊的人感慨要做點業績很難,阻礙重重。
跨部門協調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點:
- 準備充分,結論明確。在溝通前準備盡量充分,整理清除目標是什麼?希望對方支持什麼?如果對方不同意的策略或其他備選方案?如果我是對方是否可以接受?等等。溝通的結論、工作計劃要明確,有時間、有目標、有產出、有責任人,形成會議紀要,避免一些模糊的結論沒辦法追蹤和驗證。
- 同一立場,增進距離。針對協作的事情來說我們是一個整體的,所以我們在跨部門溝通時可以將「你們」改為「咱們」,也是在提醒對方,我們不是兩個組織而是一個團隊,不是對立。
- 溝通中誠為上策,靈活應變,凡事以誠實為上策,必要時,需要讓雙方領導參與其中,尤其是在決策點、確定方向或結論的關鍵會議上。溝通中尊重對方的利益,也要有堅定的立場。同時注意溝通情緒的管理,保持彈性。
- 目標一致,主動跟進,形成統一的協作目標,明確進度彙報同步的機制,並主動跟進。
- 提升你的「非職權影響力」,大家相互信任、理解的前提下,協作就會比較順暢。
那如何提升「非職權影響力」呢,這是需要自己努力去培養的。提升非職權影響力可以有下面四個維度、八個要素去提升。
優秀的領導者,運用領導魅力感召他人。
- 關於人本身的品質:
- 人品正直,會更容易贏得信任。如果說人生真的有捷徑的話,那就是人品了!
- 歷史表現:承諾一致性,對於一些重要的事情敢於承諾,並完成。不宜過多,注意風險,有問題及時溝通調整即可,及時響應。
- 有情懷有理想的人,容易讓人認可信任。千萬不要小看這一點,大一點可以是理想情懷,小一點也可以是團隊項目目標、攻堅計劃。你的態度、你的決心、你的魄力、你的熱情,你眼裡的微光是可以感染人的,微光吸引微光,微光可以照亮微光!
- 情緒影響:有激情,有勇氣,樂觀堅定,情緒讓人舒服,也容易得到好感。
- 專業能力,在一個專業領域具備一定權威性。一方面是自己要學習,也可以借力,借團隊和其他專家的知識和影響力為自己站台。表現上要注意專業性,如邏輯嚴謹,數據充分,論據充分,條理分明。
- 互惠多贏:通過幫助他人來成就自己。
6、向下溝通:如何「批評」員工?
向下溝通是我們日常做的最多的工作,溝通只是表象,背後要思考管理邏輯和方法,幾個比較重要的方面:
- 目標一致,協作共進,真正達成共識,把對方當成參與者,而不是簡單的執行者;不是簡單的下命令,而是充分描述項目框架和具體目標,就是前文說的團隊願景、目標要貫徹統一。
- 幫助改進,及時激勵,當指出問題時,少對人的批評,定性描述事實,幫助復盤過程,引導改進。對表現比較好人和事給與及時激勵和肯定,不一定都是要發獎金什麼的,公開的肯定和鼓勵也是非常有效的,在前麵糰隊建設章節有更多闡述。
- 尊重平等、真誠待人。尊重下屬並不會影響自己的權威性,相反,能夠獲得更大的尊重。真誠待人,作好向下兼容,真誠、開放的心態,容易使人放下戒備的心理。
- 建立溝通渠道,建立良性的溝通渠道,接納、尊重不同的意見、觀點和理念。同時建立良好的溝通的機制,如定期的個人談話、每天或每周的茶會等等,讓大家敢於和你反饋問題。
上面這些大家都懂,針對一些典型場景如和員工談「低績效」,辭退員工是比較頭痛的問題該怎麼辦呢?
大多時候,我們比較喜歡和員工談「高績效」、「調薪」的事情,很抗拒去談「低績效」、「扣獎金」,或勸退員工。會比較有壓力,我們為什麼會有這種壓力呢?其
實是因為我們潛意識裡認為這些事情都是「不好的消息」,我們去談,好像是我造成的一樣。
所以這種想法需要轉變一下,要明確我們去溝通這些「不好的消息」的目的是幫助他,幫助他成長、幫助他找到自己的方式和規劃。牢記我們的目的是改進,而不指責,這裡可以用AID批評發的原則。
AID式輔導(如下圖)是一個能夠幫助員工改進的有效方法。AID由action、impact、demand三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組成,中文意思是「幫助」,管理者以幫助的心態指出員工不足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Action描述行動:對事不對人
詳盡的具體事例,越是詳盡越好,最好有具體的數據,大家都是成年人,不會拒絕事實和成長。
Impact告知影響:分析過程
分析影響,對她自己有什麼影響、對團隊有什麼影響。同時反問如何解決,引導他自己我反思,自我改進。
Damand提出要求:激勵往前看
多引導往前看,少沉溺在已經發生的不好的事情中。重新設定的目標是什麼?目前的現狀是什麼?需要採取哪些措施?什麼時候開始執行?盡量不要直接告訴他該怎麼做。引導他自己思考來找到解決方案,並制定計劃和交付要求,激勵去挑戰、去進步!
針對「低績效」人員,可以按照個人做事、團隊影響兩個維度去評估,特別是對團隊協作有破壞的需重點關注。要麼淘汰,要麼幫助提升改進。
針對勸退,其實也是有多次的上述AID式輔導過程,依然沒有達到預期。當然是要提前約定好目標,說清楚無法勝任面臨勸退的風險。如最終確實不行,也多站在對方的角度去分析,幫助他分析自己的優點和發展規劃,可能更適合的崗位和方向,更適合的行業和公司。
附錄-引用資料
- 技術管理實戰36講: //time.geekbang.org/column/intro/113
版權申明:版權所有,本文內容僅供學習,歡迎指正、交流。
博客圓://www.cnblogs.com/anding_ 雀語:_//www.yuque.com/ka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