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嚕說明睡得香?專家:這是病得治!
- 2019 年 12 月 21 日
- 資訊
打呼嚕又稱打鼾,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睡眠現象。 有些人以為,睡覺時如果打鼾,那睡的肯定很好,真相真的如此嗎?人民網採訪了北京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王曉雲,為大家科普關於打鼾的知識。
打呼嚕是指睡眠中因上呼吸道狹窄使懸雍垂(齶垂)發生振動而發出的響聲。王曉雲表示,打呼嚕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打了兩下或者幾下之後突然不響了,沒有呼吸,空氣進不到肺裏面,這種現象叫做“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SAHS)”。
打呼嚕最主要的一個因素就是肥胖,這是因為在肥胖人群的脖子部位會堆積很多脂肪,在這些脂肪的擠壓之下就會讓呼吸道變得狹窄,導致氣體在通過呼吸道的時候出現旋轉而發出呼嚕聲。
不良嗜好也會導致打呼嚕情況發生。吸煙喝酒或者服用安眠性藥物也會抑制呼吸,嚴重的甚至還會誘發睡眠呼吸暫停。此外,吸煙還會導致上呼吸道炎症以及水腫情況出現,因此戒煙也可以降低打呼嚕出現的概率。
夜晚打鼾、間斷呼吸、白天疲勞、嗜睡……如果一直得不到治療,會與失眠一樣將導致嚴重的後果。因為所謂的睡不夠,其實是由於OSAHS患者在夜間睡眠時反覆發生呼吸暫停,而導致身體尤其是大腦處於反覆缺氧狀態,並導致睡眠片段化和結構紊亂,深睡眠明顯減少,睡眠效率下降,所以才出現了老犯困、不夠睡的情況。
很多人以為“倒頭就睡着”是好事,其實不然。從躺在床上到入睡,如果短於5分鐘,即為睡眠潛伏期過短,說明其處於睏倦嗜睡狀態,而這正是OSAHS的常見表現之一。臨床證實,“倒頭就睡”很可能是習慣性打鼾者、嚴重睡眠呼吸暫停患者自我感覺睡得好的“假象”。
王曉雲最後表示,OSAHS患者生活中應當保持鍛煉身體的習慣,除此之外,也要遠離不良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