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要涼?官方發話: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

5月21日晚間,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金融委)召開第五十一次會議,會議提出三點大要求,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堅決防範個體風險向社會領域傳遞。

這也是國務院層面第一次對於比特幣挖礦與交易明確提出打擊要求。

此消息一出,比特幣的價格失守36000美元關口。除了比特幣外,其他加密貨幣也崩盤,比如以太坊一度跌破2200美元。

此前,因為馬斯克讓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在一段時間內都登上熱搜。

5月13日,馬斯克在社交平台宣布,暫停接受比特幣購買特斯拉汽車,原因是比特幣挖礦和交易,會導致碳排放。馬斯克的態度轉變,比特幣就從5.5萬美元跌到4.6萬美元,狂泄近9000美元。

5 月 21 日, 馬斯克表示,對大型比特幣「礦場」消耗的可再生能源進行審計,可能會有助於緩解人們對加密貨幣造成能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的擔憂。

期間,馬斯克又有對狗狗幣等虛擬貨幣的動作,幣圈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此前雷鋒網曾發文, 為什麼馬斯克一兩句話就能給幣圈掀起腥風血雨?

上海人工智能與變革管理研究院區塊鏈技術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劉峰曾表示,「幣圈和股市不同,有自由市場的概念,整個宣傳是去中心化。如今幣圈兒市場還在初期階段,因為市場有很多分散、去中心化驅動的特性,因此馬斯克這類的超級大網紅的話語權很大。」

從上面我們也可以看到,比特幣的價格十分受消息的影響,一個好消息和壞消息都能讓比特幣暴漲與暴跌。

近期關於比特幣的監管政策十分頻繁,同樣也呈現了比特幣這一特點。

在5月18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等聯合發佈公告,要求有關機構不得開展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業務,同時提醒消費者提高風險防範意識,謹防財產和權益損失。

同日,內蒙古自治區能耗雙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發佈文件要求全面清理關停虛擬貨幣「挖礦」項目,並鼓勵舉報,嚴厲打擊。

到5月19日,比特幣的價格較於4月已經「腰斬」,暴跌到3萬美元。

5月21日,香港特區政府建議在港運營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必須獲得香港市場監管機構的許可,並且只能向專業投資者提供服務。

有業內人士表示,「國家出面做這些表態,是維護整體社會秩序的應有之義。但是具體實行上還要觀察,是從防範風險傳遞的方向展開,還是徹底做一刀切,這兩個做法產生的效果是不同的。」

比特幣風險很大

各個政府和機構打擊比特幣,與比特幣的特點緊密相關。

去中心化。比特幣是第一種分佈式的虛擬貨幣,整個網絡由用戶構成,沒有中央銀行。

全世界流通。比特幣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聯網的電腦上管理。不管身處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購買、出售或收取比特幣。

央視報道,比特幣具有去中心化、全世界流通等特點,正是這些特點,使得它很難被監管,無法通過資金流向,追蹤違法犯罪行動。

而且比特幣還處於無政府狀態 ,因此比特幣在很多灰色領域大行其道,大量用於逃稅、洗錢、走私、販毒等等。

而因比特幣具有全球流通的特點,當比特幣兌換成美元或者歐元從而規避監管,也對國家的金融安全造成負面的影響。

事實上,比特幣的實際價值、波動性、投機性、無政府性,都使得比特幣不再是一種避險的投資工具,而是投機工具。

據澎湃新聞報道,劍橋大學替代金融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5月17日,比特幣挖礦在全球的年耗電量大約是134.89太瓦時(1太瓦時為10億度電)。如果將比特幣比作「國家」,其全球耗電量排名可達27位,已超過瑞典。

有業內人士認為,「比特幣如果沒有這些類似「玩遊戲開掛」的集中挖礦,而是利用互聯網的閑置資源,發展慢一些,能夠足夠分散到大量IT人員手中,也許會是一個更有價值的算法遊戲,在娛樂中逐步把技術和機制實用化,為人類社會平等化有所貢獻。」

避免成為虛擬幣市場的犧牲品

央視網直接發評提示比特幣風險,稱比特幣背後既沒有金本位的內在價值,也沒有法幣的主權信用,更缺乏實際經濟活動的支持和正式的安全保障。

而且早期參與虛擬幣交易的人和現在的群體有較大區別。有資料顯示,早期群體能夠承擔比較大的風險,有相對的經濟實力,對區塊鏈比較熟悉。與之相對的是後進入的群體,學歷、知識、閱歷、承擔風險的能力和早期群體大不相同。

對於虛擬貨幣交易的系統性風險,提供投資者必須保持足夠的警惕,避免成為虛擬幣市場甚至幕後操控者的犧牲品。

早在2017年11月初,中國三大比特幣平台就全部停止交易業務,相關部門也建立了相關技術部門系統,如有發現相關違法金融活動,將移送相關機關,嚴厲打擊。

各個國家對虛擬貨幣的規定(部分):

韓國:禁止金融機構交易比特幣。同時韓國金融監管機構禁止當地金融公司參與比特幣期貨交易。

印度:不承認是法幣。2021年1月31日印度下議院立法禁止比特幣等私人加密貨幣。

美國:SEC監管推進,合規經營是大勢所趨。美國關於虛擬數字貨幣的法律法規和金融行業的監管起步較早,至今已經發展的相對完善,早在2018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就發佈了《關於可能違法的數字資產交易平台的聲明》中確認數字資產屬於證券範疇。而美國對加密貨幣的監管態度通常是全球監管的風向標,也是影響加密行情中幣價波動的重要因素。

這是要涼?國務院金融委: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