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微管理43 – 單飛
四代曾經聽到過一個故事:有一對父母對一件事非常奇怪,百思不得其解。
事情的大概是這樣的他們的兒子從小都是姥爺帶大的,孩子的姥爺對孩子非常寵愛,簡直就到了要星星不會給月亮的程度。

後來姥爺逝世,當父母將姥爺去世的消息告訴那個孩子的時候,他們滿以為孩子雖然沒有成年,但是也一定會非常悲痛,結果,讓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孩子居然滿臉無所謂,該玩什麼還是玩什麼。
而不久之後,當孩子精心養着的那隻貓死掉的時候,孩子卻是嚎啕大哭,念念不忘。
對於這麼鮮明的對比,那對父母覺得非常不能理解,難道姥爺在孩子的心中難道還比不上一隻貓嗎?為什麼姥爺去世的時候無所謂,而那隻貓死去的時候哭的死去活來呢?

確實,按照父母的理解,姥爺是孩子的至親之人,對於孩子來說理應該非常重要,離世就應該悲痛萬分,而貓只是一隻牲畜,死了就死了嘛!
四代剛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頓時心裏湧出了一種非常熟悉的感覺。確實,這個場面實在太普遍了,只不過四代一直不曾分析過出現的原因;當故事後面的謎底揭曉的時候,四代又覺得雖是意料之外,卻是情理之中。問題中對比強烈的表現都源自一個詞彙:感情投入。
我們先看姥爺,姥爺對孩子的愛很大,表現的也很充分,但是這份愛的投入是單方面的,也就是說孩子根本沒有主動參與進來,他只不過是被動的接受,久而久之,他就會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所以自然不會有什麼感動,所以姥爺去世的時候也會表現的無動於衷。

現在再看那隻貓,孩子對貓的照顧,就像姥爺對待孩子一樣,一樣的無微不至,孩子對貓投入了大量的感情,所以貓死掉的時候,孩子會傷心欲絕。
綜合上面的分析,其實我們可以得到一種啟示,那就是如果要想讓一個人重視一個東西,那就讓他投入感情,讓他主動的參與到互動的環節中。
這個啟示對孩子的教育啟發很大,而對於管理學的意義同樣重大。
四代覺得,要想充分提高團隊中每個人對於項目產品的重視程度,激發大家的責任感、激情和主人翁精神,我們就需要讓大家積極的參與到項目的決策和實施過程中來,這就是在團隊的每件事上,四代都要發動團隊每個人參與的根本原因,只有他們像那個孩子對待貓一樣的去對待項目,他們才會對產品倍加關注,盡心儘力的去做好相關的每一件事。

四代覺得,這也是傳統的管理中,命令式管理,忠誠度培訓和企業文化熏陶不能取得的效果。其實大道理都懂,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靠「各種忽悠」是忽悠不了大家的,進入這個行業的都不是傻子,只有真真正正的讓團隊參與進來,大家才會真切的感受到項目的存在。
所以,在四代看來,只有真真正正的讓團隊人員掌控一部分的功能,對這部分代碼完全負責,才能真正的激發他們的責任感,所以四代很早之前就開始考慮讓大家負責一些功能模塊的代碼。
在路飛來之前,四代就已經將一個完整的軟件診斷工具交給了鼬。在路飛試用期結束以後,四代又把相對獨立的數據中心程序交給了路飛。
雖然在短期內,他們並沒有意識到有什麼特別,而且也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觸,但是任何事情都有這樣一個培訓與馴化的階段,四代相信自己,也相信他們。

對於每個人負責的功能,他們可以在每個Release中決定給這個小產品添加什麼樣的功能,做出什麼樣的優化,而且不僅是功能他們照單全收,代碼也是完全負責。後面只要是這一塊的任何改動,他們都要參與代碼Review。如果對於他們掌握的那一塊有什麼質疑,他們也需要對提出的人進行解釋。
當然了,其中的某些活動能否開始,取決於團隊中的成員是否已經成長到能接下這些事的地步,比如代碼Review,只有該成員到了能進行代碼審查的這個水平,四代才會將這部分權力授予他。
說到這裡,四代想到了谷歌的開發人員的一項日常安排:員工在每周的工作時間裏,可以拿出20%的時間干自己想乾的任何項目。
很多的老闆都非常欣賞這樣的安排,但其實根本不會實行。
因為一方面都覺得自己的項目太緊,根本沒有時間考慮這些,而另外一個方面又覺得自己的員工還沒有到那個層次,做出這樣的安排會浪費掉這部分時間。

確實,就像四代前面聲明的那樣,任何看起來很好的東西都是擁有者在很長時間段內不斷積累,不斷調整,得到的最符合他當前狀況的安排,而這些對於別的人都是不具備的,要引入別人的經驗,需要先本地化,就是引入別人的思路,思考別人這麼做的那個時刻的原因,然後按照自己的現狀進行演繹。
四代覺得,谷歌允許員工拿出20%時間干其他事,可能因為如下一些原因:
一是為了創新,全公司參與的創新。
作為最為成功的互聯網公司之一,四代認為,谷歌的創始人十分清楚激發每個員工創造力的重要性。在不斷的嘗試和試驗中,在谷歌不僅誕生了大量新奇的產品,而且大量的新新技術在公司得到了大範圍的傳播,對於一個以技術起家,以技術為核心競爭力的公司來說,時刻營造和打造更為強大的技術壁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二是為了激發團隊。
一個技術公司最怕陷入默默無聞的狀況,為了激發團隊爆發出新的創造力,很多公司只會不斷的補充新鮮的血液,殊不知那些老員工才是項目的根本,不把他們調動起來,一切都是扯淡。
三是為了留住人才。
很多人離職就是因為厭煩了日復一日單調的項目安排,而讓他們有機會做些自己感興趣的項目可以很好的緩解這種情況。

有了這麼好的榜樣在,有樣學樣,四代覺得完全可以在紅細胞試試看,讓他們各自獨立的單飛,可以提高他們的參與度與責任感,又可以直接提高團隊的活力,還可以營造一種混沌狀態,激發每個人的不確定,促進新功能的雜交和繁育,真是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好吧,終於聊到了團隊的混沌狀態、不確定性和創新。「創新」,這是個讓所有公司都望眼欲穿的東西。那麼到底什麼是「創新」?如何「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