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中小學校長來訪360 名企名校人才培養基地揭牌
「最重要的是不從眾,創新人才需要保持好奇心,保持求知若渴的心態。其次就是要善於提問,承認自己不懂的東西。最後,要擅於主動學習,保持閱讀的習慣。並且每個創新都不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如果去溯源都是一點點拼湊起來的,了解前人的知識很重要。」周鴻禕在回答劉世偉校長關於培養創新人才時說。
這段話是4月28日,中國基礎教育創新發展論壇知名校長到訪360集團,就「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主題交流活動時,360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周鴻禕談及個人成長經歷時的分享。此次活動由中國基礎教育創新發展論壇主辦,360集團承辦,包括北京中學、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通州校區、北京十一學校、欽州市第二中學等在內的36所知名中小學校長、教育負責人參與。論壇秘書長王海龍與周鴻禕共同為名企名校創新人才培養實踐基地揭牌。
周鴻禕對各位知名中小學校長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作了題為《數字時代的網絡安全挑戰與應對》的主題分享。他表示,未來是數字孿生的世界,網絡安全、數據安全風險遍布在數字時代的所有場景之中,包括工業生產、能源、交通、醫療、金融,以及城市和社會治理等。
「數字化帶來美好的同時也帶來了非常大的挑戰。5G不僅僅是為消費者準備的,而是為物聯網時代準備的。個人互聯網數據對準確性要求可能沒那麼高,但將來商業的數據,數字貨幣的數據等肯定是不能被任意篡改的。」周鴻禕介紹道,「當基礎設施全部架構在軟件之上,軟件的好處大家都知道,但是軟件的壞處意味着世界的基礎變得特別脆弱。整個軟件帶來的漏洞也會越多,軟件是人寫的,而人永遠都會犯錯,這是由人性決定的。人類總是不斷在用新技術,但是新技術都是雙刃劍。人類未來文明會運營在軟件之上,而軟件一定會被攻擊。」數字化時代中安全正被重新定義。15年來,360通過不斷積澱成為了國家網絡安全戰略的科技力量,擁有世界規模最大的安全大數據和知識庫,正逐步成為我國數字經濟的安全衛士。
「包括打印機、攝像頭等在內的學校智能設備都有可能成為網絡攻擊的入侵點,物理世界與現實世界打通後利用漏洞進行攻擊則可能讓學校陷入癱瘓的狀態。」周鴻禕談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學生在家上網課成為常態,網絡安全更加需要重視。未來,隨着數字化步伐的不斷加快,智慧校園也將變得越來越普遍,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可實現高效的校園運營管理。然而,當一切架構在軟件之上時,風險與危機也隨之降臨。對此,他認為,不僅需要關注網絡安全建設,也要重視網絡安全人才教育與培養。
在分享交流會上, 360安全人才能力發展中心負責人姜思紅作了《新時代網安產業變化與人才教育需求》的主題分享。她表示,當前推動開展最大規模的全民安全素養教育迫在眉睫。「網絡安全人才正在分層次逐步加大需求規模,人成為了安全核心的要素,也是網絡安全能力體系建設的基礎。」姜思紅說道。對於網絡安全人才教育,她建議,需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同時需要能力化、階段化、場景化、體系化的培養。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問題方面,姜思紅認為應將技術管控與教育引導相結合,倡導全社會全方位進行引導共同關注青少年網絡信息安全教育。
基礎教育一直是黨和國家的關切所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發展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而網絡安全人才的培養更是數字化時代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對此,360集團始終關注着中國基礎教育的發展,希望通過此次交流活動幫助大家了解非傳統安全領域,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國家安全觀。希望通過搭建教育界和企業的溝通橋樑,使學生具備預先洞見社會問題的能力,從而助力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
據了解,360在致力於構建數字化時代網絡安全底座的同時,也聚焦網絡安全人才培養。通過對人才能力的研究、教育平台的打造、教學內容的開發、教育服務生態的建設,專註於為政府、企業、教育、金融等機構和組織提供網絡安全組織能力諮詢、網絡安全人才能力培養、專業能力認證、人才能力評估服務和組織安全運營能力人才教育平台搭建。
同時,面向未來網絡空間安全挑戰,360安全人才能力發展中心基於網絡安全人才能力體系的研究與提煉,行成了《網絡安全人才能力發展白皮書》,為組織安全能力建設提供人才培養依據與職業發展閉環。
目前,面對網絡安全新型挑戰,360打造了360安全俠護苗計劃示範區——青少年網絡安全強基教育基地,制定了青少年上網安全分析報告為保護青少年上網安全提供思路,推出配適未成年人的安全產品等等。同時,360北京網絡安全教育體驗基地、網絡安全協同創新產業基地、青少年網絡安全科普體驗基地等均已落地。未來,360將藉助名企名校創新人才培養實踐基地為培養優秀的網絡安全人才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