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的李寧鞋被炒到48889讓人看不下去了:官方狂批!
近來,國潮風盛行,國內多家知名運動品牌也順勢推出國潮系列,迎合年輕人的口味。目前在網絡交易平台上,標價48889元(參考價1499元)、29999元(參考價1699元)的國產品牌鞋,一鞋難求,多款球鞋在短時間內價格暴漲。
知名國產品牌的限量款球鞋在二手市場上存在一定溢價並不新鮮。然而,這一波價格上漲明顯超出溢價範疇,遠離價值規律。一件商品短短几天漲價數十倍,顯然不是市場運行的正常現象。
對於上述情況,新華社點評稱,近年來,國產品牌在科技研發和外觀設計等方面都有了長足進步,的確有了邁向中高端市場的底氣。如果因為「炒鞋」導致球鞋愛好者買不到想要的球鞋,進而讓國產品牌失去消費者的信任,無異於竭澤而漁,自斷國產品牌升級之路。
在新華社看來,當前少數互聯網平台打着「真假鑒定」等旗號,在「炒鞋」問題上藉機推波助瀾,還有一些平台為「炒鞋」「囤鞋」的年輕消費者提供信貸支持,扮演不光彩的角色。
誠信經營童叟無欺始終是企業應當遵循的發展正道,藉機偷奸耍滑坑蒙拐騙終究只會害人害己。對當前一些網絡平台藉機哄抬價格的行為,品牌方應當儘快動起來,維護品牌形象。監管部門也應積極作為加強監管和引導,維護市場秩序,為「國貨」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有專家直言,鞋是用來穿的,不是用來炒的。遏制這種瘋狂的做法和歪風邪氣,監管部門應該堅決出手,通過法治手段為這輪炒鞋熱降溫。生產廠家需要多想出一些管用的好辦法,比如隨機應變增加供應量等。此外,經銷商、品牌商也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發力,壓縮炒鞋客「作妖」的空間。