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疫情升級 啟用全新防控手段!鍾南山公開感嘆
6月1日,首個「獵鷹號」氣膜方艙實驗室在廣州體育館建成並投入使用。據介紹,本次體育館會搭建4個氣膜實驗室,其日檢測產能可超12萬管。
6月2日,鍾南山院士為「獵鷹號」氣膜方艙實驗室工作人員發來鼓勵視頻。「加大核酸檢測篩查的力度,儘快切斷傳染鏈條,這是當前廣東廣州抗疫的首要任務,在廣州實驗室的統一協調下,我們團結整合各方面的力量,『獵鷹號』方艙實驗室緊急啟動,賦能抗疫,讓我們齊心協力,堅決打贏廣東這場疫情防控的硬仗。」
目前,「獵鷹號」方艙實驗室設地廣州體育館,體育館為5000平方米,將安置4個氣膜實驗室,每個氣膜實驗室佔地約210平方米。6月1日,首個氣膜實驗室已經搭建完畢並投入使用。其餘3個氣膜實驗室也正在進入緊張建設的階段,預計6月3日可投入使用。
氣膜方艙實驗室由廣州實驗室、國家呼吸中心、廣州呼研院等提供技術指導,金域醫學負責運營。每個實驗室分為試劑準備區、樣品處理區、擴增區三組,內部配有從自動開蓋加樣機、全自動核酸提取、全自動點樣等全自動檢測設備,以及PCR擴增儀。
按照目前的配置,每個「獵鷹號」氣膜方艙實驗室全天候運轉,日檢測產能便可以達到3萬管,可以保證結果在24小時內發佈。相比之前需要投入48名人員來完成3萬管的核酸檢測任務,全面引入自動化設備後的「獵鷹號」氣膜方艙實驗室減少至40名成員,即可實現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