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啟動覓音計劃:探索太陽系之外宜居行星

  • 2019 年 12 月 12 日
  • 資訊

除了美國的旅行者2號之外,目前全球還沒有國家能夠探索太陽系邊緣或者太陽系之外的宇宙,這個級別的航天探索是個極大的挑戰。下一個探索太陽系之外的可能就是中國了,未來中國將開展一系列重大工程,其中就有探索太陽近鄰宜居行星的太空探索計劃——“覓音計劃”。

據國內報道,12月12日,在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子講授的一場國企公開課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袁潔向在場的500名學子描繪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面向2030年和2045年即將開展的重大工程項目,其中便包括太陽系近鄰宜居行星的太空探索計劃——“覓音計劃”。

袁潔介紹,“覓音計劃”將通過發射宇航飛行器,以直接成像手段率先發現和認證太陽系外宜居行星並刻畫其宜居性,同時對太陽系天體開展光譜巡天,揭示水的分佈,以0.01角秒的空間分辨率開啟中外紅波段天文學觀測的新紀元。

“覓音計劃”需要一系列關鍵技術支撐,袁潔介紹稱這些技術包括空間分佈式合成孔徑陣列望遠鏡技術、低噪聲中紅外探測器技術、高靈敏高穩定深低溫空間探測技術、天基成像平台多級系統高精度高穩構型控制技術、天基觀測系統結構優化及數值模擬技術等。

根據之前的報道,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楊宗凱今年3月份也提到了這個計劃,指出“覓音計劃”在軍民融合的戰略背景下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同時對推動控制論、動力學、航天精密測量、智能材料等多個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對實現我國在太空探索的領先地位有重大意義。

此外,在這次會議上,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姜愛民研究員、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蘇雲研究員、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樊學武研究員、上海光機所韓申生研究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邵曉鵬教授為廣大師生帶來“基於望遠鏡陣列的光學綜合孔徑技術”、“未來大型空間光學望遠鏡在軌製造技術”、“系外行星探測面臨的光學技術挑戰”、“看見無法看見—鬼成像研究進展”、“極簡光學系統設計與計算成像”5場精彩的學術報告,圍繞空間光學合成孔徑領域最新研究成果開展深度研討和交流。

中國將啟動覓音計劃:探索太陽系之外宜居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