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期待的新版Win10被砍!微軟屢戰屢敗
- 2021 年 5 月 17 日
- 資訊
- Windows 10, Windows操作系統
近日,傳來了一個讓微軟粉絲頗為失落的消息——根據The Verge、Windows Latest等媒體的報道,微軟今年的重磅產品之一Windows 10X疑似遭遇擱置,很有可能成為了空中樓閣,不會在年內正式發佈,此後也很有可能不會以之前宣傳的形式,即獨立發行一個版本的姿態,來和用戶見面。
簡單來說,那就是Win10X成為了一個大坑。微軟今年應該不會去填了,在今後也有可能不會去填。業界有觀點認為,Win10X將會融入到Win10正代中,成為Win10中的某些特性。
微軟在去年公布了大量Win10X的信息,這是一個和正代Win10大不相同的版本。Win10X不兼容傳統的Win32軟件,軟件生態依賴UWP開發,而界面UI則全面使用新的Fluent Design設計語言。
按照微軟的構想,Win10X能為新的觸屏設備架起一個全新的生態平台,甚至催生出Surface Neo等雙屏平板這樣的新形態設備。
Win10X被視為微軟開闢新賽道的重要引擎,然而現在,Win10X似乎成為了泡影。
這並不是微軟的新型Windows系統遭受挫折,從Windows RT到Windows 10S,再到現在的Windows 10X,這一路上微軟走得跌跌撞撞。
為何這些新Windows系統屢戰屢敗?今天就來簡單聊聊吧。
傳統Windows成功的秘訣:日積月累的舊生態
我們不難發現,無論是Windows RT、Windows 10S乃至Windows 10X,這幾款新型Windows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拋棄傳統的Win32軟件,另起爐灶建立自己的軟件應用生態。
這幾款Windows都只能通過Windows商店來安裝軟件應用,這讓它們推出之時,就天然地缺乏了來自傳統Windows生態的助力。
而Windows系統之所以能成功,其中一大重要因素就在於,Windows下的軟件長時間保持了極高程度的向後兼容。
Windows生態的獨到魅力,在於你開啟一個十年前的遊戲,還能若無其事地正常遊玩,彷彿這一切都那麼理所當然——要知道,macOS僅僅是將生態轉變到64位環境,就槍斃了之前幾乎所有的32位軟件。
Windows如此強大的兼容性,這在別的操作系統例如macOS、Android中都是不可思議的。
正是由於Windows具有這樣強大的軟件兼容性,使得它在軟件開發者和用戶中都建立起了良好的口碑,並讓Windows歷久彌新。
開發者無須擔心現在開發的軟件,數年後還能不能順利在Windows中運行、需不需要用新的開發套件重構;而用戶也無需擔心現在用得好好的軟件,會不會隨着系統更新而暴斃。
然而,Win10X為代表的新型Windows系統,則挑戰了這一切。微軟試圖脫離Win32生態,重建一個置於Windows商店分發體系下的生態。
結果我們也可以看到了,這類系統推出就面臨著無軟件可用的窘境。缺乏第三方軟件的Windows,對於大部分用戶而言,除了界面長得像,或許壓根就不能算是同一系列的系統。
消費者有什麼理由去選擇一個僅僅只是看上去像Windows的系統呢?
拋離了傳統的Win32生態,也就拋離了多年來在市場上最穩固的立足點,這些新版Windows走得如此跌跌撞撞,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新Windows失敗的禍首:支離破碎的新生態
微軟之所以讓這些新版的Windows拋棄傳統的軟件生態,一大目的是想讓新系統輕裝上陣。
傳統的Windows生態固然讓江山穩企,卻也是一道束手束腳的桎梏——在觸屏時代,Win32軟件已經談不上好的體驗。
因此,微軟想要讓開發者通過Win10X等新型平台,轉向更貼合當代消費環境的新生態,也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微軟的失策之處在於,並沒有為新的生態作好配套。長期以來,Windows應用商店就處於一個近乎荒蕪的狀態,鮮有大型商業軟件乃至優秀的獨立應用登陸其上。
一方面,微軟提供的開發套件飄忽不定,數年內開發套件在尚不穩定的情況下,從Modern App演化到UWP,其中還加入傳統Win32軟件轉制等開發路線,這讓開發者們無所適從;
另一方面,微軟並沒有對這些新平台提供長久的支持,也並沒有在市場上成功推廣相應產品,例如搭載Windows RT的產品寥寥無幾,這很難說服開發者花大精力去為這些平台打造專屬應用。
時至今日,微軟的UWP生態仍未能算得上穩穩站住腳跟,甚至近來有越來越多的著名應用,退出了UWP生態。
例如網易雲音樂,在Win10商店中用Win32轉制的版本取代了原先的UWP原生開發版;又例如騰訊QQ,直接下架了廣受好評的UWP版。
按照開發計劃,Win10X只能夠運行來自Win10商店的UWP應用,在UWP生態不溫不火的現狀下,Win10X難有在市場上站得住腳的支點,這可能就是微軟暫時擱置Win10X的理由。
放棄兼容Win32應用的同時,又無法從新生態中獲取助力,這或許就是新型Windows系統屢戰屢敗的禍首。
微軟到底應該怎麼做?
近年來,市場上並非沒有新系統、新生態取得成功的案例,例如微軟的競爭對手們就做得很好。
蘋果
蘋果Mac平台全面轉向ARM,在生態營造方面,蘋果一方面通過Rosetta 2兼容以往的x86軟件,另一方面則通過SwiftUI和Mac Catalyst,統一移動平台和桌面平台的開發套件。如此一來,ARM的Mac平台既不會和以往的生態積累嚴重脫節,也不會缺乏新生態的滋養。
谷歌
谷歌在ChromeOS的運營上,採取了不一樣的思路。
ChromeOS主打Web應用,而谷歌則是世界上最強的Web服務提供者之一,由此我們可以在ChromeOS上體驗到Web版的Google Docs、Google Drive等工具。而近年ChromeOS則增添了對安卓App的兼容,進一步充實其生態。
本質上,ChromeOS是谷歌Web生態的延伸,在谷歌Web服務已被廣泛使用的前提下,深度綁定谷歌生態的ChromeOS自然容易被接受。
可見,無論是蘋果還是谷歌,它們的新平台都不是空中樓閣。反觀微軟的新型Windows們,在新生態尚未立起來時,就硬生生斷掉和以往生態的聯繫,顯然是行不通的。
新的Windows系統想要取得成功,微軟或許需要向蘋果、谷歌學習,在新平台推出之前,就做好舊生態的引流,並提前營造新生態,同時針對新生態的特性,給開發者提供一套高度可用且穩定的開發工具。
顯然,微軟並沒有能做好這些,才致使新的Windows平台屢戰屢敗。
總結
無論如何,Windows仍是這世界上最流行的操作系統。
守住正代Windows的基本盤,仍足夠微軟輝煌很多年。
但對新道路的探索,始終會是艱難而漫長的過程,希望微軟能夠好好思考產品的真諦,讓新Windows在市場上能穩穩立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