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十年 創新還是壟斷?
- 2019 年 12 月 17 日
- 資訊
iPhone幾乎已成為我的生命必需品,無論是早上剛睜眼,還是晚上睡覺前,iPhone都伴隨在我的身邊。
我無法知道從何時起,iPhone在我的生活中開始扮演這樣至關重要的角色。事實上,這樣的感受並非我一人所有。蘋果一手創造了現如今的智能手機形式,隨着智能手機成為主流,該公司市值達到萬億美元大關,改變了現有行業甚至世界。可以說,過去的十年是iPhone時代。
實際上,你現在很可能就正在iPhone上閱讀這篇文章。
iPhone於2007年首次發佈,但在最初的時間裏,它仍然只是一個相對利基的產品,不僅只限於一家無線運營商,目標客戶還僅是早期的技術採用者。而現在,這已經是一筆更大的生意了——在2010年第一季度,蘋果售出了870萬部iPhone;在2018年第一季度,蘋果售出了4700萬部iPhone。
根據其官方銷售數據,蘋果在這十年中至少售出了14億部iPhone,加上今年的預估數據,這一數值可能接近16億。蘋果表示,目前有超過9億部iPhone正在被使用中。
雖然蘋果的iPhone銷量與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統相比相形見絀(該操作系統也已出貨數十億部設備),但是正如蘋果與三星進行的法律訴訟之爭(也許是近十年來最引人注目的技術訴訟)所揭示的那樣,谷歌及其安卓合作夥伴從蘋果的iPhone中汲取了大量靈感。
iPhone也推動了蘋果的增長。在過去的十年中,該公司已經從一家擁有MP3播放器副業的大型計算機公司,發展成為一家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的跨國公司,甚至擁有13.7萬名全職員工。
“毫無疑問,它是過去十年中最具影響力的消費科技產品,”Loup Ventures創始人、資深蘋果分析師Gene Munster表示。
口袋設備
iPhone取代了許多設備,並讓我們的生活交織在一起。
iPhone的出現,讓我放棄了個人通訊器、日曆、便箋和鬧鐘。它取代了車載GPS設備、MP3播放器和手電筒!
“十五年前,我們使用無線手機是為了撥打電話。今天,我們用手機來解決所有事情,它就像是我們生活中的遙控器,”無線分析師Jeff Kagan表示。
用來驗證iPhone強大變革能力的最好例子也許就是相機。根據相機和影像產品協會的數據,2010年約售出1.09億個袖珍相機,但在2018年,這一數據僅有900萬。
喬治敦大學麥克唐納商學院教授Thomas Cooke表示:“有些產品被吸收了,有些產品則已經完全從市場中消失了。這就是自由開放市場的運行規則。”
iPhone既摧毀了許多產業,也催生了眾多新產業。
網約車平台Lyft和Uber的市值總計超過600億美元,它們之所以能夠存在,是因為iPhone上的GPS和高速無線連接。
“你可以瀏覽手機上的所有功能,並回想一下圍繞每個功能所創建的公司。可以說,它幾乎影響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Munster說。
iPhone及其App Store也成為了一個龐大的業務,並為應用開發人員提供了一種向全球受眾銷售產品的簡便途徑。1月,蘋果表示,自2008年推出以來,其App Store平台上的開發人員已經獲利1200億美元,僅2018年就超過了300億美元。
龐大供應鏈
儘管十年來iPhone的核心思想沒有改變,但該設備本身卻變得日益強大。
在2010年代的初期,功能最強大的iPhone是iPhone 3G。作為第二個版本,它具有速度較慢的三星CPU,核心運行速率在412MHz。iPhone 11 Pro是最新版本,配備了蘋果自主設計的芯片,六核最高速度為2.65GHz。根據一些測試,最新iPhone性能可與筆記本電腦相匹敵。
顯示屏也發生了相同程度的改進。2010年的頂配iPhone具有3.5英寸屏幕和15.3萬像素。而最新的iPhone可以配備6.5英寸屏幕,像素超過260萬。
Kagan說:“現在我們使用的是iPhone 11,如果讓我們重新用回iPhone 1或2,就好像回到了功能機時代。”
當然,不好的一面是,iPhone也變得更加昂貴。iPhone 3G的入門級型號僅售199美元,部分還可以享受由AT&T提供的兩年合約機補貼。而Pro iPhone現在起售價達到了999美元,無線合約也是單獨出售的。
蘋果龐大且複雜的供應鏈鞏固了該公司每年交付新模型並顯著提高功能的能力,該供應鏈由蘋果的主要製造合作夥伴富士康所控制,該公司在中國建立了龐大的組裝工廠。蘋果在2017年表示,它在中國創造並支持了480萬個工作崗位。
iPhone和其他智能手機中使用的部件(微型相機、密集電池、高質量觸摸屏)已被複制並最終普及,使一代企業家能夠製造新型硬件產品,例如無人機、滑板車和智能家居用品。
庫克時代
在十年開始時,蘋果還是由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所領導。2011年8月24日,即喬布斯去世前兩個月,蒂姆·庫克接任首席執行官一職。
在庫克的管理下,蘋果已經售出了數十億部iPhone,並獲得了數千億美元的利潤。該公司也曾在某個時刻創造了上市公司最為盈利的財政季度。
在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裏,蘋果都是最有價值的上市公司,直到最近才短暫地將這一桂冠讓給了長期的技術競爭對手微軟以及最近IPO的沙特阿美。
多年來,蘋果在iPhone銷售的支持下積累了大量現金和有價證券,但在2018年的稅制改革後,它表示計劃以回購和分紅的形式將其大部分資產分配給股東。
這些回購幫助該公司股價在拆分調整後增長了900%以上。在2010年1月1日向蘋果投資的100萬美元,在經歷2014年進行的股份“1拆7”後,如今的總價值將會超過913萬美元。
一路走來,蘋果已經跨越了多個重大的里程碑。它於2015年加入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象徵著它既是藍籌股,也是行業標杆持有者。它還得到了投資者沃倫·巴菲特的認可,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現在擁有蘋果5%的股份。
2018年,蘋果成為第一家市值突破1萬億美元的上市公司。庫克在紀念這一歷史事件的備忘錄中對蘋果員工表示:“財務回報是蘋果創新的結果,我們始終將產品和客戶放在第一位,並且始終恪守價值觀。”
2017年,蘋果正式開放了新總部Apple Park,這一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庫比蒂諾的巨型企業園區,建設成本約為50億美元。
蘋果還推出了三大主要新產品線:iPad、Apple Watch和AirPods。這三款產品銷量極佳,但卻無法像iPhone那樣改變世界。
未來十年挑戰重重
深擁多種利潤豐厚的產品,蘋果進入了下一個十年。但是,它也越來越多地需要面臨由其規模和成功帶來的挑戰。
最近,隨着美國政界對大型科技公司持有更多的懷疑態度,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要求蘋果和亞馬遜、Facebook、谷歌一樣提交相關文件,作為反壟斷調查的一部分。最近幾個月,庫克不斷地被迫回應全球媒體的問題,主要涉及公司對App Store平台的控制,以及蘋果是否是一家壟斷企業。
庫克在十月份表示:“沒有一個理性的人會稱蘋果為壟斷者。”
由於每隔幾年就會升級換代,維權人士和消費者權益倡導者也越來越擔心向數億人口出售新硬件設備的環境成本。近年來,蘋果推出了新的回收計劃和舉措,以減少垃圾。
其他人,包括前蘋果首席設計師Jony Ive,則表示擔心iPhone可能會讓人們成癮。作為回應,蘋果推出了“屏幕時間”功能,以幫助人們戒掉這種沉迷於發光小屏幕的癮。
“一個轉折點是蘋果推出了屏幕時間功能,庫克也表示自己使用手機的時間過長,”Light的聯合創始人Kaiwei Tang說。Light是一家致力於限制過度使用iPhone的公司。
但最大的挑戰可能是,iPhone作為一代人的產品,其增長速度不能像過去10年那樣迅速。
iPhone的銷量在2015年達到了2.31億的峰值。從那以後,銷量一直保持平穩。蘋果在2019年表示不再計劃報告銷售情況,並表明總收入和其他指標足以為投資者提供信息。
相反,蘋果開始將投資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它稱為“可穿戴設備”的硬件部門和服務部門上,前者包括Apple Watch和AirPods,後者則銷售諸如Apple TV+和Apple Arcade之類的內容訂閱。但iPhone仍占蘋果2019年銷售額的54%。
至於2020年代對蘋果來說是否會像過去十年一樣美好,我們只能期望這些在線服務和新硬件能夠像iPhone一樣改變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