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國勇、裴偉士、張傑、施敏榮獲2021「中國諾獎」,單項獎金約650萬元!

  • 2021 年 9 月 13 日
  • AI
 AI科技評論報道

9月12日上午10時,2021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香港大學袁國勇教授和裴偉士教授獲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生命科學獎」,獎金為100萬美元。

其獲獎理由是,他們發現了冠狀病毒(SARS-COV)為導致2003年全球重症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病原,以及由動物到人的傳染鏈,為人類應對MERS和COVID-19冠狀病毒引起的傳染病產生了重大影響。

此外,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張傑,因實現超時空分辨高能電子衍射成像和激光核聚變的快點火研究而獲得「物理科學大獎」;陽明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暨電子研究所施敏,因其在對金屬與半導體間載流子互傳的理論認知做出的貢獻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未來科學大獎是中國首個世界級民間科學大獎,由未來論壇於2016年成立,下設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數學與計算科學三個獎項。大獎採取提名邀約制和國際同行評審制,諾貝爾獎得主、圖靈獎得主、菲爾茲獎得主以及數十位美國、法國、德國等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參與了提名與評議過程。 

以下為獲獎人詳情:


生命科學獎:袁國勇、裴偉士

袁國勇教授於1956年出生中國香港,1998年獲得香港大學博士學位。現為香港大學教授,香港醫學科學院的病理學家、外科專家,皇家內科醫學院榮授院士,英國格拉斯哥皇家醫學院外科榮授院士和美國醫學院士;2006-2007年獲裘氏資深研究員獎;2007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士, 2002年被評為香港太平紳士;2004年獲得香港特別行政區頒發的銀紫荊獎章。

他的研究特點是針對對各種病床上的各種疑難雜症尋找治療方法,然後把臨床樣品帶到實驗鑒定新型的致病病原體,許多動物源性的病源就是這樣發現的,利用實驗室的研究發現和他的經驗以及領導才能協調醫生,微生物學家和流行病學家,他曾多次幫助政府控制疫情在小區、醫院或動物中的爆發。

袁國勇和裴偉士的研究小組於2003年治療了中國香港的第一例重症呼吸綜合征(SARS)患者,並從臨床標本中分離出冠狀病毒(SARS-COV-1),為設計診斷和病症鑒定提供了必要信息(Lancet April 19,2003)。

他對野生蝙蝠中SARS類冠狀病毒的持續研究,大大擴展了我們對人畜共患病宿主、跨物種傳播障礙,發病機制、與疾病和診斷的認識。鑒於蝙蝠衍生的類似SARS的冠狀病毒的高流行率,他們的研究預測了人類似SARS的流行病可能再次出現,並強調了公眾衛生防備的重要性。

正如所料,蝙蝠冠狀病毒HKU4/5被認為是引起了流行中東呼吸綜合征的MERS-CoV病原的前身。

裴偉士於1949年出生於斯里蘭卡,1981年獲得牛津大學博士學位。現為香港大學教授,錫蘭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英國牛津大學哲學博士,英國皇家病理科醫學院院士,倫敦皇家學院院士,英國皇家病理學院及醫學院院士,香港病理學及醫學院院士,香港社區醫學院榮譽院士,英國公共衛生學院院士,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

他目前的研究包括關於流感病毒的機理、先天免疫反應、傳播、生態、及在人類和動物 (例如家禽、豬和野鳥) 中的流行病學。他的研究對人類豬流感和禽流感病毒的出現和其他病理機理有重大的發現,其共同參與的研究亦對控制流感和動物流感提供實證基礎。同時,他對H5N1禽流感所引發的嚴重肺炎有嶄新理解,以至對此病引入新的治療方法。

2003年SARS爆發期間,他在SARS冠狀病毒的發現、診斷和病理研究中擔任了重要角色。目前,他亦對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進行研究。


物理科學獎:張傑

張傑,1958年出生於中國山西。1988年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目前是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教授。

自從 J. J. Thomson 發現陰極射線的一個多世紀以來,電子束在科學技術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各種電子顯微鏡的發展讓人類可以直接觀察到物質的微觀結構,例如材料的晶體結構以及質子和中子中的夸克和膠子。高能電子束使微結構的精確塑造和材料特性的創新變革成為可能。

張傑博士是開發利用太瓦到拍瓦激光束有效生成受控、高強度快電子束(~100 keV 到 10 MeV)方法的先驅。利用這一技術,張傑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快電子束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包括高效產生非熱電子、用激光調節電子束能量、實現高定向電子發射,以及創時空分辨世界紀錄的電子束成像。

張博士團隊研發的可精確控制的高強度快電子束為一系列其他重要的科學探索提供了可能。例如,他們開發了 MeV 超快電子衍射和成像設備,並展示了亞埃空間分辨率和創紀錄的 50 飛秒時間分辨率。他們使用超快激光場成功地改變了量子材料的維度,並觀察到了光誘導的新型相變。此外,他們的這一技術還幫助實現了更緊湊、更高效的高能粒子加速器。同時,他們還通過超快電子衍射實現了單分子成像。

張博士對快電子束的研究最初是為了研究慣性約束聚變 (ICF)。這個過程如果實現,可以為人類提供無限的能量供應。高強度超短脈衝快電子束為 ICF 提供了快速點火的關鍵工具,他是對這一新物理過程最早探索者之一。快速點火方法將燃料點火與壓縮分開,使這兩個過程可以獨立優化,同時避免不穩定性。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施敏

施敏教授於1957年畢業於台灣大學電機系,1960年在華盛頓大學獲電機工程碩士,1963年在斯坦福大學獲電機工程博士。1967年在美國與姜大元博士共同發現浮柵存儲(FGM)效應,是廣泛應用的快閃存儲器之核心發明。

本次獲獎的科學工作是他1968-1969年在新竹交通大學 (今陽明交通大學) 期間完成的。這項工作對金屬與半導體間載流子互傳的理論認知做出的貢獻,促成了過去50年中按「摩爾定律」速率建造的各代集成電路中如何形成歐姆和肖特基接觸的關鍵技術。

施敏教授對跨金屬/半導體 (金/半)載流子的傳輸理論和實踐,做出了基礎性和開創性的貢獻。他對於大範圍摻雜(/) 和工作溫度 (硅: 77K-373K;砷化鎵:50K-500K)的金/半接觸特性,通過跨金/半界面勢壘的量子隧道穿越、熱電子發射、鏡像力降低、和二維統計雜質變化的共同效應都做出了分析和實驗。這些對硅和砷化鎵半導體的前沿貢獻, 不僅奠定了歐姆和肖特基 (歐/肖)接觸的科學理論基礎,並且開啟了製造近代半導體器件的可擴展途徑。在接下來的50年中,它們被廣泛的用於計算、通信、傳感、控制、成像和記憶之芯片電路的製造,對人類生活和文明有巨大貢獻。

此外,施敏教授撰寫了具有傳奇色彩的研究專著《半導體器件物理學》。這是一本全球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研究人員「必學」之書,一直被研究生院教師/學生以及整個電子和光子行業的工程師使用和引用。

 

 歷年獲獎者一覽

2016年至今,未來科學大獎共評選出20位獲獎者,獲得了科學與社會領域的廣泛認可。他們均是來自生命科學、數學、物理、化學、計算機等基礎和應用研究領域極具成就的科學家。

未來科學大獎單項獎金為一百萬美元(人民幣約650萬元),每項獎金由四位捐贈人共同捐贈:「生命科學獎」捐贈人為丁健、李彥宏、沈南鵬、張磊;「物質科學獎」捐贈人為鄧鋒、吳亞軍、吳鷹、徐小平;「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捐贈人為丁磊、江南春、馬化騰、王強。歷年獲獎者分別為:

生命科學獎:

盧煜明(2016年)

施一公(2017年)

袁隆平、李家洋、張啟發(2018年)

邵峰(2019年)

張亭棟、王振義(2020年)

物質科學獎:

薛其坤(2016年)

潘建偉(2017年)

馬大為、馮小明、周其林(2018年)

陸錦標(2019年)

盧柯(2020年)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許晨陽(2017年),

林本堅(2018年)、

王小雲(2019年)

彭實弋(2020年)



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