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魏建軍:中國品牌汽車超越合資車 三五年里僅一次機會
6月28日,「長城汽車2025戰略發佈會暨第8屆科技節開幕式」在保定哈弗技術中心盛大召開。
期間,長城汽車正式發佈2025戰略——到2025年,實現全球年銷量400萬輛,其中80%為新能源汽車,營業收入超6000億元,未來五年,累計研發投入達到1000億元。
與會期間,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發言,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已經連續六年全球第一,在新能源這一領域,中國汽車整體水平在世界上是領先的。
在智能化方面,隨着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出,依託5G和中國的智能化和AI技術的領先優勢,中國汽車品牌已經趕上甚至超過外資整體的發展水平,以清潔能源為基礎的新一代智能汽車,將構成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新格局可以說,中國汽車正迎來最好的發展時代。
當新能源智能汽車,正在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新型引擎,中國汽車品牌已經在這兩個領域具備了優勢,但是,這個時代充滿機遇的同時也面臨挑戰。
中國品牌整體面臨的是有些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的瓶頸尚未取得突破,整體科技創新能力還偏弱,而全球的外資品牌,已經開始在加大這一布局。
留給中國自主品牌的窗口期非常短,稍縱即逝,只有三五年時間,中國品牌不進則退,中國自主品牌要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超越,只有在這三到五年的時間裏,快速放大現有的優勢,才有可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這個新賽道上領跑。
而且,中國汽車品牌的機會只有一次,長城汽車必須把握住這新一輪的變革機會,持續打造競爭力,領跑新賽道,打贏中國走向全球的目標。
長城汽車過去幾年走過,以及還要走下去的路,魏建軍將其定義為全球化。當前,長城基於全球大布局,研發大投入,企業大變革和用戶大運營的新定位,進行了全面徹底的創新變革,推動長城汽車向全球化科技公司轉型,以全球大布局為總體方向,構建長城汽車全球競爭力。
魏建軍認為,全球化是汽車企業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發展路徑。為了實現長城汽車的全球戰略,長城不僅布局了全球化的研發、生產、銷售,也持續深耕品牌技術人才的全球化。
研發方面,長城汽車已經構建了以中國為中心,涵蓋亞洲、歐洲北美的七國10地的研發佈局,在生產方面在中國建立了9個生產基地,在海外建立了俄羅斯、印度、泰國三個全工藝海外工廠和5個KD工廠,同時在推進南美歐洲等地的整車項目,未來還將在重點海外市場加速運營。
長城汽車的檸檬、坦克和咖啡智能三大技術品牌,生出了數十款全球車型,在長城汽車的泰國工廠,生產的基於檸檬平台的第三代哈弗H6 HEV今天正式上市,這是長城在泰國推出的第一款車型,也是長城汽車研產銷的最新成果。
另外,魏建軍表示,經過多年的實踐,長城認為用戶的消費選擇,是以品類來思考,用品牌來表達的,所以,長城汽車持續進行品類創新,以品類領先打造品類品牌,以使長城在不同的細分市場獲得認可。
哈弗已經連續11年保持中國SUV銷量第一,長城皮卡,連續23年在國內銷量第一名,而且出口第一,歐拉作為全球第一個最愛女人的汽車品牌,深受女性用戶的愛戴,坦克上市即巔峰,以潮玩越野的定位引領全球智能越野車的潮流。
對於未來,魏建軍透露,長城將通過全球化的布局,將在2025年實現全球年銷售400萬輛目標,其中80%將是新能源汽車,營業收入將超過6000億元。
為達成這一目標,長城汽車將持續進行研發的大投入,未來五年累計研發投入將達到1000億元,這些投入將集中在純電動、氫能、混動等新能源領域,提升綠能的應用;
加速從低碳到零碳的步伐,將着力在低功耗,大算力芯片,和碳化硅等三代半導體關鍵技術的投入,以及現代傳感、信息融合、人工智能等方面做好軟件和硬件的交互融合,確保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為全球用戶打造更綠色更智慧更安全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