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門集中治理攝像頭偷窺 這3個月「收穫滿滿」

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消息,今年5月以來,中央網信辦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深入推進攝像頭偷窺等黑產集中治理工作,對人民群眾反應強烈的非法利用攝像頭偷窺個人隱私畫面、交易隱私視頻、傳授偷窺偷拍技術等侵害公民個人隱私行為進行集中治理。

中央網信辦指導各地網信辦督促各類平台清理相關違規有害信息2.2萬餘條,處置平台賬號4000餘個、群組132個,下架違規產品1600餘件。

其中,重點網站平台清理有害信息8000餘條、處置違規賬號134個;電商平台下架違規宣傳或違規售賣攝像設備1600餘件、處置違規賬號3700餘個、清理違規信息1.2萬餘條。對存在隱私視頻信息泄露隱患的14家視頻監控APP廠商進行了約談,並督促其完成整改。

工信部組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專業機構、基礎電信企業,以及18個重點視頻監控雲平台、攝像頭生產企業代表,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攝像頭網絡安全集中整治工作。

工信部還督促攝像頭生產企業對照安全標準開展自查自糾,組織檢測機構進入5家攝像頭生產企業開展現場巡查和產品抽檢;組織對18家具有行業代表性的視頻監控雲平台開展檢查,發現處置SQL注入、越權操作等一批高危漏洞;全面排查聯網攝像頭存在的安全隱患,發現4萬多個弱口令、未授權訪問、遠程命令執行等攝像頭漏洞,取證並處置500餘個。

公安部組織全國公安機關依法嚴打提供攝像頭破解軟件工具、對攝像頭設備實施攻擊控制、制售竊聽竊照器材等違法犯罪活動,共抓獲犯罪嫌疑人59名,查獲非法控制的網絡攝像頭使用權限2.5萬餘個,收繳竊聽竊照器材1500餘套。

市場監管總局組織召開互聯網平台企業行政指導會,要求平台企業嚴格履行主體責任,強化對平台內假冒偽劣攝像頭等商品的治理,並要求限期一個月完成全面整改。

四部門集中治理攝像頭偷窺:清理違規信息1.2萬餘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