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首款Linux消費級平板 原來芯片和系統全是國產

國產OS,國產芯片,號稱可以寫代碼,以生產力平板熱議于海外的JingPad……

真的有那麼神嗎?

不久前,我們介紹了由中國創業團隊打造的移動操作系統JingOS,以及初代平板產品JingPad C1。

(Pad居然可以寫代碼了?研究完我驚了,居然是中國創業公司的產品)

但也有國內讀者質疑,為啥國內之前都沒有動靜,這產品真如Linux社區和海外開發者誇得那麼好嗎?

確實,中國有古語: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

這不,我們還真搞到一台,以下(可能是)JingPad C1國內的第一個買家秀。

上手體驗篇

首先是最直觀的外觀:

體驗首款Linux消費級平板 原來芯片和系統全是國產

11英寸的大小、窄邊框,尺寸和重量跟iPad Air差不多,2K分辨率AMOLED屏。

然後解鎖後長這樣:

體驗首款Linux消費級平板 原來芯片和系統全是國產

這UI、這Dock,要不說其實也猜不到會是Linux系統。

辦公室內給其他人盲測,基本以為是「哪家新出的安卓平板」。

不過官方資料介紹,JingOS的圖形界面基於KDE和Plasma Mobile開發。

在視覺和操作體驗上,基本和主流平板系統一致。

比如應用窗口都直接是全屏顯示,返回和切換靠全屏手勢滑動。

體驗首款Linux消費級平板 原來芯片和系統全是國產

這種體驗,之前在Ubuntu Touch上,是需要用「粗笨」的手指去拖動窗口標題欄的。(是的,Ubuntu Touch還保留了鼠標桌面的界面。)

體驗首款Linux消費級平板 原來芯片和系統全是國產

△Ubuntu Touch界面

而且Linux平板的好處,就是在一些安卓應用體驗不那麼好——功能不夠用或~廣告太多~時,是能直接安裝Linux版全功能應用的。

比如在這台平板上,預裝的安卓App——WPS,就能體現這種優勢。如果安卓版WPS用得不爽,可以裝Linux版。

但既然是Linux平板,做好安卓生態里的辦公、娛樂需求只是本分。

重點還得考察:搞開發。

敲代碼體驗篇

系統自帶的終端工具長這樣:

體驗首款Linux消費級平板 原來芯片和系統全是國產

界面算不上華麗,但還算實用,還可以方便地左右或上下分屏。

不過平板搞開發畢竟還是新鮮事,一通操作下來,也有彆扭之處。

體驗首款Linux消費級平板 原來芯片和系統全是國產

比如終端中很常用的上下鍵定位最近執行過的命令,由於系統自帶的搜狗中文輸入法沒提供方向鍵,要進到輸入法單獨的光標模式才行。

選完後還要再回到普通鍵盤,才能按回車執行命令。

英文系統里的輸入法就無此煩惱。

體驗首款Linux消費級平板 原來芯片和系統全是國產
△這下舒服了。

對於這個問題,鯨鯪團隊表示已經在聯繫搜狗做深度定製版輸入法了。

再接着,重點就可以看敲代碼了。

官方應用商店裡,現已有適配好的全能神器VS Code。

體驗首款Linux消費級平板 原來芯片和系統全是國產

跟PC上的體驗基本一致。

但如果是裝的輕量級編輯器Sublime Text,則需要自己調一下字號。

整體而言,連上藍牙鍵盤敲代碼的體驗還是可以的。

體驗首款Linux消費級平板 原來芯片和系統全是國產
△寫了一個從任意成語開始接龍到「為所欲為」

不過大型程序的編譯運行方面,現在這個版本的平板,依然有優化的空間。

主要原因還是在於芯片和內存。

JingPad C1使用的是國產展銳虎賁T7510芯片,主頻2GHz,運行內存有8G。

體驗首款Linux消費級平板 原來芯片和系統全是國產

這種配置,用來作為主力開發機,顯然還是吃力的——或許你會問為啥不直接用最先進的旗艦芯片,也不要在乎是不是國產……這個我們先挖個坑。

不過即便是這樣的配置,便攜應急連個服務器SSH修個Bug搞搞雲開發還是可以的。再加上支持SIM卡,出門帶着終歸要比帶筆記本電腦省力一些。

不出所料,網上對這款Linux平板表現出最強烈興趣的是運維工程師們。

以後大家就不用在地鐵上掏出電腦社死了——拿個平板就行(手動狗頭)。

當然,試用幾天,這款工程機平板並非沒有可完善之處。

主要有三方面:

首先是系統不夠穩定。有時候來到應用切換界面,才發現之前打開的窗口已成崩潰成了KDE Crash Handler。

體驗首款Linux消費級平板 原來芯片和系統全是國產

其次是整個操作體驗不夠流暢。卡頓、小Bug時有發生。官方外接鍵盤上的觸摸板手感也不好,需要用力點擊,這時位置就飄了。

最後就是平板模式下屏幕虛擬鍵盤要佔去一半的空間,留給編輯區域的就此消彼長了。另外橫屏下屏幕鍵盤按鍵寬度拉大,打起字來也不輕鬆。

體驗首款Linux消費級平板 原來芯片和系統全是國產

另外,對敲代碼體驗提升較大的應用分屏顯示和屏幕旋轉現在還不支持,官方給的進度表來看,需要到年底。

以及外接大屏顯示器則要到明年3月。

體驗首款Linux消費級平板 原來芯片和系統全是國產

所以整體下來,這款國產Linux平板雖然優勢顯而易見,但待改進的體驗也不少。

於是這些體驗,也被一一反饋給JingPad開發團隊了——畢竟工程樣機就是他們真誠相借的,我們直接體驗了一把給新開發產品debug的參與感。

做一款Linux平板的最大挑戰?

也是在這種使用體驗和交流中,我們更加真切感知到了做一款Linux平板的真正挑戰。

不光只是中國團隊打造、儘可能用國產芯片和零部件那麼簡單。

核心挑戰在於兩大方面:

軟件生態和硬件驅動。

先講軟件生態。

這裡專指Linux平板需要解決軟件生態。

Linux系統本身的軟件生態自然不用懷疑,因為Linux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大到超算中心,小到路由器,都在使用Linux系統。

體驗首款Linux消費級平板 原來芯片和系統全是國產

但是搭載ARM處理器的消費級平板太少了,Linux生態還沒有做好太多準備,相對不夠完善。

在體驗JingPad過程中,感受尤其明顯。

凡是支持ARM Linux的應用,JingPad基本都能很好的運行,幾乎不存在兼容性問題。

如Chrome、VSCode等都提供了64位ARM版應用,使用過程十分流暢。

體驗首款Linux消費級平板 原來芯片和系統全是國產

但問題在於x86_64的Linux應用更多,在這類應用面前,JingPad目前只能望洋興嘆了。

好在JingOS之前也適配了部分x86架構電腦,如Surface Pro 6和Matebook 14,今後推出x86平板,也並非不可能。

另外,JingOS團隊還披露,也在積極聯繫國內軟件團隊,現在WPS、永中Office等辦公軟件已經適配了JingPad,相信未來還會有個更多軟件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

另外,JingOS承諾在今年年底推送版本更新,屆時還會通過支持Android應用的方式,來豐富軟件生態。

體驗首款Linux消費級平板 原來芯片和系統全是國產

有所參考的是,此前谷歌的平板操作系統Chrome OS,也是通過該方式擴展生態的。

只是搭載Chrome OS的Pixelbook,有時也會面臨部分Android應用運行時性能損失的問題,比如微信就有卡頓。

體驗首款Linux消費級平板 原來芯片和系統全是國產

但JingOS團隊稱,這會是他們的差異化優勢,他們使用單獨容器運行每個Android應用,啟動速度快,每個應用都獨立,幾乎無性能損失。

這也是JingOS核心專利技術之一。

所以縱觀下來,Linux+Android兩個系統軟件,是JingOS解決軟件生態挑戰的主要方法。

第二大挑戰硬件驅動方面。

如果在網上搜索「Linux+Tablet」,得到的大多數問題不是與產品相關,而是平板如何安裝Linux系統。一些問題甚至能追溯到10年前。

可見,Linux平板一直以來都有市場需求。而驅動是攔在用戶面前的第一道障礙。

沒有驅動,Linux平板的部分硬件就無法工作。Ubuntu Touch就是前車之鑒。

Ubuntu Touch到現在也僅僅能做到兩款官方平板能驅動所有硬件,雖然有開源社區的廣泛支持,但沒有其他任何一款平板能完美驅動。

現在兩種解決方案,一種是使用非常成熟的工業級芯片

比如圈內知名的Linux平板PineTab,還在使用4核A53架構芯片,性能拉胯是必然的。很難想像這是一款2020年發佈的設備。

體驗首款Linux消費級平板 原來芯片和系統全是國產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為主流平板芯片專門開發驅動,但這條路難度顯而易見。

消費級的平板ARM芯片主要由高通、聯發科與國產的紫光展銳等提供,這些芯片基本都是為Android設計,廠商不提供Linux硬件驅動,所以讓這類芯片運行Linux就要面臨自己開發驅動的困難。

然而意料之外的是,JingOS選擇了這條更難的路。

這也是為什麼JingPad使用了國產芯片的原因,紫光展銳有意願聯手——他們有國產OS的情懷原因,也看到了平板「生產力化」的趨勢,以及商業前景。

在有芯片廠商支持之下,JingOS團隊現在實現了Android系統的驅動為Linux所用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所以從另一個層面來說,Linux平板驅動的問題,JingOS團隊也初步給出了可行方法。

並且從他們成功獲得認證的XX項專利來看,也是在這種解決挑戰的過程中實現的。

實際上,之前Linux平板的問題並非隱秘,就是能否與時俱進,而不是讓開發者守着古董設備做開發……

於是JingOS團隊針對痛點,迎難而上開發驅動程序和觸屏應用,無疑是踏出了勇敢的一步。

剩下的主要矛盾,其實就是生態了。

本質上,這是Linux多年不重視平板,導致的體驗真空造成的,但JingOS既然「頭鐵」,要走通Linux平板之路,就必須繼續披荊斬棘。

那麼問題也就來了——

為啥一個創業公司,要以一己之力去做一個國產OS和Linux平板?

為何要做國產OS和平板?

在此次「debug」交流中,JingOS團隊也分享了初衷。

一方面是看到趨勢。

無論是蘋果iPad的進展,還是微軟Surface的努力,還是華為鴻蒙OS的雄心,都在提昇平板的交互地位。

更加直白來說,平板及其配套的操作系統,有可能成為統一手機和PC兩大生態體系的中樞交互終端。

加之AIoT加速實現的萬物互聯,平板的價值更加不言自明。

所以從大趨勢來說,誰能賦予平板更強的生產力,誰就有可能站上浪潮之巔。

這也是JingOS團隊基於Linux打造平板的天時原因。

其次,還有地利——國產可信。

更為大眾熟悉的叫法是國產可替代。

拜近幾年的太平洋形勢所賜,國產芯片、國產系統、國產可替代方案,正在悄然形成剛需市場。

越來越多中國公司,特別是政企客戶,都因為安全和穩健經營考量,把國產自主可控的方案納入必備供應之列。

如PC上的統信UOS、麒麟,份額都在不斷上漲。

體驗首款Linux消費級平板 原來芯片和系統全是國產

但在移動端,除了全平台的鴻蒙外,幾乎沒有適配方案。

所以JingOS既是看到了這種機遇,也看到了國產PC系統基本都基於開源的Linux——打造基於開源Linux的移動OS,也就能實現基礎生態上的更廣泛連接。

更何況平板上的Linux現在幾乎是一項空白,而很多運維工作、戶外安裝工作,又都離不開平板。

這也就能解釋,為何JingPad的國產化程度如此之高。

也同樣能解釋,核心SoC的提供方紫光展銳,為何願意與這樣的「非主流」新物種聯動和適配。

未來JingOS以100%國產開啟可信產業商業化之際,也是紫光展銳高歌猛進之時。

這倆「綁」在一起,不就是國產版Wintel?不就是國產領域的Android+ARM?

最後,天時地利之外,還有人和。

開源社區對Linux呼聲很高。

於是策略上,JingOS首先選擇了從開源社區打響第一槍。

在2021年,一個中國創業公司如果一開始就標榜要打造國產OS,放話自主可控……

幾乎難逃「被口水仗淹沒」的命運。

所以JingOS很聰明,選擇了率先在程序員群體中贏得信任,並且還是海外論壇上獲得開發者認可,先談技術能力,再表露情懷和發展方向。

而今年以來,JingOS在Hacker News上多次熱榜第一、YouTube視頻70萬播放量的成績,無疑就是技術性上最好的證明。

體驗首款Linux消費級平板 原來芯片和系統全是國產

這種熱情,也讓JingOS團隊更加認定:Linux平板哪怕只聚焦於開發者群體,也不愁沒有市場。

如果需求驗證到最後,被衡量的只是做得夠不夠好而不是是不是真需求,那基本就能莫愁前路無知己了。

所以再回過頭來看,都2021年了還有移動OS能火,確實不在意料之內。

但JingOS,藉助天時地利人和,不光頭鐵有勇,還有精確制導般退可守進可攻的謀,引發熱議也就情理之中。

並且這種勇和謀,也是其創始人在連續創業中獲得的「時間的饋贈」。

所謂一切過往,皆為序章。

JingOS,就是他回到中關村創業大街翻開的全新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