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發話:特斯拉真正該「杠」的是自家車的質量!
近日,特斯拉再次站上風口浪尖。上海車展女子車頂維權事件後,又接連曝出多起負面。
一段日期標註為4月20日的行車記錄儀顯示,一輛黑色特斯拉轎車變換車道時,亮起剎車失靈燈3秒後,仍然以高速追尾前方的綠色小貨車。
據媒體報道,經核實事發地為江蘇溧陽,從當地交警處獲悉事故屬實,責任認定為特斯拉全責,事故無人員傷亡。
另外,廣州增城官方也通報了一起涉及特斯拉的車禍。據廣州市公安局增城區分局官微消息,廣州增城警方今日發佈一宗交通事故通報,通報稱,2021年4月17日22時許,增城區東江大道北發生一宗交通事故。
增城警方立即派出警力,會同應急救援力量和「120」醫護人員趕赴現場,開展事故處置。
經初步調查,事發時左某(男,33歲)駕駛小汽車搭載一名男乘客途經上述路段,車輛與右側道路水泥隔離牆及王某(女,32歲)駕駛的小汽車發生碰撞,致左某車上男乘客當場死亡。
事故未造成其他人員受傷,隨後左某所駕駛的車輛發生燃燒。事故原因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對於特斯拉維權事件,央視新聞發表評論稱,特斯拉該「杠」的,不是維權者,而是自家車輛的質量;雙方都不應該妥協的,也應該是車輛的質量。這樣的「杠」,才是有意義的。
央視稱,之前強勢表態「對不合理訴求不妥協」的特斯拉終於道歉了。總算是看到了特斯拉願意解決問題的正確姿勢。要知道,在這個「道歉」出來之前,特斯拉「不妥協」的回應一直令公眾備感彆扭。站在車頂高呼「剎車失靈」的維權方式確有過錯,維權者也因此受到了法律的懲罰。但如果不是公眾輿論的壓力,特斯拉「絕不妥協」的態度是否還要繼續下去,這聲道歉又還要等多久,恐怕都是未知。
這件事目前仍處於維權車主與特斯拉雙方各執一詞的階段,真相還有待相關部門深入調查。但有個事實是:這已經不是特斯拉第一次因車主維權事件站上風口浪尖,今年以來,僅僅4個多月的時間就發生了多起事故。北京交通廣播《汽車天下》欄目就曾經報道,由於特斯拉一直缺少針對產品問題投訴處理的相關通道、部門,導致很多車主維權非常艱難。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相對於廠商,消費者是絕對的弱勢群體,維權之難,於中國車主而言已不新鮮。如果可以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有誰願意在大庭廣眾之下用此極端手段?如果沒有暢通的投訴處理渠道,如果只能「把事情鬧大」才能解決問題,那消費者和廠商都不可能成為贏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