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NP Routing&Switching之BGP路由宣告
- 2021 年 10 月 23 日
- 筆記
- BGP, BGP宣告缺省路由, BGP數據庫, BGP路由信息處理過程, BGP路由宣告, BGP路由宣告--->引入宣告, BGP路由宣告--->本地宣告, BGP路由宣告和IGP路由宣告區別, BGP路由宣告規則, HCNP Routing&Switching
前文我們了解了BGP報文結構、類型以及鄰居狀態相關話題,回顧請參考//www.cnblogs.com/qiuhom-1874/p/15422924.html;今天我們來聊一聊BGP路由宣告相關話題;
BGP路由宣告和IGP路由宣告區別
我們知道IGP路由協議,在宣告路由時,不同IGP路由協議,對應宣告路由的方式都各有不同;比如RIP宣告路由,只需要宣告對應網絡主類地址即可;ospf宣告網絡,只需要對應宣告的網絡能夠包含對應網絡即可;只有宣告了網絡,對應鄰居關係才會建立,然後自動學習對端宣告和學習到的網絡;對於BGP來說,它和IGP不一樣;首先BGP的鄰居關係建立和宣告網絡是手動分開實現的,它不像IGP那麼智能;IGP只要鄰居關係正常建立,對應網絡就會自動從對方那裡學習到;而BGP只有明確、精確宣告了以後,對端才能學習到對應網絡;其次BGP不同類型的鄰居,對應路由傳遞規則也有所不同;再其次BGP宣告網絡,後面直接跟子網掩碼或者掩碼位數;而IGP里ospf宣告網絡,對應後面是跟的反掩碼;RIP不需要跟掩碼,直接宣告對應主類地址;
BGP數據庫
BGP路由信息處理過程
提示:BGP路由處理過程如上圖所示,首先當BGP從鄰居收到一條新的更新,首先會將對應路由存入Adj-RIB-in(未經處理的路由信息)這個數據庫中,然後再將對應信息傳入輸入策略引擎中進行匹配,看看是否有入站策略,只有滿足對應入站策略的路由才會被存入LOC-RIB(本地路由路由信息)表中,然後再通過計算將對應路由最終存入ip路由表中;如果本端要將一條路由發送給鄰居,首先會看對應ip路由表是否存在對應路由,如果有,就把對應路由與出站策略進行匹配,只有滿足出站策略的路由才會被放置到adj-RIB-Out(即將要發出去的RIB信息)這張表中,然後在發送給鄰居;總的處理流程是先進adj-rib-in,這張表類似緩衝區,它會存放鄰居發送到所有更新,然後根據入站策略進行過濾,把滿足入站策略的路由存入Loc-RIB表中,這張表類似緩存表,然後根據loc-RIB中的內容進行計算,最終將路由存入ip路由表;對於發送給鄰居的更新,首先它會從loc-RIB這張表中檢索對應路由信息,通過出站策略過濾,將符合出站策略的路由存入adj-RIB-out表中,這張表類似緩存表,即這種表中的所有路由都是滿足出站策略的路由,都是即將可以發送給鄰居的路由;
BGP路由宣告規則
1、只有明確宣告的網絡才會發送給鄰居;
2、宣告的網絡必須能精確地在路由表中找到;
3、多條路徑時,只選最優的給自己使用;
4、只把自己使用的最優路由宣告給鄰居;
5、從EBGP學習到的路由會宣告給所有鄰居;
6、從IBGP學習到的路由只傳一跳;
7、從IBGP學習到的路由會宣告給EBGP;
實驗:如下拓撲,分別使用迴環口建立鄰居
分析:使用迴環口建立BGP鄰居,首先對應迴環口的路由必須可達;在同一個AS內部,我們可以使用IGP路由協議,對應不再同一AS我們只能使用靜態路由,讓對應迴環接口的路由互通;其次IBGP需要更改更新源為對應迴環接口;EBGP除了要更改更新源以外,對應還要修改TTL值,原因是EBGP之間建立鄰居,對應數據包的TTL值為1,所以為了能夠正常建立鄰居,我們需要將對應數據包的TTL值;
·R1的配置


sys sys R1 int g0/0/0 ip add 12.0.0.1 24 int lo 1 ip add 1.1.1.1 32 ospf 1 router-id 1.1.1.1 area 0 net 12.0.0.1 0.0.0.0 net 1.1.1.1 0.0.0.0 bgp 123 router-id 1.1.1.1 peer 2.2.2.2 as 123 peer 2.2.2.2 con lo 1
View Code
R2的配置


sys sys R2 int g0/0/0 ip add 12.0.0.2 24 int lo 2 ip add 2.2.2.2 32 int g0/0/1 ip add 23.0.0.2 24 ospf 1 router-id 2.2.2.2 area 0 net 12.0.0.2 0.0.0.0 net 2.2.2.2 0.0.0.0 net 23.0.0.2 0.0.0.0 bgp 123 router-id 2.2.2.2 peer 1.1.1.1 as 123 peer 1.1.1.1 con lo 2 peer 3.3.3.3 as 123 peer 3.3.3.3 con lo 2
View Code
R3的配置


sys sys R3 int g0/0/0 ip add 23.0.0.3 24 int lo 3 ip add 3.3.3.3 32 int g0/0/1 ip add 34.0.0.3 24 ospf 1 router-id 3.3.3.3 area 0 net 23.0.0.3 0.0.0.0 net 3.3.3.3 0.0.0.0 ip route-s 4.4.4.4 32 34.0.0.4 bgp 123 router-id 3.3.3.3 peer 2.2.2.2 as 123 peer 2.2.2.2 con lo 3 peer 4.4.4.4 as 4 peer 4.4.4.4 con lo 3 peer 4.4.4.4 ebgp-max-hop
View Code
R4的配置


sys sys R4 int g0/0/0 ip add 34.0.0.4 24 int lo 4 ip add 4.4.4.4 32 ip route-s 3.3.3.3 32 34.0.0.3 bgp 4 router-id 4.4.4.4 peer 3.3.3.3 as 123 peer 3.3.3.3 con lo 4 peer 3.3.3.3 ebgp-max-hop
View Code
驗證:查看所有路由器,看看是否是兩兩建立起BGP鄰居?
提示:可以看到對應鄰居關係都established,鄰居關係正常;
BGP路由宣告—>本地宣告
在R1上宣告8.8.8.8 32的網絡,看看是否能夠正常宣告?
提示:BGP宣告網絡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network本地宣告,另外一種是引入宣告,即引入外部路由進bgp;從上面的實驗可以看到,我們本地沒有8.8.8.8/32網絡的路由,對應在bgp里也是無法正常宣告;即在bgp里宣告網絡,首先對應網絡要存在自己的ip路由表;
在R1上添加Lo 2 接口,並配置ip地址為8.8.8.8/32
在bgp里宣告8.8.8.8網絡
提示:可以看到對應宣告網絡,默認不跟掩碼,它會按對應網絡的主類掩碼進行宣告;但它會提示我們對應網絡不存在;如果後面的掩碼和路由表中的掩碼不匹配,也會提示我們對應網絡不存在;這也意味着bgp宣告網絡不能像ospf那樣,只要宣告的網絡能夠包含對應網絡即可;在bgp里必須精確宣告;所謂精確宣告就是指路由表中的路由掩碼是多少對應在bgp里宣告時掩碼就必須是對應的掩碼;其次bgp的掩碼是正掩碼或者掩碼的位數;這是和ospf不一樣的地方;
查看R2是否能夠正常學習到R1宣告的網絡呢?
提示:可以看到只要R1精確宣告對應網絡以後,R2是能夠正常學習到對應路由;
驗證:查看R3是否能夠正常學習到R1發佈的路由呢?
提示:可以看到R3並沒有通過BGP學習到任何路由;說明R1宣告的路由R3沒有學習到;這是因為R1和R2建立的是IBGP類型鄰居,IBGP路由只傳一跳;
在R1上查看宣告的8.8.8.8路由傳遞給那些路由器學習過?
提示:可以看到R1隻把8.8.8.8宣告給R2,並沒有宣告給R3,所以對應R3是肯定收不到對應R1的宣告;解決辦法是R1和R3建立鄰居;
在R2上新建lo22接口,並配置ip地址為192.168.22.22/24 ,然後宣告進bgp,看看對應那些路由器能夠正常學習到?
在R2查看192.168.22.22/24的路由宣告給那些路由器了呢?
提示:可以看到對應R2宣告的網絡,對應R1和R3都能正常學習到;
驗證:查看R1和R3是否學習到R2宣告的網絡?
提示:可以看到對應R2宣告的網絡,R1和R3都能正常學習到,對應下一跳都是2.2.2.2;這是因為R2和R1和R3建立的是IBGP類型鄰居,對應路由只傳一跳;
驗證:查看R4的路由,看看是否能夠正常學習到R2發佈的路由呢?
提示:可以看到在R4上能夠正常學習到R2發佈的路由,對應路由的下一跳為3.3.3.3;這是因為R2發佈的路由被R3學習到;而R3和R4建立的是EBGP類型鄰居;在BGP里EBGP類型鄰居,它是可以互傳路由的;並且也會自動修改下一跳地址;所有R4能夠正常學習到R2發佈的路由,對應下一跳為R3;
驗證:在R4上新建lo44 ,並將接口地址配置為44.44.44.44/32,在bgp里宣告
驗證:在R3上查看是否學習到R4發佈的路由呢?
提示:在R3上查看bgp路由表,對應R3能夠正常學習到R4發佈的路由;其下一跳為4.4.4.4;
驗證:在R2上查看bgp路由表,看看是否能夠學習到R4發佈的路由呢?
提示:可以看到雖然R2能夠正常學習到R4發佈的路由,但是對應路由是不可用的(沒有星號,表示路由不可用);R2之所以能夠學習到R4發佈的路由,是因為R4發佈的路由被R3學習到(EBGP間路由可以互傳);而R2和R3由屬於IBGP鄰居(IBGP鄰居關係,路由只傳一跳),所以R2能夠學習到R4發佈的路由;在R2上看到R4發佈的路由之所以不可用,原因是IBGP類型鄰居,傳遞路由時不會自動修改下一跳地址為自己;所以在R3上學習到的路由下一跳是多少,對應R2學習到的下一跳地址就是多少;不可用的原因是R2沒有去往4.4.4.4的路由;所以它不知道怎麼去往下一跳,當然對應路由也就無法正常使用;解決辦法,在R3上強制更改下一跳為自己;
在R3上修改傳遞給2.2.2.2的路由,下一跳修改為自己
驗證:再次在R2上查看對應bgp路由表,看看44.44.44.44/32的路由是否可用了?
提示:可以看到現在R2學習到的路由,其下一條為R3,對應路由也從原來的不可用變為可用(有星號了);
總結:通過上述實驗我們可以看到bgp宣告路由,首先宣告的路由在本地路由表中可以查看到,即對於宣告者來說,宣告的路由必須是最優的路由(存放在ip路由表中的路由對於本地路由器來說就是最優路由),其次默認情況下BGP建立起鄰居不會宣告任何網絡,只有宣告者手動明確、精確宣告以後,對應路由才會被鄰居學習到;鄰居類型為IBGP,對應路由只傳一跳(為了防止環路);EBGP鄰居類型,是可以正常互相傳遞路由;EBGP類型鄰居,在互傳路由時會自動修改路由為自己,然後再宣告給對端鄰居;而IBGP類型鄰居,不會自動修改下一跳為自己,只有手動使用命令強制將對應路由修改為自己,然後傳遞給鄰居;
BGP路由宣告—>引入宣告
引入宣告其實就是將外部路由引入只BGP,其命令為import-route
示例:在R1上新建靜態路由,然後將對應靜態路由引入至bgp
提示:引入路由通常結合路由策略使用;
查看R1引入的5.5.5.5的路由
提示:引入路由至BGP對應在bgp路由表中表現的為OGN為問號,表示引入的路由;其下一跳為0.0.0.0表示下一跳為自己;
驗證:查看R2是否學習到R1引入宣告的5.5.5.5的路由呢?
提示:可以看到對應R2能夠正常學習到R1引入的路由;其下一跳為1.1.1.1;引入宣告和本地宣告只是宣告的方式不同,兩者都遵循上述的路由宣告規則和傳遞規則;
BGP宣告缺省路由
BGP和ospf一樣,默認情況下都不會引入缺省路由,只有手動使用命令允許
示例:在R2上新建一條缺省路由,然後在bgp里發佈
提示:上述命令只是表示允許將缺省路由引入至BGP;默認是不允許引入缺省路由;
在R2上引入靜態至bgp
驗證:在R1或R3上查看,是否學習到R2發佈的缺省路由呢?
提示:可以看到R1和R3都能正常學習到R2發佈的缺省路由;其實R4也能正常學習到R2的缺省路由;是因為R3學習到的路由會傳遞給R4(EBGP),並且還會將下一跳修改為自己再傳遞給R4;如下
除了上述通過命令允許引入缺省路由的方式發佈缺省路由,還可以直接向鄰居宣告一條缺省路由,不管本地是否存在缺省路由
驗證:在R2上取消缺省路由發佈,刪除缺省路由,然後直接使用命令向R3發佈一條缺省路由
驗證:查看R3是否學習到一條缺省路由?
提示:可以看到R3學習到一條缺省路由,其學習到的方式是通過IGP內部學習到的;和上面引入的方式不同;這條命令是向指定路由發送缺省路由,不管本地是否有缺省路由,對應鄰居收到都會生成一條缺省路由,將下一跳指向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