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城會玩:2000元的玩具熊被炒到3萬 畫面太硬核!
現在年輕人追求潮流,這也讓一些人看到了「商機」,炒鞋被批之後,現在玩具窮
近日,一則「90後炒熊,一隻最多賺數萬元」衝上了熱搜,這隻熊不是北極熊也不是棕熊,而是一隻正在火速出圈的積木熊,一種潮玩,共有三種尺寸100%、400%以及1000%。隨着積木熊的爆火,出現了炒熊的現象。
比如積木熊聯名不二家款,尺寸1000%,發售價37000日元,摺合人民幣2200元左右,但在國內某購物平台上掛價31009元,溢價超14倍。而在該平台上最貴的一隻熊接近15萬元。為啥這麼貴?記者在網絡上搜索了一下,不管是普通人、網紅大V還是明星都有涉足積木熊。
網上還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博主分享積木熊的「套現秘籍」,引人蠢蠢欲動。名人效應、逐利原則再加上積木熊母公司打出的「所有產品僅此一批」「一旦錯過,就永遠不再」的標籤,讓人感覺供遠小於求,黃牛、二手商販聞聲而動,這也就加劇了「一熊難求」的狀況。
本是一個玩具,積木熊為何能在潮物界脫穎而出,如今成為炒貨中的一員?這得益於和各種世界潮流元素的聯名設計。跨界聯動讓積木熊的身價不斷攀升,甚至晉身藝術品行列。如,2008年,中國藝術家岳敏君為積木熊設計的1000%尺寸的積木熊拍出了12.6萬英鎊的天價。
各路明星、潮人的追捧,也讓積木熊在國內迅速火了起來。周杰倫、黃子韜等就曾曬過收藏的積木熊,綜藝節目《潮流合伙人》第二季中,積木熊亦頻頻出鏡,成為主理人陳偉霆的鐘愛品,重複上演忍痛割愛橋段,話題度十足。
「積木熊的火熱反映了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購買力從必需消費品向可選消費品轉移。」中泰證券首席分析師楊暢認為,但問題在於,現階段需求端往往會呈現出快速變化、快速轉移的特點,對特定商品需求能否長期持續,仍有不確定性。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稱,「積木熊會成為下一個被炒的潮鞋或者盲盒嗎?答案是肯定的。符合『新、奇、特』等特徵的任意商品都可以被拿來炒作一番,但是隨着投機者的關注度大減,將會呈現出邊際效應遞減規律。」
另外,「類似積木熊等商品,往往能通過控制供給的方式予以較高定價。但控制供給也可能會被打破,這意味着積木熊相比其他投資方式仍具有不穩定性。」楊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