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篇:一文講懂樹莓派命令行文本編輯工具Vim的使用
簡介
眾所周知,在Linux系統下的命令行調試界面,經常會遇到需要文本編輯的情況,而樹莓派官方系統默認自帶了Nano編輯器,Nano的操作門檻更低,但卻不如Vim編輯器方便。Vim編輯器是由早期在Linux系統中流傳廣泛的編輯器Vi編輯器演化而來,更通用,使用也更廣泛,操作習慣更依賴於純鍵盤操作,所以使用門檻更高,但我相信,今天我們可以快速搞懂內里玄機,一步一步掌握該工具的使用,提高生產力!
硬件準備
- 樹莓派主機(3B/3B+ 、 4B等,提前安裝好系統)
- HDMI顯示屏(推薦直接使用VNC或SSH工具遠程登錄,則可以少準備一個顯示屏)
- 無線鍵鼠一套(有線也可以,遠程訪問則可以不用)
- 路由器
- Windows主機
軟件準備
- 確保樹莓派成功連接互聯網(可以參考前面的教程連接配置網絡)
- Vim編輯器的安裝
- 輸入指令
sudo apt-get install vim
-
測試vim編輯器
輸入指令
vim test.txt
如果成功進入編輯界面說明軟件安裝成功,否則檢查網絡環境,重新執行步驟1、2進行安裝編輯界面如下:
注意這裡的 ~ 符號代表無內容的空行
安裝失敗界面如下:
-
退出Vim編輯器
在上一步驟中進入編輯器後,先不要嘗試輸入其他內容,直接輸入英文的
:q
則可以直接回到命令行窗口,如果不小心輸入了內容,則先按Esc回到初始狀態,再輸入:wq
,回到命令行窗口 -
配置Vim編輯器(可先跳過該步驟,學會下面的基本使用後再來配置)
為方便Vim的使用,可以在/etc/vim/vimrc文件後面添加下面三句
set nu # 顯示行號 syntax on # 語法高亮 set tabstop=4 # tab退四格
使用教程
-
Vim編輯器工作模式介紹
在開始使用之前,有一個很多Vim教程都忽略掉的問題,就是Vim編輯器的工作模式介紹,這一點非常關鍵,關乎後面的功能介紹能否快速理解所以請大家足夠重視!(os:想當初,我就是沒搞清楚這個模式,被搞得暈頭轉向的。)Vim編輯器一共有三種工作模式,每種模式分別用來執行不同的操作和功能,分別介紹如下:
-
1.1 初始模式
進入方式:使用vim [file-name] 指令進入剛剛打開vim的模式,或者在任意模式下按’Esc’ 按鍵進入該模式。
用途:模式切換,文件保存,退出vim,文本查找等用途。
-
1.2 可視模式/視圖模式
進入方式:按Esc退出編輯模式,非編輯模式下按v 進入可視模式。
用途:在此模式下,可以使用上、下、左、右鍵或者 k(上)、j(下)、h(左)、l(右) 命令進行光標移動並選中文字,還可以對文件內容進行複製、粘貼、替換、刪除等操作。
-
1.3 輸入模式/編輯模式
進入方式:在初始模式下,按i 或a 進入該模式。
用途:在輸入模式下可以對文件執行寫操作。
-
-
基本操作(分別按模式歸類
-
初始模式
- :w 保存不退出
- :q 不保存退出,一般與w搭配
:wq
保存並退出vim,回到命令行界面 - :! 強制性操作,一般與q搭配
:!q
為強制退出不保存 - / + 文本 查找字符串命令,查找多個匹配結果,可以n鍵向下查找,N向上查找。
- set nu 顯示行數。
- set nonu 不顯示行數
- sp + 文件路徑 再打開一個窗口,sp表示水平切分窗口,vs表示垂直切分窗口。
- v 進入視圖模式
- i/a 進入編輯模式
-
視圖模式
- 上、下、左、右鍵或者 k(上)、j(下)、h(左)、l(右) 命令進行光標移動並選中文字
- 選中文本後,d剪切 y複製 p粘貼
- x 刪除光標所在的單個字符
- dd 刪除一整行(相當於剪切),p 粘貼
- yy 複製單行
- u 撤銷
- Esc按鍵 退出視圖模式回到初始模式
-
編輯模式
- Esc按鍵 退出視圖模式回到初始模式
- 其他按鍵則正常輸入文本即可
補充
至此為止,你已經初步掌握Vim編輯器的使用了,是不是沒有想像的那麼難,當然上面介紹的主要是常用的一些操作,基本也能滿足日常Linux的使用了。新手使用vi可能不習慣,慢慢的被虐多了就覺習慣了 。順便提醒一句,linux系統是區分大小寫的。另附vi/vim鍵盤圖一張,想探索更多操作就慢慢研究這張圖吧。
下期預告:
進階篇:樹莓派OLED的使用
歡迎各位老鐵一鍵三連,本號後續會不斷更新樹莓派、人工智能、STM32、ROS小車相關文章和知識。
大家對感興趣的知識點可以在文章下面留言,我可以優先幫大家講解哦
原創不易,轉載請說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